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VR/AR的无人机操控培训系统

2021-11-08林一平

无人机 2021年7期
关键词:操纵杆旋翼头盔

林一平

随着无人机迅速发展,大量新机陆续装备,各单位普遍缺乏合格的无人机操控人员。在短期内培养出大批合格的操控员,须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而VR/AR技术运用其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

当代高科技发展带动了VR/AR技术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尤其是操控培训领域,使用者能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掌握高难和复杂的操控技能、降低风险、缩短培训周期、节约成本、富有实效。

随着世界无人机市场迅速发展,用户购置的各种无人机在短时间内纷纷到货,装备机队后引发了操控员短缺问题。而合格和有丰富经验的操控员又不能在短期内培养出来,而且培训成本相当昂贵。为此,客观上须要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VR/AR技术的运用则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现代无人机技术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和探索性。为了降低技术风险性,科技人员须要进行一系列模拟仿真试验,以获得海量数据,进而对在研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对新课题进行预研,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而VR/AR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可为科技人员提供有力支持。

应用领域

当前VR/AR技术在多个领域均有实际应用。国外已将VR/AR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在地面模拟太空环境,对航天器进行飞行测试。外国汽车制造公司则将该技术应用于汽车驾驶测试,模拟人员的真实驾驶感受。在飞机部件装配过程中,国外相关单位也在尝试其在飞机总装工序中的应用。

我国相关单位已对VR/AR技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在应用领域取得了成绩,尤其是教育培训领域,如仿真系统和虚拟教学场景建立,飞行模拟,汽车驾驶、地铁驾驶、船舶驾驶,火灾逃生模拟,电工安全培训,起重运输机械驾驶培训等。目前,我国正着手将VR/AR技术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动作解析,并用于无人机飞行力学、仿生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

实践表明,VR/AR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系统飞行模拟和演示,具有广阔前景且操作简单。由于无人机使用受许多条件限制,在传统操控培训中,学员不可能经常在外场练习飞行操控。但是,学员利用VR/AR技术,可以重复模拟飞行;另外,VR/AR技术可适时记录并演示每个学员的操控过程,当场纠错和指导,提升学员的操控熟练度和技能,在实操过程中,降低因失误造成的坠机风险,减少损失。

图1 国外已将VR/AR 技术应用于制造业。

建模与交互实现

VR/AR技术用于无人机操控培训离不开建模,其全程技术演示需要交互。其中无人机尺寸参数测量、精细模型建立、飞行程序编制、头盔数模接入、虚拟现实交互实现等各环节均不可或缺。

建模编程

(1)无人机尺寸参数测量

首先须要对无人机各部件进行精确测量。为了精确测量各型无人机及各部件实物尺寸参数,可利用扫描仪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并对照无人机手册中的详细数据,为建模提供原始记录。

(2)精细模型建立

目前用于建模的软件众多。例如,3DSMAX软件可建立模型,采用Unity3D及Visual Studio 2017软件进行C#语言编程等。在软件中通过点线连接、多边形编辑等方法,将无人机模型做得更精准。但也要注意数字模型不宜太精细化,不然会占据过多计算机内存,降低运行速度,还容易导致影像卡顿,故可使用减面软件工具PolygonCruncher8.03来减面。

(3)飞行程序编制

在编制程序前,需要了解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掌握其飞行性能和在飞行过程中须要遵守的注意事项,明确飞行流程及相关步骤,为后续创建无人机数字模型,编写飞行程序和飞行手册奠定基础。

虚拟现实交互

(1)无人机数模接入数字头盔

将文件格式改为FBX,并导入Unity3D软件中。在场景中添加地面、山河、草原、公路、高铁、高楼、小区、学校、广场等背景,再添加灯光,融入影像让无人机出现在VR/AR头盔中,经材质球对模型进行渲染,使无人机在VR/AR头盔中的展现更为逼真。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无人机模型进行完善、改进和升级,使之更科学、合理,适用性更广。

(2)虚拟现实交互实现

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撰写代码,调试飞行软件,改进动作细节,实现无人机飞行环境的虚拟现实交互。VR/AR技术可模拟无人机的真实飞行场景和操控过程,方便教学讲解和演示,便于纠正学员的操控错误。

配套装备

基于VR/AR技术的无人机操控系统配套装备通常有数字头盔、遥控器等。

(1)数字头盔

头盔须戴在操控者的头部,头盔上的两个显示屏分别向双眼提供影像,该影像由计算机驱动,有细微差别,类似于人的双眼视差。头盔显示器提供的VR沉浸感胜过立体眼镜好多倍,而AR的增强效果则更优。头部实时跟踪使用现成的头盔显示器(HMD)和三维空间传感器。

(2)遥控器

遥控器是VR/AR操控系统的主要装备之一。学员使用遥控器对无人机飞行进行操控,涵盖飞行控制指令下达、变更、执行等。

图2 美国空军利用VR 技术开展军机维修。

图3 爱好者使用VR/AR 头盔和遥控器操控无人机飞行。

图4 一位学员正在体验沉浸式无人机飞行场景。

遥控器使用

掌握遥控器的使用方法是进行VR/AR沉浸式操控的一个主要环节。首先要了解遥控器的各个功能区,然后熟悉功能区中的功能键和推杆的作用,再学习操控要领,熟悉后再反复练习,提高使用熟练程度,降低失误,确保高准确率。

遥控器与VR/AR头盔联机后,使用者可逐步获得沉浸式环境中的多种无人机操控体验,感受“眼-脑-手”三者间的响应和动作连贯性与协调性,反复体验不同的手感。期间,尤其要注意遥控器操纵的切换动作要准确无误、自然连贯,推杆调整动作要柔和,切不要贪快、动作过猛,更不能动作粗暴。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

地面控制站可以同时管控多架无人机的同框飞行。通过接收遥控信号,把无人机飞行中的外界三维测量、物理空间定位和方位测定、运动跟踪等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处理。这些数据经计算机识别、运算处理后,得到空间坐标及运动轨迹、动态参数,并在显示屏上显示,供教员全程跟踪、全面掌握,对空中飞行的多架无人机进行集中控制。

基于VR/AR的操控培训

在操控培训中,根据飞行教学大纲要求,学员应结合课程,分阶段利用VR/AR沉浸式操控方法,学习单项飞行操控、多项飞行操控、综合飞行操控、定点飞行操控、航线飞行操控、任务飞行操控。由于VR/AR系统融合了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学员能身临其境,获得逼真的动感,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较快地检验学习效果。

无人机的基本操控练习是基础,包括定点起降、爬升、下降、前进、后退、悬停、左转弯、右转弯、左侧和右侧飞行、打转克服等。在经过足够的练习后,可尝试沿目标周边绕飞和对准目标做交叉及正交飞行练习。

四旋翼无人机操控培训

当学员戴上VR/AR头盔,练习四旋翼无人机爬升、下降飞行操控时,在数字头盔中可见自己把遥控器左操纵杆向上推,这时旋翼转速增大,无人机便上升飞行;当向下推左操纵杆,旋翼转速减慢,无人机便下降。

当学员戴上VR/AR头盔,练习四旋翼无人机前进、后退飞行操控时,在数字头盔中可见自己把遥控器右操纵杆向上推,这时无人机向前飞;当向下推右操纵杆,无人机向后退。

当学员戴上VR/AR头盔,练习四旋翼无人机左转、右转飞行操控时,在数字头盔中可见自己把遥控器左操纵杆向左推,无人机便向左转;当向右推左操纵杆,无人机向右转。

当学员戴上VR/AR头盔,练习四旋翼无人机左侧和右侧飞行操控时,在数字头盔中可见自己把遥控器右操纵杆向右推,无人机便向右侧飞行;当向左推右操纵杆,无人机向左侧飞行。

当学员戴上VR/AR头盔,练习克服四旋翼无人机打转操控时,在数字头盔中可见无人机出现向左打转时,此时应连续按右微调按钮,直到无人机不打转为止。反之,当无人机出现向右打转时,须连续按左微调按钮,直到无人机不打转为止。

为保持四旋翼无人机的悬停状态,学员在数字头盔中可见自己操纵遥控器进行适时调整的各种响应。下面说明具体操控方法。

如果无人机向右侧飞,学员应连续推动遥控器左侧飞微调按钮,直到无人机不再向右移动为止。

如果无人机向左侧飞,学员应连续推动遥控器右侧飞微调按钮,直到无人机不再向左移动为止。

如果无人机向前飞,学员应连续推动遥控器后退微调按钮,直到无人机不再向前移动为止。

如果无人机向后飞,学员应连续推动遥控器前进飞微调按钮,直到无人机不再向后移动为止。

学员在完成上述无人机基础操控训练并巩固后,可逐步升级到特技飞行操控。在练习无人机特技飞行操控时,学员应操控无人机上升到3m以上高度,再点击翻滚键,并将右操纵杆(方向舵)向一个方向推动,此时无人机可实现此方向的前翻、后翻、左翻、右翻等翻滚动作。

由图5可见,基于VR/AR的无人机操控须经历包括垂直起飞、爬升、巡航、任务执行、返航、下降、垂直降落在内的整个飞行过程。其中,巡航阶段的飞行大都为超视距飞行,在以前的教学中,学员仅凭肉眼很难观察到无人机超视距飞行,更难体验任务执行的过程。现在,学员应用VR/AR技术,能同步观察和体验沉浸式飞行细节,实训效果非常理想。在操控过程中,学员能熟悉电力巡检、物流运输、高楼消防、快递件投放、农作物植保等各种任务场景,体验无人机搭载重物如何起降、规避风险、平稳飞行、延长续航时间等。

图5 多旋翼无人机的典型任务剖面。

无人机集群操控培训

无人机多机编队飞行用途广泛,但其飞行操控技术具有更高的要求。以节日夜晚的“灯光秀”为例,无人机集群升空后各单机不仅须要正确定位,而且还要在动态飞行中互相配合,以完成整体队形的变化。在诸多变化中,相邻单机之间须保持上下、左右、前后间距,以确保同台表演动作准确、精彩及飞行安全。在表演结束后,无人机集群中的单机需要严格按程序分批退场,降落地面。常规无人机集群人工操控非常复杂、操控工作量大、耗时长,且不允许出现失误。如果采取VR/AR沉浸式操控培训,整个无人机集群矩阵变化过程历历在目,而且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从而提高操控练习的质量、缩短培训时间、提升培训效率,最终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VR/AR 操控培训是系统工程

基于VR/AR的无人机操控培训是系统工程,关系到技术运用、在线培训、考核评定、综合教学管理等方面。

技术运用

从理论到实践,学员获得无人机系统知识,正确理解无人机飞行原理,熟悉操控要领,纠正错误操控方法,减少失误,把握正确的操控流程,养成良好操控习惯,确保无人机飞行安全。

在线培训

在线培训应按运行规则、无人机型号、飞行手册等要求,对新学员进行具体指导和技术培训,注重培养操控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考核评级

按运行规则及无人机型号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操控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级。

教学综合管理

对操控员、设备、器材、仓储、物流等进行科学管理。

图6为VR/AR无人机操控培训系统的若干层面,主要涉及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和网络层。其中,与基础层有关的是数字模型和算法框架。与技术层有关的是结构仿真、系统仿真和人工智能。应用层面向操纵和飞行场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旨。网络层通过互联网面向行业内外开展飞行业务沟通,扩大安全飞行范畴。

图6 VR/AR 无人机操控培训系统架构图。

用户评价

国内VR/AR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无人机教学和操控培训。VR/AR系统能够为学员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在广泛的飞行操控科目中,为学员提供无限的虚拟体验,从而加速并巩固学员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在课堂听教师讲授理论课相比,学员亲自、主动感受人-机交互操控,获得了实践性学习机会。利用VR/AR技术,相关单位可以建立各种虚拟现实飞行试验室,开展多种沉浸式技术培训、演练,具有传统培训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

节省经费

在学校,学员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在教室里做各种飞行操控练习,获得与真实操控同样的效果。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操控练习不再受设备、场地、经费等条件制约,许多原来不能做的练习现在都可以完成,节省了大量教学经费,降低了教学成本。

人员培训规模扩大

通过VR/AR操控集训,学员可获得理论和实践知识,相关单位能在较短周期内完成大批量操控员培训和考核,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技术等级,推动无人机行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校际广泛交流

图7 VR/AR 系统应用于无人机操控班集体培训。

目前国内有关院校已经自主开发了VR/AR应用软件,编制了无人机操控手册,解决了培训器材短缺的难题。在一次操控培训中,多名学生可以一起体验无人机操控,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师生使用后普遍反映很好。经完善后的教学经验值得推广,也便于在更多院校专业教学中交流、学习、互动和提高。

风险规避

某些真实操控练习往往存在高风险。利用VR/AR技术进行无人机操控练习,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放心地开展无风险飞行操控练习。采用虚拟飞行操控教学系统,可避免学员因操空失误而造成的坠机事故。

满足新时代需要

为满足无人机时代的新需要,建立VR/AR操控培训系统工程势在必行。

运用VR/AR操控培训系统可化繁琐为简明,化抽象为现实,非常实用,达到以低成本解决难题的效果。在操控体验中,学员不仅能学习新知识,还可学懂一些以前尚不清楚或似懂非懂的飞行原理,熟练操控技术,增长专业技能,甚至乐在其中。

猜你喜欢

操纵杆旋翼头盔
轮椅概念设计
桨叶负扭转对旋翼性能影响的研究
改进型自抗扰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倾转旋翼机巡航状态旋翼滑流影响
共轴刚性旋翼悬停及高速前飞状态气动干扰特性研究
这注定是个伟大的夜晚
联合收割机各操纵杆功能的研究
便携的折叠头盔
机场消防车驾驶室移动式操纵装置及踏板的设计
汉字戴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