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域下习武兴趣教育刍议
2021-11-08厉成波江苏师范大学
厉成波 江苏师范大学
一、“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武术发展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特别指出: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由此可见,武术新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武术之发展与变革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体教融合的根本不是针对某一方面,而是让体育回归本真,从少数精英活动变成大众广泛参与的常态化活动。因此,武术必须应融入学校教育系统,利用其育心功能促进青少年在体育中“强健体魄、享受乐趣、磨炼意志、健全人格”,以此弘扬和传承中华武术精神,提高我国体育文化水平,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二、从“兴趣”角度出发的武术教育观念
约翰·杜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他以学生为本位,倡导从学生天性出发,依据学生身心发展顺序,以兴趣作为其发展的基点,正确理解认识、把握学生的习武初衷、目标,了解其内心的世界,可以激发学生对武术的探索欲、求知欲,具有一定的内在冲动性,恰恰能够在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能力之间架起桥梁。“兴趣”教育思想是对教学规律的客观反映,其对引导学生学习武术有积极作用,通过学习武术不仅让其强身健体,更要使其在活动中享受乐趣。
三、武术内外兼修的特征与体教融合的目标不谋而合
武术的“内外兼修”从宏观上来看则指“德艺双修”,这与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导向相符。“德艺双修”即武术中常说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其思想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练习武术不仅强调动作规格,更强调运动中自身的整体和谐与德行修养的提升。武术演练不能脱落社会而独立存在,中华武术对习武之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规则,即武德,武术所蕴含的价值超越了运动项目本身,以武载德不仅是一种身体的修炼,更是内心境界的修炼,这与体教融合的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武术动作姿态万千,能够在空间里完成点、线、面的构造,肢体在四角垫子上在任何一方向都有动作安排,这种全方位的运动不仅使中学生灵敏、协调、力量素质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其记忆能力、多维度分析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形、体、精神达成高度和谐。
四、体教融合视域下培养学生习武兴趣的策略
兴趣是学生追寻自我成长和独立的一种情感输出,是其自身本能发出的,其依据是教育实践活动及学生身心发展顺序。兴趣是习武活动所需能量不可缺少的动力,是学生接受、练习、领悟武术的心理倾向,是对从事武术训练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体育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体育回归教育是体教融合的现实选择与必然归宿。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培养德、智、体、美、劳是体教融合的目标,武术本身就是教育的途径,是真正的育人手段。中华之体教融合是将学生的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育融入学校教育、体育健身的理念,而非单一的教育与体育的结合。纵观体教融合的发展脉络,我们需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做时间和空间的主人。在体教融合视域下,体育教师应改变以说课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别出心裁的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处在欢乐轻松的状态下,观察他们无意识表现出的特性、态度、动机、情绪、注意力等心理活动,抓住时机激发其习武兴趣。
(一)多元化教学
多元化教学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多视角、全方位地把可利用因素引入到教学中的模式。其旨在促进学生习武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多元化教学可以填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对于提高课堂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有重要作用。多元化教学最具代表性的是多媒体教学法,它可以将武术教学内容以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每个动作进行精细观察,提高动作的准确度。教师应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有效激发学生习武兴趣。
(二)在武术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习武兴趣的措施
1.差异性教学法
传统的武术教学对习武者的动作规格、劲力身法有严格要求,但对于没有基础的非武术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由于身体素质一般,练习起来达不到标准易产生挫败感和丧失自信心。因此,在进行非武术专业学生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运动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合其能力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在武术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可以教一些即使没有武术基础也能完成的动作,如一些简单的反关节、防身动作,让两人一组尝试,学生完成后产生了收获感和成功感,感觉学到了实际有用的技巧,有了兴趣才能够长期坚持。这样教师不仅加大了武术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也向学生灌输了武术的攻防技击含义。
2.巧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根据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教师在武术教学中不应担任“教导者”,而应是习武的“促进者”,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表里如一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有共情能力,能够洞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把自己融入学生与课堂中。这种教学模式不再是简单地武术教学,而是师生间对话的双向沟通过程(图1)。在沟通中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用心,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这种感情逐步转化成对武术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在武术训练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训练效果。
图1 武术教学中武术兴趣激发模式
3.动机激励法
在武术教学的初始阶段,虽然运用兴趣启蒙手段能有效调动学生了解武术的积极性,但广泛的兴趣也可能带来一些消极效果。若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广泛的兴趣则易使学生进入迷茫、困惑甚至焦虑的状态。内部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武术活动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是渴望了解、认知而产生的倾向。因此教师除了传授武术动作外,还要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武术的技击性、“天人合一、形神兼备”的文化内涵及其哲学思想,培养其审美旨趣,积极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通过外部刺激发掘其内部学习动机,使其成为学生长期坚持习武的内部驱动力。
4.提高课堂开放性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提倡改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竞争性的、充满社会性因子的集体练习,以“拿、摔、踢、打”为基本技术要素,以“打练结合”为模式构架。因此,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动作技法,还要让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例如,在武术教学的腿法练习中,正踢腿可在遇到突发状况时用脚后跟劈对方面部,里合腿、外摆腿可击对方头部侧面,高弹踢退可击对方下颌。在武术教学的复习课中,在学生记住每段套路内容后,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交替进行攻防练习,教会其每段套路既能单练,逐一拆分后又能以招拆招练习对打。这种多样化、不拘一格的复习方式,打破了过去枯燥封闭的传统教学,把武术与情景教学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也为其习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可以设定每节复习内容,让学生轮流上来教,锻炼其胆量和语言组织能力,到学期末时可以布置学生自主创编套路的作业,让学生进行个人展示及小组展示,发挥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作用。
(三)完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习武激情
武术之体教融合,要涵盖学、训、教、体四个方面,寓教于乐、寓体于乐。在“健康第一”理念的指引下,要将武术教师队伍组建和训练场馆建设纳入学校体育系统。教学、训练、竞赛是一个完整链,体育部门应服务于学校武术教师培养和场馆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在大部分学校中,武术得不到重视,其竞赛发展状况惨淡,很多学生上完一学年的课,都未曾参加过一次班级或学校的武术比赛。因此,体育部门要形成武术竞赛机制和组织方式,如开展校园武林大会、班级武术节目展示比拼等,规定好时间、地点和规则,每名学生在规则基础上发挥最大潜能,在竞赛过程中塑造学生的团队意识、规则意识和理性面对输赢的精神。此外,在学校语文课或校本选修课中,可以加入武术文化元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如阴阳、五行理论,道、佛、儒家思想,宗教、伦理、哲学等具备我国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特色文化,从多方面培养中学生的对中华武术的兴趣。
(四)重视人格塑造
中学生练习武术,不单单是肌肉力量的训练,宛若游龙的长拳可对大脑产生良好刺激,促进身体控制、空间感知识别、形象思维和创造力等有关左右脑的开发。武术剑术动作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通过动静结合的训练既能让学生养成宁心静气的沉稳做事风格,又能发展其思维的多维敏捷性,正确的看待人、事、物。在克服动作难度的过程中,锻炼意志,增强受挫力和忍耐力。武术把以礼始、以礼终也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向老师、同学行抱拳礼、问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养成发自内心的礼义和行为规范和谦恭宽容、友好和善的品质。学生品格得益于形成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武德教育是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把学生当作武德教育的主体来培养,按照学生品格形成规律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成为武德的主宰,使其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达到“成人”的道德理想,为国家培养品格高尚的习武之人。
五、结论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将武术融于国民教育系统,多途径、多维度地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将强健体魄与塑造精神相结合,促进青少年健康长远发展。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应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优化武术的教学进程,提高学生习武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心底热爱武术,是强化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