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2021-11-08孟娇娇
孟娇娇
(沈阳市妇婴医院产科,辽宁 沈阳 110011)
妊娠期糖尿病(GDM)属于妊娠期间特有疾病之一,指产妇妊娠之前未发生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糖尿量异常或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常见的合并症之一[1]。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孕产妇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引起羊水过多、酮酸症中毒等不良情况发生,同时,会加大早产的发生率,且因子宫内代谢环境发生变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对母婴结局造成严重影响[2]。胰岛素、二甲双胍等作为该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单独用药效果无法达到预期[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24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n=43)、B组(n=40)和C组(n=41)。A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93±6.49)岁;孕前BMI 21~28 kg/m2,平均BMI(24.31±2.97)kg/m2;孕周25~37周,平均孕周(30.98±4.76)周。B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71±6.31)岁;孕前BMI 22~28 kg/m2,平均BMI(24.50±2.43)kg/m2;孕周24~37周,平均孕周(30.49±4.81)周。C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41±6.29)岁;孕前BMI 21~27 kg/m2,平均BMI(24.21±2.50)kg/m2;孕周24~38周,平均孕周(30.76±4.90)周。3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4]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对相关药物过敏;肝、肾、心等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妊娠前已存在糖尿病。
1.3 方法
1.3.1 A 组 采用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3006]治疗:进食前行皮下注射,0.8~1 U/(kg·d)。
1.3.2 B组 在A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07]治疗:睡前行皮下注射,0.8~1 U/(kg·d)。
1.3.3 C组 在A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54]治疗:每次0.5 g,每天2次。所有患者均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整用药,连续用药至分娩结束。
1.4 观察指标 比较3 组血糖水平和母婴结局。①血糖水平:包括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其中2 h PG、FPG应用血糖分析仪(长沙中生众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湘械注准20152400121)进行检测,HbAlc 应用血红蛋白分析仪(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桂械注准20152400051)进行检测;②母婴结局:包括羊水过多、新生儿呼吸窘迫、巨大儿、黄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3 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组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C 组2 h PG、HbAlc、FPG 水平均低于A 组,C 组2 h PG、HbAlc、FPG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3组血糖水平比较(±s)
注:2 h PG,餐后2 h 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A 组比较,bP<0.05;与B 组比较,cP<0.05
FPG(mmol/L)6.91±1.35 6.95±1.32 6.78±1.41 0.174 0.840 5.97±0.83a 5.55±0.76ab 5.19±0.73abc 10.650 0.00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A组(n=43)B组(n=40)C组(n=41)F值P值A组(n=43)B组(n=40)C组(n=41)F值P值2 h PG(mmol/L)9.82±1.61 9.89±1.59 9.91±1.63 0.011 0.989 6.63±0.79a 5.93±0.62ab 5.51±0.57abc 30.099 0.000 HbAlc(%)9.31±1.42 9.29±1.46 9.33±1.39 0.008 0.992 7.04±0.93a 6.07±0.89ab 5.60±0.81abc 29.424 0.000
2.2 3 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比较 C 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GDM呈上升趋势,对母婴结局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不仅使孕产妇易并发多种并发症,还会造成胎儿窘迫,甚至导致胎死宫中的不良情况,且对产后糖尿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有研究[5-6]显示,血糖的升高是造成糖尿病发生不良结局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GDM患者,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母婴不良结局。
有研究表明[7],二甲双胍结合门冬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同源,能促进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降低血糖水平。胰岛素治疗虽在GDM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对于胰岛素抵抗人群,效果不佳。二甲双胍属于口服降糖药的一种,对葡萄糖摄取起到延缓作用,进而改善组织胰岛素利用率及敏感性,以此产生降糖作用,且降糖的同时不会提高体质量及低血糖症发生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3 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组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C 组2 h PG、HbAlc、FPG 水平均低于A 组,C 组2 h PG、HbAlc、FPG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二甲双胍结合门冬胰岛素治疗GDM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母婴结局,但二甲双胍结合门冬胰岛素更有优势。分析原因为,二甲双胍有提升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与门冬胰岛素二者药效相互配合,从多方面控制血糖,最终达到改善血糖的作用[9-10]。另外,GDM孕产妇最终母婴结局与血糖控制相关,良好的血糖水平能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此外,C 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B 组和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二甲双胍结合门冬胰岛素能发挥协同作用,最终改善母婴结局,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GDM 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最终改善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