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08李光琴何彩云
李光琴,唐 芳,何彩云,牟 华
根据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第9版地图显示,目前全球约有4.63亿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人,预计2045年将达到7亿[1]。2型糖尿病(T2DM)约占病人总人数的90%[2],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的逐渐下降,注射胰岛素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3]。生活质量是一项健康指标,为个体对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及对个人健康的感觉,受个体内外环境的影响[4]。病人对胰岛素的治疗态度及依从性影响病人的血糖控制,而血糖控制是否稳定与生活质量有关[5-6]。本研究旨在调查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制定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4 -6月湖南省某省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WHO 1999年T2DM诊断标准[7];(2)胰岛素笔自行注射>6个月;(3)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人及病情危重者。多因素分析一般认为样本例数应是影响因素的5~10倍,本研究预估影响因素约为20个,因此纳入210例病人。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预调查自行设计,包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
1.2.2 接受胰岛素治疗病人生活质量量表(insulin therapy related quality of life,ITR-QOL) 2001年由石井均教授等开发,我国学者刘维维将其汉化,用于评估接受胰岛素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8-9]。量表包括身体症状、社会活动、日常生活、心理4个维度,共23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表示总是,5表示完全不是。条目23采用逆向评分,其余均正向得分,得分范围为23~115分。得分越高表示病人生活质量越高,中文版Cronbach′α系数为0.89 。
1.2.3 胰岛素治疗态度量表 由丁晓颖等[10]研制,用于评估病人对胰岛素的态度。量表包括病人胰岛素的误解和担忧、对胰岛素治疗效果及作用的看法、与注射有关的恐惧和限制等3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得分范围为20~100分,>60分提示病人存在心理胰岛素抵抗(psychological insulin resistance,PIR)。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8。
1.2.4 胰岛素治疗依从性量表 参考李雪琴等[11]的DM依从性量表修订而来,包括药物维度、饮食维度、运动维度、自我监测、定期复查5个维度,共22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法,经常为1分,偶尔为2分,从不为3分,得分>44分的病人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好。量表的Cronbach′α为0.825。
1.3 资料收集方法 取得医院管理者同意,由研究者本人在病房发放纸质版问卷。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调查对象,征得病人同意后进行调查。阅读或书写有困难者,研究者以中立语气阅读问卷条目。共发放210份,回收205份,剔除不完整问卷,共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接受胰岛素治疗病人生活质量情况 接受胰岛素治疗病人生活质量4个维度中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顺序为身体症状、日常活动、心理、社会活动(见表1)。
表1 接受胰岛素治疗病人生活质量得分情况(n=200;分)
2.2 病人生活质量的的单因素分析 年龄、婚姻情况、居住情况、工作状态、医保类型、病程、目前治疗方式、每日注射次数、胰岛素治疗态度及治疗依从性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表2 影响接受胰岛素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的单因素分析分)
续表2
2.3 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生活质量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3。变量进入方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居住情况、工作状态、每日注射次数、胰岛素治疗态度和依从性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P<0.05~P<0.01),共解释生活质量的38.3%(R2=0.417,调整后R2=0.383),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12.25,P<0.01)(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表
表4 接收胰岛素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200)
3 讨论
3.1 接受胰岛素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度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胰岛素治疗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为(91.50±11.99)分,处于中等水平,与国内学者刘维维(91.59±15.53)分、日本学者ISHII (91.90±16.80)分的调查结果相近,低于陈鸣明等[9,12-13]研究得分。提示尽管胰岛素是治疗DM最有效的方式,但仍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其中条目均分最低的是社会活动维度(3.49±0.66)分,其次为心理维度(4.04±0.52)分。可能因为:(1)本研究中<60岁的病人占比62%,承担更多的家庭及社会责任,在外出时及工作时胰岛素注射不便,常以口服降糖药替代,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T2DM病人中低血糖发病率为1/3,导致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增高[14]。即使是轻微的低血糖症状,都会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15-17]。因此,医务人员需重视对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估,完善以人为本的治疗,为病人制定出易于接受和执行的治疗方案。同时指导病人识别低血糖的症状,并学会预防及处理。
3.2 接受胰岛素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与配偶及子女居住的病人生活质量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配偶及子女居住者生活质量高,可能因为得到更多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DM病程长,良好的家庭支持是病人有效应对疾病的重要资源。研究[18-19]表明,家庭支持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疾病。常晓霞等[20]研究指出,家庭成员在胰岛素注射、病情监测的督促和提醒,是影响病人治疗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配偶的支持,有助于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对病人达到最佳血糖控制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21]。医护人员应鼓励家属积极参与疾病管理,为其提供病情知识及操作指导,充分发挥家属的支持及监督作用,保证胰岛素注射落到实处。
3.2.2 退休病人生活质量较高 退休病人的生活质量高于在职及无业者,可能原因如下:(1)退休后时间充裕,胰岛素注射与工作不再有冲突,注射行为规范,血糖控制更为理想;(2)病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享受养老及医疗保险,定期去诊疗水平高的医院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3)退休者大多知识水平较高,会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心理调适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强。因此,对不同职业状态的病人,医务人员的教育侧重点不同。对于在职病人,应进行胰岛素注射调整,指导病人在工作及出差时如何正确携带及保存胰岛素,不能因为工作而放弃注射;对于无业的病人,应积极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不应因疾病而放弃工作,而需积极就业来提高生活质量[22]。
3.2.3 每日注射一次的病人生活质量高 每日注射一次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较高,可能是由于此类病人多为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注射次数少,空间私密性强,时间固定,与饮食、工作、外出等无冲突,病人易于接受。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提出,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病人血糖仍未达标,需采用餐食+基础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23]。强化治疗的病人,常伴随血糖控制不稳定,出现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外出携带注射用物,不愿他人知晓注射胰岛素,避开他人注射的尴尬心理,导致病人心理负担加重,使胰岛素注射不规范、不按时,引起血糖控制不佳,生活质量下降。提示医务人员需制定个体化胰岛素治疗方式,达到既可稳定控制血糖,又不妨碍病人的工作及生活的效果。指导病人坚持饮食及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以控制高血糖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2.4 病人的胰岛素治疗态度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人对胰岛素的治疗态度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本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7%的病人发生PIR,略低于HOSOMUR等[24]的研究结果。PIR是病人对胰岛素治疗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约36.9%的病人对胰岛素持负性情绪[25]。作为一种不良的心理状况,PIR延误胰岛素的治疗的时机,且即使在开始胰岛素治疗后也难以遵医嘱执行,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引起并发症[26]。如此恶性循环,使病人对胰岛素的满意度降低,身心俱疲,生活质量恶化[27]。教育者可通过同伴支持教育、胰岛素访谈工具包、看图对话工具等新型的教育方式,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科学的健康教育,消除对胰岛素的误解,使病人接受胰岛素,将血糖控制稳定,改善生活质量。
3.2.5 病人的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结果显示,病人的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越好,生活质量越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是指病人在胰岛素使用中,注射次数、剂量与医嘱的符合程度[27]。研究[28-31]显示,我国T2DM病人胰岛素依从性普遍较差,约61.5%的T2DM病人使用胰岛素,但仅有39.7%的病人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张旭熙等[32]研究指出,依从性好的T2DM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更好,血糖控制更为理想。教育者可通过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如授权教育、知信行、健康信念模式,联合微信、电话、血糖管理APP等工具,对出院病人进行随访,以促进其规范注射,以达到血糖的稳定控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病人生活质量为中等水平,影响因素主要为居住情况、工作状态、注射次数、胰岛素治疗态度及依从性。医务人员应重视使用胰岛素病人的生活质量,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同时积极倡导家属参与,为病人提供支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消除病人的误解,利用网络媒介对居家病人进行随访,以提高病人胰岛素注射的知信行水平,将血糖控制稳定,提高病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