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海上医院”到“苏中军区后方总医院”
——重温新四军救死扶伤、守护革命火种的故事

2021-11-08姜海婷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宝应东台伤病员

文/姜海婷

根据江苏省文物局提供的《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笔者获取到现存的江苏省内新四军后方医院旧址全部信息,共计3处,包括:盱眙新四军后方医院旧址、东台新四军后方医院旧址,以及苏中军区后方总医院旧址。依照名录,按图索骥,从方志、传记等历史文献资料中检索到有限的珍贵信息,重温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感受炮火连天的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医务人员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宗旨意识;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技术优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鱼水情深:盱眙新四军后方医院旧址

新四军后方医院旧址,现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王店乡民建村北郢组。1939-1945年间,新四军后方医院设在北山南坡。南坡原有一谢姓大户人家,房屋多。新四军后方医院进驻期间,所用民房和搭建房有100多间。

1941年间,新四军后方医院曾转移到天泉湖北岸、现北山村许郢组附近。1940年7月18日,刘少奇同志曾在此出席过医务培训班毕业典礼;新四军二师卫生部长龚乃全也在此住过。村民家中还保存着当年新四军用过的马槽。

海上医院:东台新四军后方医院旧址

新四军后方医院旧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新曹镇姜墩村一组,现存房屋一间,略微破败。1941年2月,新四军第一师驻扎在东台沿海一带1,在东台县郊成立后方医院,由师卫生部部长李振湘兼任院长。同年4月,改为一师卫生部兼苏中军区卫生部后方医院。

1942年,日寇对东台地区进行大扫荡,医院化整为零,将轻伤员转移至东面沿海滩涂地域或渔民老乡处分散隐蔽,重伤员转移到海船上,称为“海上医院”,度过了抗日最艰苦的时期2。当时的医疗条件极其艰苦,医生们不仅需要适应不利于救治的潮湿寒冷气候条件,专业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更是无比珍贵,多一粒消炎药,可能会多挽救一名战士的生命。部队精干人员乔装为商人,到上海、南通、海安等地采购,通过地下交通运输到根据地。有的通过药材商或诊所医生帮助采药,有的则自己动手,在当地乡亲们的帮助和支持下,这些困难得到了一定克服:代替酒精消毒的是纯度高的谷酒;没有双氧水,就用茶叶水、盐水清洗伤口;没有凡士林,就用猪油加羊油的“土方法”炼制。

1943年新四军在新曹镇重建该医院,有了相对固定的院址,当时有医务人员10多名,从前线转来的新四军伤员在这里医治,医院救治了大批伤病员,称为新四军救死扶伤的坚实基地,因受伤严重而牺牲的伤病员被就近掩埋。

盐城东台新四军后方医院旧址(笔者于2011年摄)

新四军苏中军区后方总医院旧址(图片来源:宝应文博)

新四军后方医护人员留影(图片来源:宝应文博)

守护火种:苏中军区后方总医院

1944年到1945年间,新四军苏中军区后方总医院集中迁址到江苏宝应地区落潮堡,位于现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落潮村,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50平方米。1944年3月,车桥战役刚结束,新四军一师暨苏中军区率先迁入宝应动荡地区,军区卫生部部长李振湘同志根据军区首长的指示和战地救护工作的实际需要,迅即在水泗落潮堡建立了后方总医院,院长先后由谢进、赵国宝同志担任,同年改为一师卫生部兼苏中军区卫生部后方医院。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后方医院的医务人员不畏艰难,经受考验,逐步适应在水网地区的防治救伤工作。近两年的时间里,后方总医院抢救了无数在火线硝烟中身负重伤的新四军战士,尤其是在车桥战役和三垛伏击战重伤员的救治中仅有一人在转运过程中牺牲。

与此同时,医护战士帮老百姓治病,搞卫生防疫。群众主动拆禹王庙和尤氏家祠扩建医院。由于日军封锁,药品极度短缺,宝应地方党政组织和当地人民也为运送、转移、安置、保护伤病员,甘冒生命危险,挖蕻筑路,提供器材和各种便利,使没有武装保护的后方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当时的苏中军区后方医院医疗队队长、后被誉为“中国的南丁格尔”的李兰丁3,1945年高邮战斗后,她率领的百余名伤病员在绿荡湖一带被日军包围。她把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分散隐蔽在芦苇丛里,每天摇着小船去联系、治疗,坚持了半个月,使伤员全部脱险。1946年秋,部队在撤离淮北解放区时,她带病和医务人员连续奋斗月余,把500余名伤病员安全转移到鲁南。后来医院又移至肖家庄等地。在抗战时期,医院救治了大批伤病员。抗战胜利后,医院被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二野战医院。

2008年5月,苏中军区后方总医院旧址被宝应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保单位,县旅游部门推荐进行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目的地。

正是这特殊时期的特殊医院,无数医务人员成为特殊的战士,顶着枪林弹雨,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信仰,以命相托,以命救命,救死扶伤,守护革命火种,为抗日斗争的继续和力量的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用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史篇。新时期,我们当传承历史,造福当下,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红医精神,为增进人类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宝应东台伤病员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无人机伤病员后送在未来灾害救援中的应用前景
东台鱼汤面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关于宝应全域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Sense of SchoolBelonging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设计立县”模式的构想
惠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