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固本法联合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11-08付波
付 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湖北孝感 432000)
乳腺癌作为发生于女性乳腺上皮组织的典型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与遗传因素、情志状态以及激素水平有关,近年来其发病群体有逐渐年轻化的态势,严重威胁当代女性健康[1]。本研究选取扶正固本汤联合化疗作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探究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20 年4~9 月收治的90 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 版)》相关诊断标准[3];②预计生存期在6 个月以上;③2 个月内未接受放化疗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重要脏腑器质性病变;②患有精神疾病,有交流障碍者;③存在其他恶性肿瘤。将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69 岁,平均年龄(47.24±4.85)岁;行经典根治术22 例,改良根治术21 例,乳段部分切除术2 例;TNM 分期Ⅲ期32 例,Ⅳ期13 例。对照组35~69 岁,平均年龄(46.18±4.94)岁;行经典根治术23 例,改良根治术19 例,乳段部分切除术3 例;TNM 分期Ⅲ期30 例,Ⅳ期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接受CAF 辅助化疗方案,静脉注射环磷酰胺500mg/m2,加生理盐水20mL,1 次/1w;静脉注射阿奇霉素50mg/m2,加生理盐水250mL,1次/1w,3w 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上述化疗基础上服用扶正固本汤,方剂为黄芪30g,党参30g,陈皮15g,当归15g,熟地15g,软柴胡10g,山药15g,茯苓15g,白术15g,生地15g,炙甘草6g,升麻6g,开水冲服,每日两次;对照组在化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次,1 次/d,疗程3w。
1.3 指标检测方法:两组均于治疗前与治疗12w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置于肝素抗凝管,经由红细胞裂解、染色固定等预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CD3+、CD4+、CD8+水平。
1.4 评估标准:中医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乳岩肝郁脾虚证相关章节[4]将肿块疼痛、气短乏力、潮热盗汗、口燥咽干等症状程度由轻至重,记为0~4 分;乳腺癌患者报告结局量表(BC-PROM)涉及生理、心理、社会、治疗四个领域,共54 个条目,每条1~5 分,分值越高表示对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价越好。
1.5 观察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2w 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水平以BC-PROM 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同期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12w 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同一时期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
表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
组别 时间 n 肿块疼痛 气短乏力观察组 治疗前 45 2.94±0.31 2.96±0.46治疗12w 后 45 1.64±0.24 1.79±0.23潮热盗汗2.87±0.39 1.61±0.28口燥咽干2.79±0.32 1.46±0.27 t 值 22.243 15.260 17.605 21.309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对照组 治疗前 45 2.92±0.37 2.94±0.39 2.85±0.41 2.29±0.35治疗12w 后 45 1.74±0.19 1.88±0.18 1.72±0.19 1.58±0.21 t 值 19.031 16.554 16.774 11.668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t 组间值 2.191 2.067 2.180 2.353 P 组间值 0.031 0.041 0.031 0.020
2.2 细胞免疫功能比较:治疗12w 后,两组CD8+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CD3+、CD4+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CD3+、CD4+、CD8+比较 (±s)
表2 两组CD3+、CD4+、CD8+比较 (±s)
组别 时间 n CD3+ CD4+ CD8+观察组 治疗前 45 60.34±8.31 23.44±5.46 29.37±4.39治疗12w 后 45 67.44±9.24 45.49±8.23 22.52±3.28 t 值 3.832 14.976 8.385 P 值 <0.001 <0.001 <0.001对照组 治疗前 45 60.24±8.37 24.36±5.39 30.35±4.41治疗12w 后 45 66.54±9.09 44.57±8.32 22.63±3.17 t 值 3.420 13.675 9.535 P 值 <0.001 <0.001 <0.001 t 组间值 0.465 0.527 0.161 P 组间值 0.642 0.599 0.871
2.3 预后评价比较:治疗12w 后,两组患者BCPROM 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BC-PROM 评分比较 (±s)
表3 两组BC-PROM 评分比较 (±s)
组别 时间 n 生理 心理观察组 治疗前 45 36.34±4.31 27.44±3.46治疗12w 后45 54.44±5.24 40.49±4.23社会20.37±2.39 31.52±2.28 t 值 17.895 16.019 P 值 <0.001 <0.001对照组 治疗前 45 36.24±4.37 27.36±3.39治疗12w 后45 51.24±5.09 38.57±3.72 t 值 15.145 14.941 P 值 <0.001 <0.001 t 组间值 2.938 2.286 22.847<0.001 20.35±2.41 30.03±2.17 20.023<0.001 3.175 P 组间值 0.004 0.024 0.002治疗15.39±1.32 17.46±1.27 7.731<0.001 15.29±1.35 16.58±1.19 4.808<0.001 3.391 0.001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用的CAF 化疗方案可有效杀灭癌细胞,但也会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而近年来有学者联用中医药如参芪注射液治疗本病[5]。
中医学认为乳腺癌属于“乳岩”范畴,是由患者脏腑失和、气血瘀滞日久引发症瘕积聚而来;患者早期可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而使血行发生异常[6],气血运行不畅,且因肝郁可致脾,脾虚则运化不利,水谷化生失常,冲任失调,正虚邪郁,久而化热,故治则可定为扶正固本、化瘀散结、调摄冲任。本观察组所选自拟扶正固本汤中重用黄芪、党参补气扶正健脾,山药健脾益肾,茯苓健脾渗湿,白术健脾益气,生地凉血生津,软柴胡疏肝解郁,升麻升阳解毒,炙甘草益气养脾,多药共奏显著改善患者脾虚证候,使水谷精微得以传化,增强体内正气。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12w 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而BC-PROM 各项评分随之显著增高。其原因在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则机体水谷精微可运于周身,增强正气固护肌表的能力;而本次用药相对于参芪注射液侧重于健脾而非补气,患者脾虚则气自旺,且方中用药在补脾基础上尚具有渗湿化浊、解毒凉血、养阴生津功效,对于乳腺癌患者因病邪停留日久造成的肿块疼痛、潮热盗汗等症状均有治疗作用,上述症状的逐渐缓解亦可直接调节患者主观身心感受,增强治疗信心,从而表现出评分改善。
T 淋巴细胞包含CD3+、CD4+、CD8+等亚群,属于主要免疫细胞,可反映人体免疫功能,其中CD4+、CD8+两个亚群与肿瘤息息相关[7]。乳腺癌患者由于患病时间久,正气耗损,本身免疫功能比较低下,加之辅助CFA 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亦会加剧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引起免疫抑制,埋下新隐患[8]。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究其原因在于服用扶正固本汤可通过方中诸药健脾益气的作用显著改善患者免疫水平,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黄芪所含黄芪多糖可通过调节细胞生物活性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党参所含皂苷可促进吞噬细胞发挥作用[9]。
综上所述,扶正固本汤联合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其身心状态,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