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丁苯酞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病人血清HCY、PLGF及NIHSS评分、mRS评分的影响

2021-11-08杨秀平赵尧辉冯玉婧张志敏李雪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闭塞性丁苯神经功能

杨秀平,赵尧辉,冯玉婧,张志敏,李雪梅

脑卒中是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出现障碍的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类,主要由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而引起,具有高发病、高致死、高致残的临床特性,病人可能会出现言语功能异常、意识受到影响以及偏瘫等情况[1-3]。治疗关键在于尽快恢复脑血流,减少神经组织损伤,目前主要采取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等血管内治疗。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特异因子,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中间作用,两种蛋白均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重要病程提示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主要用于评估病人的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主要用于评估病人预后神经功能。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方式,虽然能够提高阻塞血管的再通率,但实际操作中受到技术水平限制的原因存在治疗效果与预期不符情况[4-5]。丁苯酞是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功能受损和恢复脑细胞的作用,从而促进病人的微循环重构[6]。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病人的临床效果和病人治疗后预后情况。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开滦总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49~80岁,NIHSS评分(12.59±2.25)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2.45±11.48)岁,NIHSS评分(12.55±2.47)分;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63.56±12.32)岁,NIHSS评分(13.07±2.72)分。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的病例纳入和研究方法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病人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病人均为急性发作脑卒中,符合《ACCP-10:静脉血栓栓塞抗栓治疗指南》[7],病程<24 h,经影像学(CT或MRI)检测均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有原发性肿瘤病人;有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或脉管炎等可能导致脑卒中者;病因不明确的病人;近1个月内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史者;有神经系统疾病及后遗症者;病前有肢体功能、意识功能障碍者。剔除临床病例资料不全、不愿意接受本研究的病人。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取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治疗。首先明确病人动脉闭塞部位,然后利用微导管(美国Ev3公司生产)定位并冲洗保护鞘,将支架送入微导管,使其在靶向部位释放,停留5 min,利用微导管回收支架,同时注射器回抽导引导管形成负压,防止血栓逃逸。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病人基础上,术后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静脉滴注,输液时间不低于50 min,2次/天,时间间隔>6 h,治疗周期14 d[8-9]。

1.3.2 HCY、PLGF含量检测 于病人治疗前、手术后即刻、术后14 d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PLGF、HCY。

1.4 观察指标

1.4.1 取栓前、取栓后24 h、14 d进行NIHSS评分 主要疗效指标为NIHSS总分的减分值和减分率,比较2组病人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的差异。(1)显效:NIHSS评分减分率>46%。(2)有效:NIHSS评分减分率为18%~45%。(3)无效:NIHSS评分减分率<18%或病人死亡。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治疗后90 d对病人进行随访 采用mRS评分表(分值0~6分)对病人预后进行评价是否良好。0分为症状明显改善,活动不受限;1分表示治疗后无明显残疾,日常活动可自理;2分表示病人存在轻微残疾但生活可自理;3分表示存在中度残疾,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但可行走;4分表示病人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5分表示病人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6分表示死亡。mRS得分≤2分表示神经功能优良。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q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病人血清HCY、PLGF含量比较 治疗后,2组病人HCY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但观察组病人HCY下降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PLGF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但观察组病人PLGF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病人HCY、PLGF含量比较

2.2 2组病人NIHSS评分情况 2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7 d,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人NIHSS评分均有降低(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为(13.28±3.19)分,低于对照组的(17.52±3.37)分(P<0.01)(见表2)。治疗后,对照组病人总有效率65.00%,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33%(P<0.01)(见表3)。

表2 2组病人NIHSS评分对比分)

表3 2组病人治疗有效率比较[n;百分率(%)]

2.3 2组mRS评分比较 治疗90 d后,对照组mRS评分≤2分的病人17例(28.33%),观察组病人41例(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2,P<0.01)。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高致死的疾病,手术效果和临床预后已越来越被临床一线重视。传统药物溶栓治疗虽然存在较高的特异性,但需要病人病发时间低于4.5 h,且静脉注射溶栓的血管再通率较低[10-11],存在一定的治疗局限性。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传统治疗方式的局限,该方案具有可塑性强和操控性良好的特点,可以延长病人时间窗、提高血管通畅率。但病人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后的预后情况不对等情况,是临床面对的棘手问题。

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帮助病人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以此起到控制急性缺血性脑病病人的病情发展,改善病人预后情况的作用。丁苯酞作为一种改善病人微循环的药物,已有研究[12-14]表明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实施能进一步控制病人的病情发展,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有研究[15-17]表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程中,炎性因子水平高表达会加重缺血脑组织神经功能的损伤。HCY、PLGF作为常见的特异性标志物,与众多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是监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指标[18-20],监测HCY和PLGF水平对预测病人的预后情况存在重要意义;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作为病人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情况的反映量表[21],提示了病人的治疗后情况。

本研究显示,治疗前,2组病人临床病理学资料以及本研究的各项指标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清HCY术后即刻表达水平、术后14 d表达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病人(P<0.01);观察组病人PLGF表达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人(P<0.01),这提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够更好的改善病人体内HCY、PLGF的表达水平;治疗后,2组病人NIHSS评分、mR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病人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SolitaireAB支架取栓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够提高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病人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在临床有推广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闭塞性丁苯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建立及其miRNA表达谱分析
赵坤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