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视角下线上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08杨葛君许华山
周 平,杨葛君,许华山
随着国家对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建设力度逐渐加大,如何充分利用和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合理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做好契合学生学习体验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是国内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热点[1]。本研究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安徽某医学院校2017、2018和2019年级3 501名参与线上学习的本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线上教学的实施效果,从学生的视角分析线上教学的利与弊,为更好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与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学习的2017级、2018级和2019级本科学生。
1.2 方法 在2020年线上教学实施后,组织各行政班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开展调查问卷的内容培训;对参与线上学习的本科生,分专业按行政班级点对点发放“线上教学效果”阶段性网上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线上教学网络授课平台的使用、学生对教学过程和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 501份,其中2017级368份,2018级1 562份,2019级1 571份,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n)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线上教学基本情况
2.1.1 网上教学平台 学生较为喜欢的教学平台有(可多选):超星学习通2 727人(77.89%),腾讯软件1 852人(52.93%),钉钉软件967人(27.62%),智慧树平台446人(12.74%),蓝墨云班、雨课堂、易班等其他平台1 182人(33.76%)。
2.1.2 学习的终端设备 学生参加线上教学使用的终端设备:使用电脑1 367人(39.04%),使用手机1 993人(56.93%),使用iPad等平板设备141人(4.03%)。
2.1.3 学习时使用的网络类型 学生使用家庭宽带的2 540人(72.55%),使用手机流量的835人(23.85%),认为自己没有稳定通信网络的126人(3.60%)。
2.2 线上教学过程评价 学生对3个教学效果项目评价的满意度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教师授课准备的充分性满意度最高、其次为对课堂监管满意度,对教师组织并参与互动满意度最低(见表2)。
表2 学生对教学过程评价结果的比较
2.3 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认为,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很好和较好的占45.67%(1 599/3 501),两者差不多的占39.96%(1 399/3 501),效果不佳的占14.37%(503/3 501)。
2.4 线上教学对学生的压力和挑战 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对自己的压力和挑战依次是:自主学习的意识(43.70%)、自主学习能力(21.74%)、占用大量时间(16.71%)、网络流量费用(7.4%)、其他(6.68%)和电子设备操作水平(3.77%)。
2.5 线上教学效果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与传统教学相比对线上教学评价评分为因变量,以教学过程各学习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5个因素(P<0.01),按贡献度大小依次为:学生能自觉地利用线上教学资源(ΔR2=0.441)、学生对网络学习感兴趣(ΔR2=0.100)、线上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ΔR2=0.047)、教师授课准备充分(ΔR2=0.005)、教师组织并参与互动(ΔR2=0.002)(见表3)。
表3 学生线上教学效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6 学生认可的教学与学习方式 学生认可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依次为:课堂教学+自学(50.39%)、提供教学资源自学+课堂重难点讲授(35.19%)、都可以,随便吧(8.74%)、线上教学+自学(4.20%)、其他(1.48%)。
3 讨论
对学生线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以学生为中心分析线上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对线上教学的组织与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以及新兴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寻找网络教学资源,提取章节内容的重、难点,为学生准备充分的课前与课后练习题,授课教师投入了比正常教学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大多数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客观与主观支持,普遍认为教师能给自己提供较多的帮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反复学习的方式,线上讨论、随机抢答、弹幕分享等线上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加自由,即时交互更加便捷,线上学习体验更加丰富。赵蕴玉等[2]对线上教学在培养医学生六项核心能力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线下教学对医学生六项核心能力的培养满意度均高于线上教学。本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虽然在线上资源的准备、课堂教学监管和线上教学互动等方面投入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大的精力,但并没有使学生在学习效果上与线下教学产生显著差异。此外,实验与实践是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虽然一些课程已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打破资源和空间的限制,但是“虚拟”毕竟不能代替“现实”,仍然需要适当的操作练习来巩固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线上学习的压力与挑战”主要来自于“自我学习意识”的不足,这与郭瀛霞等[3]研究者的调查结果相仿。在环境因素方面,常常会受到各种家庭因素的干扰,也缺少自我监督的意识与觉悟。此外,线上教学缺少同学伙伴之间的竞争式学习氛围,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在个人因素方面,学生的自律性又受其性格、心理素质和对未来职业期待所影响。因此,院校教育在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学生自律性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主要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全程融入线上线下教学[4]。线上教学的组织实施更应关注从“知识传输”的“被动学习”向“素质培养”的“主动学习”转变;更加关注教师从“讲授者”转型为“引导者”;更加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更加关注如何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更多的体会[5]。
与传统线下授课相比,线上学习在学习互动和交流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自行安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随时与教师交流等优点。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近半的学生依然倾向于回归“课堂教学+自学”。胡钰等[6]在学习空间对学习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综合性大学中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更佳”的学生占调研人数的49%。其原因可能是生活与社会环境封闭,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而居家休息与在家学习环境的交叉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此外,不同的课程属性和不同的授课教师均会带来不同的线上学习体验等,这些都反映出单纯线上教学的缺陷。如线上虚拟实验无法完全取代临床实践,师生不能或不便通过屏幕进行肢体语言与情感的交流互动等[7]。
综上所述,线上学习,使得广大师生感受到“互联网+教育”的便利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同时,其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