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RI的针刺治疗卒中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评价
2021-11-08闫岩谭晓婵王宇盛茹雅张春红
闫岩,谭晓婵,王宇,盛茹雅,张春红,4
·文献研究·
基于fMRI的针刺治疗卒中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评价
闫岩1,2,谭晓婵2,王宇2,盛茹雅3,张春红2,4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杭州 310012;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81;3.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州 213001;4.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综述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进行的针刺治疗卒中临床试验方法学现状,讨论并总结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在PubMed、Cochrane、Embase、CNKI、WANFANG、VIP、SinoMed共7个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应用fMRI进行的针刺治疗卒中的临床研究,提取文献基本情况、受试者纳入标准、试验设计等信息,对其进行概括性评价。共纳入45篇文献。目前研究均为小样本研究,部分研究对受试者年龄、性别、左右利手等一般资料纳入标准制定不完善,对卒中病灶部位及是否有其他神经系统病损规定不明确。研究目的主要以探讨针刺的即时效应或持续效应为主,所采用的试验设计丰富,但细节各异、不成体系。现今应用fMRI进行的针刺治疗卒中机理的研究目的与方法丰富,但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且缺乏连贯性,实用性不强,需将临床实际与研究目的相结合,寻找相关性,使研究具备指导意义。
针刺疗法;脑梗死;中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临床试验;方法学;文献研究
卒中是一类对脑组织产生永久性损伤的脑血管疾病,会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严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加重其家庭及社会负担,是目前世界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1-2]。卒中后的健康管理和对症康复治疗必不可少,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重塑也与之相伴而行[3]。卒中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针刺治疗卒中后遗症已逐渐被世界认可,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其应用价值肯定[4]。
针刺的中枢神经效应被认为是其产生疗效的关键环节[5-7],而其中枢相应机制探讨与神经影像学的助力密不可分[8]。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是一种较成熟的能反映脑内神经活动的影像技术[9],已大量应用于卒中康复与针刺作用机理的临床研究中[10-11]。fMRI包括两种主要的形式,其一是在受试者处于静默状态下采集信号的静息态(resting-state)fMRI[12],其二是在受试者进行主动运动任务或接受被动刺激任务引发信号变化时采集的任务态(task-based)fMRI[13]。现今应用fMRI进行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可分为这两类。
针刺的静息态fMRI研究通常是考察针刺治疗前后fMRI信号变化的[14-15],受试者在扫描时须保持静默的视听封闭状态,不接受外部刺激。获取核磁数据后,再以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如大脑区域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16]、低频振幅(amplitudeoflow-frequencyfluctuation,ALFF)[17]、论述功能连接(functionalconnectivity,FC)[18]、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componentanalysis,ICA)[19]等,判断脑功能活跃程度的变化。
针刺任务态fMRI研究则将针刺作为一种输入型的被动刺激,探讨针刺刺激进行时或进行后一段时间内大脑激活程度的变化。此类研究旨在探讨针刺的即刻效应[20]或针刺的持续效应[21],需要一系列预先设定的针刺事件或针刺任务刺激(详见图1)使脑区出现切实的激活[22]。最常见的有BLOCK设计(Ⅰ)[23], single-BLOCK设计(Ⅱ)[24]或改良BLOCK设计(Ⅲ)[20]、非重复事件相关(NRER)设计(Ⅳ)[25]、NRER重复测量设计(Ⅴ)[26]等。
图1 常见的fMRI任务态设计模式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丰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受限于检查与实验设计的难度,应用fMRI探讨针刺治疗卒中作用机理的研究多为小样本,且受试者状态不统一;研究中扫描方法和参数不同,结果也多种多样。使得该领域的研究缺乏连贯性,较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7]。鉴于此,本研究对现存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参考,进而揭示针刺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本文检索了现存的与fMRI、针刺、卒中等关键词相关的文献,并根据概况性评价撰写指南[28],对该主题进行概况性评价,以解决以下问题。①现今应用fMRI进行针刺治疗卒中临床机制类研究的概况如何?包括试验设计、试验质量等方面。②如何运用fMRI开展针刺治疗卒中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
1.2 文献纳入标准
①受试者为卒中患者,可存在健康人对照组;②以针刺治疗为主要干预方式;③以BOLD-fMRI作为主要结局指标;④试验性队列或对照研究。
1.3 文献排除标准
①动物研究、文献研究、案例报道、综述类文献,重复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论文;②同组内的受试者病理状态不统一,或卒中并非目标疾病;③针刺并非主要干预方法,或干预方式过多;④fMRI并非主要探讨的结局指标;⑤文献质量过低,或遗漏数据较多。
1.4 检索策略、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以“fMRI”“针刺”为主题词及关键词制定检索策略,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与CNKI、WANFANG、VIP、SinoMed共7个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时间限制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6月30日。将所得文献导入NoteExpress软件中并去除重复;以双人背对背各自筛查的方式对剩余文献进行标题与摘要的阅读并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初步筛查,达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进一步筛查,排除非卒中文献,并建立Excel表。以临床研究的PICOS原则为指导提取相关信息[29]。如2位评价人员对某结果存在不同意见,需进行讨论或由第3位评价人员仲裁决定结果。
2 结果
最终纳入45篇文献[30-74],发表时间集中于近10年。其中中文文献30篇(占67%),研究均在中国进行;英文文献15篇,12篇(占27%)的研究在中国进行,3篇(占7%)研究分别在韩国、德国和美国进行。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
观察组例数方面,45篇文献以小样本研究为主,大多选取5~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有进行样本量计算的研究。受试者年龄方面,37篇(占82%)文献对受试者年龄分布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了报告,其余8篇(占18%)未对年龄进行描述;以各观察组年龄均数加权各组例数,并以-检验其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年龄分布的范围为45~70岁,峰值60岁左右。受试者性别方面,7篇(占16%)文献未对受试者性别进行报道;进行报道的38篇(占84%)中,3篇文献受试者全部为男性(分别为6、6、7例),另35篇文献未限制受试者性别,男性受试者基本多于女性(多为1.5倍)。受试者左右利手方面,33篇(占73%)均报告受试者选取右利手,余12篇(占27%)文献未对受试者左右利手做出报道。是否为首次卒中方面,34篇(占76%)文献说明了当次卒中为首次发作,且排除了其他脑组织影像学损伤存在;另11篇(占24%)未报到。卒中类型方面,3篇(占7%)文献中受试者为缺血性与出血性混合的卒中,并以肢体运动障碍为研究方向;另42篇文献限制为缺血性卒中,其中22篇(占49%)研究对象为肢体运动障碍,4篇(占9%)为肢体感觉障碍,3篇(占7%)限制为卒中后失语症,其余13篇(占29%)无进一步限制。梗死部位方面,26篇文献报告了梗死部位,其中发生于左半球的14篇(占31%),发生于右半球的11篇(占24%),发生于左右半球的1篇(占2%);19篇(占42%)未报告梗死部位。卒中病程方面,36篇(占80%)文献报告纳入受试者的卒中病程,其中对急性期发病3 d内的研究2篇、2周内的研究4篇,对于恢复期1个月内的研究5篇、3个月内的研究9篇、6个月内的研究3篇、8个月内的研究1篇,对于后遗症期1至2年内的研究共3篇;9篇(占20%)文献未对纳入受试者卒中病程进行报道。
2.2 试验设计
针刺的fMRI研究多为机理性研究,试验设计往往以试验目的或假设为驱动,故以纳入研究的不同目的进行分类进行试验设计方式的评价。详见图2、表1、表2和表3。
图2 纳入文献的任务设计形式
表1 应用BLOCK设计的研究
注:a,b,c,d,e所应用的任务态设计;(H)健康对照;A-N真穴位-假穴位;V-S真针刺-假针刺;(E)电针。A激活区对比
表2 应用NRER设计的研究
注:a所应用的任务态设计;(H)健康对照
表3 应用MIX设计的研究
注:a,b所应用的任务态设计;(H)健康对照;A-N真穴位-假穴位;V-S真针刺-假针刺
2.2.1 探讨针刺的即时脑活动
探讨1种针刺方法的即时脑活动(a)。14篇文献使用了单一针刺干预方式并探讨其引起的即时脑活动变化。此类研究只设立一组受试者,进行单次针刺操作和单次信号采集,即单组单次研究(a)。在fMRI任务设计上,6篇文献以针刺BLOCK设计激发脑活动,1篇文献以针刺single-BLOCK设计激发脑活动,7篇文献以针刺NRER设计激发脑活动。此中1项[41]研究在收集fMRI信号的同时收集了受试者针刺得气感量表评分,又对照了组内得气与不得气受试者fMRI信号的区别。
对比多种针刺(治疗)方法的即时脑活动差异,即真针刺与安慰针刺(b)。10篇文献使用了1种以上的针刺(或非针刺)干预方式并对比其引发的即时脑活动变化的差异。一般在所要研究的针刺干预方式上设立其安慰对照针刺方法,或为非穴位针刺,或为假针刺。在分组设置上,4篇文章以单一观察组进行单组多次对照研究(b1),即组内所有受试者按单一顺序接受几种干预方法,中间以一段洗脱期相隔。3篇文献应用了在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不同干预的两组单次对照研究(b2)。2篇文章在b2研究的基础上,在洗脱期后进行另一种干预方式,实现两组交叉对照研究(b3)。另有1篇文献顾及了对照穴位、对照针刺方式,设计了两组多次对照研究(b4)。但以上研究的洗脱期长短不一,未说明期间是否进行其他治疗。在fMRI任务设计上,1个研究仅采集针刺后静息态BOLD信号,4个研究以针刺BLOCK设计激发脑活动,2个研究以针刺附加其他任务(动指运动或语言测试)的MIX-BLOCK设计激发脑活动,2个研究以针刺single-BLOCK设计激发脑活动,1个研究以针刺NRER+对指运动BLOCK设计激发脑活动。
2.2.2 探讨针刺治疗一段时间后造成的脑活动差异
此类研究均有一段时间的以针刺治疗方案为主的治疗期,并在治疗前后以静息态BOLD信号或以针刺任务态激发的脑活动信号探讨该针刺方案造成的脑活动改变,但多次fMRI信号采集的方式是前后一致的。
探讨1种针刺方法一段时间治疗造成的脑活动改变。5篇文献在研究中给予受试者一段时间的治疗,一般是针对于卒中的组穴治疗或复合疗法,并在治疗前后进行2次fMRI信号采集,即单组前后对照研究(c)。在fMRI任务设计上,本类的5个研究中,4个研究采集了针刺后静息态BOLD信号,1个研究以语言测试的BLOCK设计激发脑活动,将之称为“疗效任务态”。
对比多种针刺(治疗)方法一段时间治疗造成的脑活动改变。14篇文章在研究中对照了两种治疗方法所带来的脑活动差异,即双组前后对照研究(d)。在fMRI任务设计上,本类的14个研究中,5个研究采集了针刺后静息态BOLD信号,9个研究进行了BLOCK设计的“疗效任务态”。
在自然恢复状态下比较脑功能活动改变。2个研究在自然恢复状态下比较脑功能活动改变,期间是不进行针刺干预,在各个访视点以针刺BLOCK设计激发脑活动,即自然恢复状态自身对照研究(e)。
2.3 干预方式
在进行fMRI数据采集时,单个研究中的信号采集方式或任务态设计是前后一致的。静息态的研究模式有11个研究[30-40](占24%)应用,且与探讨治疗前后脑活动差异的研究相关性高(如c、d研究)。而针刺任务态设计方式多样,故对其关键构成元素进行单独提取与陈述。详见表1、表2、表3。
2.3.1 任务态形式
经典任务态BLOCK设计(Ⅰ)被20个研究[41-60](占44%)应用。以针刺后平补平泻捻转激发脑活动的研究10篇,以针刺后电针刺激研究3篇,此两者在探究针刺即刻效应(a、b)研究中应用广泛;以非针刺任务(动指运动、语言测试)组织的BLOCK模式分别为5篇与2篇,此两类在探究一段时间针刺治疗的引起脑活动改变(c、d)的研究中常用。电针single-BLOCK任务(Ⅱ)设计应用2次[61-62](占4%)。NRER设计(Ⅲ)应用了7次[63-69](占18%),均为a研究,但多篇作者与内容相似,疑似为同一个研究的不同报道。5个研究[70-74]设计了针刺与其他运动方式结合的MIX设计,多为在针刺进行的同时进行肢体运动激发特定的脑活动。
2.3.2 任务态穴位选取
所有以穴位针刺作为刺激任务的研究中单穴刺激是主要方式,阳陵泉穴(患侧)被使用10次,外关穴6次(6次患侧、1次健侧),三阳络穴(双侧)1次;应用双穴或组穴,合谷穴联合外关穴2次,曲池联合足三里1次,四穴以上组穴应用4次。
2.3.3 任务态刺激方式
19个研究应用平补平泻捻转进行刺激,所有文献也均描述其由单一针灸师、以固定频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持续操作,频率为60~120转/min。6篇文献应用电针刺激,但均未对刺激方式、参数、时间等具体描述。
2.3.4 洗脱期时间
在包含洗脱期的7个研究中(b1、b3、b4)洗脱期长度不一,2个研究未给出,3个研究在数分钟(2 min、5 min、6 min),2个研究以周为单位(2周、4周)。
2.3.5 针刺操作执行者
仅17篇文献(占38%)对针刺干预的执行者进行了报道,为单一的、符合资质的、经验丰富的针灸师。其余文献未对此点进行描述。
2.4 对照方式
18个研究(占40%)引入了健康人对照组,其中a研究9篇,b1研究3篇,c研究4篇,d研究2篇。但均为单一干预下的单词信号采集以获取标准参考数据。7个研究(占16%)应用了安慰针刺对照,其中假穴位(A-N)3个研究,假针刺-触觉刺激(A-N,V-S)3个研究, 1个研究交叉对照了两种干预方式。
2.5 结局指标
2.5.1 数据处理
fMRI数据的后处理方式的选择也决定了试验结果的深度与维度,45篇文献后期处理数据的方式不尽相同(详见表4),所有应用经典BLOCK模式,包括MIX-BLOCK设计的研究数据处理模式均为探讨脑激活度或脑激活面积,而single-BLOCK模式、NRER任务设计则引入了更多的数据分析方式(详见表2)。
2.5.2 其他结局指标
19个研究在fMRI检测之外加入了其他的检测方式,其中有4个研究同时检测了受试者DTI信号,其他的检查均为量表类神经科查体指标。值得一提,6篇研究[32,37,41,58,59,63]将症状量表结果与fMRI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找到了与症状相关的脑区信号变化,证明针刺-症状变化-脑活动的相关性。
表4 fMRI数据后处理方式的文献数 (篇)
3 讨论
由于脑功能的复杂性和针刺干预的多样性,设计相似的针刺fMRI研究中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结果的现象普遍存在[75]。制定合理且实用的研究方法对提高研究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在现存文献的基础上,首次分析了基于fMRI的针刺治疗卒中临床研究的试验设计现状,试图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3.1 受试者一般资料及纳排标准
BOLD信号对血流、血氧水平的依赖性较高[76],脑血管病本有复杂的神经定位病损与临床症状,脑血管病损状态下的BOLD信号的采集更需要严格选取受试者,也需要在遵循卒中流行病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对多种协变量进行亚组分析以得到全面的结果。
样本量。更大的样本量有助于统计效力的提高[77],但受限于fMRI的检查难度,本文所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均数在15例左右。有研究建议此类研究应至少具有20例的样本量[78],今后同类研究的试验设计应尽量在保证试验质量的前提下加大样本量以满足各类亚组分析。
年龄。人体脑功能与结构的变化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脑内物质代谢能力开始下降[79],脑退行性病变已发生[80]。卒中患者神经影像质量不一致,应控制纳入受试者年龄集中于小范围内以减少异质性。本文所纳入的研究患者年龄以50~70岁为主,与卒中的流行病学数据类似。
性别。以往影像学研究显示,性别会导致脑结构和神经功能活动的差异[81]。不仅如此,人种、教育程度等差异也会导致脑功能的不一致[82]。故今后的研究中,可仅纳入一种性别的受试者,或以性别为协变量进行亚组分析。
左右利手。左右利手造成的大脑的优势与非优势半球的结构与功能差异会使fMRI信号产生差异[83-84],故左右半球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信号采集结果也会不同。在试验时加入对左右利手测试可客观地对左右利手进行分类[71,85]。
病灶部位与临床症状。卒中神经功能的缺失与重建是fMRI研究的重点,应期望纳入一组病位高度重合的患者进行研究,推荐以OCSP分型制定纳入人群[86],以保证病灶单一、症状相似、病因基本一致。目前研究多选择发生于基底节区或放射冠处的单一病灶,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应限制为卒中首次发作和排除其他神经系统遗留病损对结果的影响。
病程限定。不同时期的卒中患者身体状态不同[3],一般发病后3周的急性期,病情不稳定、症状变化较快;3个月内恢复期病情稳定,是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脑功能变化较快;而后遗症期,症状变化不大,脑功能趋于稳定。松散病程限制显然不利于研究,目标人群病程应依据研究目的以及需要探讨的针刺干预方式进行限定,使结果贴合临床实际。
3.2 研究设计
针刺的即时与后续效应大致可概括针刺的效应模式。犹如针刺即刻的“得气”感[87-88],其中枢作用的机制需要高时间分辨率进行捕捉,而BOLD信号的即时性满足了这一需求。现有文献的试验设计模式也基本覆盖研究者需要的目标,不同模式间并无优劣之分,研究应考虑自身的目的与假设,适当安排fMRI检测方式。
对于目的为探索单一穴位、单一行针手法所造成的即时中枢效应,a、b类研究中的BLOCK模式是最适宜的选择。BLOCK模式通过不断采集重复交替出现的施加刺激与静息状态所激发的BOLD信号,锁定针刺操作时的脑激活区。但MIX-BLOCK设计在针刺同时附加一系列其他任务,使脑活动较接受单一刺激时更复杂,易混淆确切的针刺效应[89]。故此种复杂任务设计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由简至繁的对照研究[71-72]是理想探索模式。
BLOCK设计中不断累积的针刺持续效应会使信号的基线上抬[25]。一些改良的研究方式如single-BLOCK模式[24],将刺激事件与静息状态延长至数分钟且仅重复1次;又如改良BLOCK模式[20],将各个刺激事件与静息状态进行随机时间长短的调整而不同于传统的平均分配。这些设计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针刺效应的叠加。
NRER设计是近年来针刺研究创立的并已广泛应用的任务模式[25]。此种设计需要一特定“事件”,即某项独立的针刺操作,在针刺事件时不进行核磁信号扫描,而在紧邻此项事件前后会被安排两段扫描,此时要求受试者保持静止状态的,但其间的信号变化是由此种针刺事件引发的,与针刺后的持续效应相关。一些非持续性的、计量性的手法刺激可以应用此种任务设计,比如醒脑开窍针法[90]。以此为基础的NRER重复测量模式[91-92],在执行针刺操作后安排多次一定时间间隔的扫描,以探讨针刺效应的衰退表现。
对于探讨一段时间针刺治疗对患者所带来的长期影响的研究(c、d),可采用静息态或“疗效任务态”信号获取方式。此类研究将fMRI视作一种疗效判定标准,故一些对照组的设置如健康人对照、阳性治疗方法或空白对照是必要的。在此不需要过于关注针刺的即时效应等问题,但需要采用公认的、通用的任务设计模式,如“疗效任务态”中也可应用一些非针刺任务定向性地引出脑活动来对比治疗前后的变化[54-58]。
3.3 针刺干预
针刺BLOCK模式需要一种简单的、可重复持续的针刺操作,捻转手法是很好的选择。但研究指出不同的提插或捻转操作引发的脑活动变化是不同的[93],顾及到针刺操作者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fMRI信号差异,在执行捻转任务时保证操作的稳定与达标是重要环节。故执行与报告研究时,仍需遵循STRICTA[94],将针刺穴位、手法细节以及是否由统一操作者实施进行规范。
电针刺激因持续、可控性在理论上更贴合于任务态,但实际上更多的应用于穴位特异性的研究中[95-97]。而众多研究采用电刺激参数细节不尽相同,是否产生相似的脑活动变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4 对照设置
所纳入的研究中仅有不到半数的研究设置了健康对照,通过患者-健康人fMRI信号的对照可以很容易确认异常部位与异常信号,有利于数据分析使研究的方向性更明确。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仅为何处脑区存在激活或抑制,但健康人是否有相同变化不得而知。
针刺干预方式需排除安慰剂因素与其他混杂因素,安慰针刺或空白对照、阳性干预方式的对照对证明针刺的特异性效应是有意义的。fMRI研究中同样可以加入假穴位、假刺激[46-47]以及假针刺装置[98]等,以达到盲法及模拟干预的目的。
3.5 fMRI数据的处理和结局指标的选择
fMRI数据的得当处理与解读需要解剖、病理、神经科学以及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考量[99]。随着各领域的研究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数据后处理方法结果的联合解读,是今后数据处理的发展方向[100],即运用局部功能分化的ALFF、ReHo及FCD等方法所确定的脑激活重复部位作为种子点,再进行功能整合的FC、ICA、图论等方法获得脑功能整体的联系[100-101]。
对神经系统病损症状的描述神经科量表仍是最适用的工具,在进行临床研究时加入对患者症状的描述是必要的。一些其他的影像学方法如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102]、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103]的加入可使结果更加多元化。在报告针刺引起的脑活动改变的同时,应找到其与临床症状的联系,使针刺机理的临床研究更具备实用性。在保证核磁数据采集质量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并与临床观测指标相结合,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如HAN X等[63]通过受试者FMA、NIHSS评分与其DTI数据的相关性研究,找到针刺效应脑区,再通过针刺后兴趣区信号与症状评分建立相关性联系,证明针刺的中枢特异效应;欧芳元等[32]通过Brunnstrom分级与核磁数据的相关性建立联系证明针刺效应;Li Y等[37]将CSS症状变化与核磁数据建立联系。
4 结论
现今应用fMRI进行的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方法丰富,基本覆盖针刺机理研究的目的需求,但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文献报告质量不一致,关注点过多,而缺乏连贯性。且所纳入研究大多仅局限于fMRI结果变化,所采集的信号与症状变化相关性差,实用性不强。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75]等计量性描述为时尚早。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针刺操作方法以及以往的同类研究设计实验,选择最适宜的fMRI任务范式。一些标新立异或过于复杂的方法,会使研究出现断档,与以往研究不衔接,结果也不具备参考价值。故总结对今后的研究的建议如下。
明确研究目的,锁定待探讨的针刺方法及其目标人群。从临床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研究目的查阅已有的同类研究文献进行实验设计,使任务设计和针刺方法贴合,以保证该领域研究的连贯性和结果的实用性。
在纳入受试人群时尽量降低组内异质性。缩小受试者的年龄范围,尽量为首次发病,并对受试者的性别、左右利手、教育水平等基本资料进行统一,根据研究目的限定卒中病程、梗死部位、临床症状等,在保证试验质量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
在设计fMRI信号采集的任务态时,使任务简单化、可重复化。针刺穴位和操作方法选择尽量单一,规定针刺操作、信号采集等外界因素一致以减少偏倚而保证数据质量,有利于后续研究和结果的整合分析。
设立待研究针刺方法的对照方法以及健康人对照组以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引入多种fMRI数据分析方法或其他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评价,借鉴非针刺干预的相似研究,以此建立不同研究间的联系,使针刺机制类研究更加多元化。
[1] Virani SS, Alonso A, Benjamin EJ,.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20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2020,141(9):e139-e196.
[2] GBD 2016 Lifetime Risk of Stroke Collaborators, Feigin VL, Nguyen G,. Global, regional, and country- specific lifetime risks of stroke, 1990 and 2016[J]., 2018,379(25):2429-2437.
[3] 张通,赵军,白玉龙,等.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卒中康复管理[J].中国卒中杂志,2019, 14(8):823-831.
[4] 杨志新,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针灸,2007,27(8):601-608.
[5] Hui KK, Liu J, Makris N,. Acupuncture modulates the limbic system and subcortical gray structures of the human brain: evidence from fMRI studies in normal subjects[J]., 2000,9(1):13-25.
[6] Lundeberg T, Lund I, Näslund J. Acupuncture-self- appraisal and the reward system[J]., 2007,25(3):87-99.
[7] Fang J, Jin Z, Wang Y,. The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ntr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needling: limbic- paralimbic-neocortical network modulation[J]., 2009,30(4):1196-1206.
[8] 李香淑,胡佳慧,鲁海,等.可视化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6):3041- 3043.
[9] Song M, Jiang T. A review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 ance imaging for Brainnetome[J]., 2012,28(4):389-398.
[10] Qiu K, Jing M, Sun R,. The statu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in acupuncture-neuroimaging studies[J]., 2016,2016:3685785.
[11] 高德强,张东友,崔炳南,等.针刺脑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328- 1330.
[12] Fox MD, Raichle ME. Spontaneous fluctuations in brain activity observed with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2007,8(9):700-711.
[13] Heeger DJ, Ress D. What does fMRI tell us about neuronal activity?[J]., 2002,3(2): 142-151.
[14] Tu Y, Ortiz A, Gollub RL,. Multivariate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predicts responses to real and sham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J]., 2019,23:101885.
[15] Zou Y, Tang W, Li X,. Acupuncture reversible effects on altered default mode network of chronic migraine accompanied with clinical symptom relief[J]., 2019,2019:5047463.
[16] Wu T, Long X, Zang Y,. Regional homogeneity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 2009,30(5):1502-1510.
[17] Zou QH, Zhu CZ, Yang Y,. An improved approach to detection of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 for resting-state fMRI: fractional ALFF[J]., 2008,172(1):137-141.
[18] Yu SW, Lin SH, Tsai CC,. Acupuncture effect and mechanism for treating pai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 2019,10:1114.
[19] Beckmann CF, DeLuca M, Devlin JT,. Investigations into resting-state connectivity using independent compo- nent analysis[J]., 2005,360(1457):1001-1013.
[20] Jin L, Sun J, Xu Z,. Intersubject synchronisation analysis of brain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the instant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 fMRI study[J]., 2018,36(1):14-20.
[21] Liu J, Nan J, Xiong S,.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sustained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the vision-related acupuncture point, GB37[J]., 2013,31(2): 185-194.
[22] 尹涛,何昭璇,马培宏,等.针刺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任务设计方法述评[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7): 1657-1660.
[23] Li LL, Liu XW, Wu F,.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language-implicated acupoint Tongli (HT 5) in healthy subjects: an fmri evaluation study[J]., 2018,24(11):822-829.
[24] Shan Y, Wang JJ, Wang ZQ,. Neuronal specificity of acupuncture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atients: a functional MRI study[J]., 2018,2018:7619197.
[25] Qin W, Tian J, Bai L,. FMRI connectivity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effects on an amygdala-associated brain network[J]., 2008,4:55.
[26] 韩红艳,段晓菡,王柯柯,等.针刺支沟穴前后健康人脑内以LPCG、RPCG为种子点功能连接网络时变效应的差异[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4):325-331.
[27] 张继伟,彭伟,李保朋,等.针刺治疗中医脑病的fMRI研究进展及常见问题[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0,18(2):205-207.
[28] Peters MD, Godfrey CM, Khalil H,. Guidance for conducting systematic scoping reviews[J]., 2015,13(3):141-146.
[29] 刘鸣,韦琛琛,吴波.应重视脑卒中临床研究设计的PICOS要素[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4):241-243.
[30] 姬乐,陈晓锋,石丽华.fMRI指导腹针治疗对中风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0):1252-1254.
[31] 何晓浩,孙淑霞.针刺推拿联合治疗偏瘫后的脑区改变BOLD-fMRI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3(20):40-43.
[32] 欧芳元,黄俊浩,易小琦,等.静息态fMRI比率低频振幅技术在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9,25(3):236-241.
[33] 丁彩霞,胡丹,张兰坤,等.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7):32-35.
[34] 谢西梅,武平,黄琳娜,等.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ReHo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7):1287-1291.
[35] 牛鹏,黎希年,曾纪超.fMRI技术在评价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7): 147-150.
[36] 张金凤,李光,苏果,等.电针治疗脑梗死手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BOLD-fMRI定量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8,46(5):50-54.
[37] Li Y, Wang Y, Liao C,. Longitudinal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changes of the cortical motor-related network in subcortical stroke patients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J]., 2017:5816263.
[38] Wu P, Zeng F, Yin C,. Effect of acupuncture plus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brain activity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 regional homogeneity analysis[J]., 2017,37(5):650-658.
[39] 赵波沣,胡元明,陈树平.功能磁共振成像对针刺联合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装备,2017, 14(7):72-75.
[40] 涂永梅,刘光奇,马燕红,等.针刺联合牵伸康复训练治疗梗塞后肌痉挛的疗效及fMRI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0):32-34,99.
[41] Li MK, Li YJ, Zhang GF,. Acupuncture for ischemic stroke: cerebellar activation may be a central mechanism following Deqi[J]., 2015,10(12): 1997-2003.
[42] 郑禹,黄泳,赖新生,等.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14(3):29-31.
[43] 陈俊琦,黄泳,赖新生,等.针刺缺血性中风病人外关穴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5): 976-978.
[44] Cho SY, Kim M, Sun JJ,. A comparison of brain activity between healthy subjects and stroke patients on fMRI by acupuncture stimulation[J]., 2013,19(4):269-276.
[45] 董培,崔方圆,谭中建,等.针刺对脑梗死后痉挛期患者脑功能重塑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6):507-513.
[46] Huang Y, Chen JQ, Lai XS,. Lateralisation of cerebral response to active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ischaemic stroke: an fMRI study[J]., 2013,31(3):290-296.
[47] 张贵锋,黄泳,唐纯志,等.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正常与病理状态下针刺外关穴时脑负激活的脑区定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9):1098-1103.
[48] Qi J, Chen J, Huang Y,. Acupuncture at Waiguan (TE5) and sham points influences activation of functional brain areas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J]., 2014,9(3):293-300.
[49] 吴华,顾旭东,吴彩虹,等.电针刺激头皮感觉区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8):2463-2466.
[50] 顾旭东,吴华,傅建明,等.电针刺激头皮感觉区联合感觉再训练治疗脑卒中感觉障碍的fMRI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6):475-479.
[51] 王苇,赵义,周龙江,等.脑梗死偏瘫患者针刺下神经作用机制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9): 662-667.
[52] 赵义,王苇,周龙江,等.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针刺诱导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25(10):904-909.
[53] 常时新,孔祥泉,李刚,等.多穴位联合电针刺激对卒中恢复期皮层功能变化的fMRI监测[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1(1):10-12,34.
[54] 宋彦澄,康立清,董红焕,等.头针丛刺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后手运动障碍疗效的功能性磁共振评价[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2):117- 121.
[55] 李庆,周定中,谢菊英,等.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0):71-73,77.
[56] 鲍晓,王鸣鸿,刘惠宇,等.肉毒毒素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局部肌痉挛的疗效观察及fMRI研究[J].中国康复,2015,30(4):243-246.
[57] 申云霞,娄明武,张健博,等.缺血性脑卒中针刺疗效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2): 149-152.
[58] Schaechter JD, Connell BD, Stason WB,. Correlated change in upper limb function and motor cortex activation after verum and sham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oke[J]., 2007, 13(5):527-532.
[59] Chau AC, Fai Cheung RT, Jiang X,. An fMRI study showing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chronic stage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J]., 2010,3(1):53-57.
[60] 刘金欢,陈军,谭子虎,等.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疗效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7):552-556.
[61] 王友,欧阳钢,张雪玲,等.电针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J].江苏医药,2016, 42(2):222-223.
[62] Chen J, Wang J, Huang Y,. Modulatory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Waiguan (TE5) on th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n the left basal ganglia[J]., 2014,9(6):e96777.
[63] Han X, Bai L, Sun C,. Acupuncture enhanc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rtices with damaged white matters in poststroke motor impairment[J]., 2019,2019:4245753.
[64] 付彩红,宁艳哲,张勇,等.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病人局部一致性影响的静息态fMRI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1):1623-1629.
[65] Fu CH, Li KS, Ning YZ,. Altered effective connectivity of resting state networks by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left hemiplegia: A multivariate granger analysis[J].(), 2017,96(47):e8897.
[66] 韩笑,宁艳哲,李匡时,等.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针刺阳陵泉对脑卒中患者执行控制网络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5):2128-2131.
[67] 付彩红,李匡时,邹忆怀.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影响的fMRI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6, 33(5):260-264.
[68] Zhang Y, Li K, Ren Y,. Acupuncture modulates th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in stroke patients[J]., 2014,2014:765413.
[69] 熊杰,马金娜,袁飞,等.针刺即时效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成像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7):613-615,669.
[70] Schockert T, Schnitker R, Boroojerdi B,. Cortical activation by Yamamoto new scalp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 stroke: a sham-controlled study using functional MRI[J]., 2010,28(4):212-214.
[71] Li G, Yang ES. An fMRI study of acupuncture-induced brain activation of aphasia stroke patients[J]., 2011,19(1):S49-S59.
[72] 司卫军,张华,王朋,等.针刺阳陵泉对脑梗死患者被动运动的即刻效应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2):131- 136.
[73] 蔡晓斌,朱治山,郭瑾,等.多穴位电针刺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皮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10-13.
[74] Chen X, Zhang H, Zou Y.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 nance imaging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GB34 (Yanglingquan) on motor-related network in hemiplegic patients[J]., 2015,16(1):64-72.
[75] Huang W, Pach D, Napadow V,. Characterizing acupuncture stimuli using brain imaging with FMR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 2012,7(4):e32960.
[76] Nasrallah FA, Yeow LY, Biswal B,. Dependence of BOLD signal fluctuation on arterial blood CO2and O2: Implication for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J]., 2015,117:29-39.
[77] 袁建文,李科研.关于样本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8(1):22-25.
[78] 徐春生,李传富,杨骏,等.样本量大小对针刺脑功能成像激活区定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4):289-292.
[79] Pardo JV, Lee JT, Sheikh SA,. Where the brain grows old: decline in anterior cingulate and medial prefrontal function with normal aging[J]., 2007,35(3):1231-1237.
[80] Paradiso S, Vaidya JG, McCormick LM,. Aging and alexithymia: association with reduced right rostral cingulate volume[J]., 2008, 16(9):760-769.
[81] Lü B, Li J, He H,. Gender consistency and difference in healthy adults revealed by cortical thickness[J]., 2010,53(2):373-382.
[82] Rushton JP, Ankney CD. Brain size and cognitive ability: correlations with age, sex, social class, and race[J]., 1996,3(1):21-36.
[83] Grabowska A, Gut M, Binder M,. Switching handedness: fMRI study of hand motor control in right- handers, left-handers and converted left-handers[J].(), 2012,72(4):439-451.
[84] Siebner HR, Limmer C, Peinemann A,.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switching handedness: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on handwriting in “converted” left-handers[J]., 2002,22(7):2816-2825.
[85] Veale JF. Edinburgh handedness inventory-short form: a revised version based o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J]., 2014,19(2):164-177.
[86] 安中平,周官恩,王景华,等.1019例脑梗死OCSP分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6):549-551.
[87] Jung WM, Shim W, Lee T,. More than deqi: spatial patterns of acupuncture-induced bodily sensations[J]., 2016,10:462.
[88] Zhou W, Benharash P. Significance of “Deqi” response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myth or reality[J]., 2014,7(4):186-189.
[89] Beissner F, Henke C.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FMRI studies on acupuncture: a critical review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visual and auditory cortex activations[J]., 2011,2011: 607637.
[90] Nierhaus T, Chang Y, Liu B,. Somatosensory stimulation with XNKQ acupuncture modulates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motor areas[J]., 2019,13:147.
[91] 熊繁,黎诗琪,吴笑,等.不同强度电针刺激上巨虚后续效应磁共振成像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12):26-30.
[92] 韩红艳,王柯柯,王文献,等.针刺支沟穴对健康人脑内静息态fALFF时变效应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6):508-515.
[93] Lu F, Gao J, Wang Y,. Effects of three needling manipulations of the right-side Zusanli (ST 36) on brain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2017,37(3):298-307.
[94] MacPherson H, Altman DG, Hammerschlag R,. Revised Standards for Reporting Interventions in Clinical Trials of Acupuncture (STRICTA): extending the CONSORT statement[J]., 2010,3: 140-155.
[95] Liu S, Li M, Tang W,. An fMRI study of the effects on normal language areas when acupuncturing the Tongli (HT5) and Xuanzhong (GB39) acupoints[J]., 2017,45(6):1961-1975.
[96] 周晟,曹红霞,俞连春,等.电针针刺委中穴和大肠俞穴fMRI下任务态脑疼痛中枢和默认网络的改变[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7):531-534.
[97] 罗容,石文英,邝涛,等.基于r-f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的即刻效应[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1):92-96.
[98] 孙俊俊,李云芬,朱勉生.针灸临床试验中安慰针刺对照的应用现状[J].世界中医药,2019,14(8):1959- 1962,1968.
[99] Dance A. Neuroscience: connectomes make the map[J]., 2015,526(7571):147-149.
[100] Lü H, Wang Z, Tong E,.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 everything that nonexperts have always wanted to know[J]., 2018,39(8):1390- 1399.
[101] Tononi G, Sporns O, Edelman GM. A measure for brain complexity: relating functional segreg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J]., 1994,91(11):5033-5037.
[102] 邱明国,王健,谢兵,等.应用DTI技术对人脑白质纤维束的初步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06,21(3): 192-197.
[103] 朱一芳,卢琦,李国强,等.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针刺fMRI后效应研究中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4):373-375,389.
2021-01-2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181700)
闫岩(1992—),男,住院医师,博士,Email:18602688722@163.com
张春红(1964—),女,主任医师,博士,Email:drzch1113@163.com
R246.6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21.10.1280
1005-0957(2021)10-12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