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编导意识的表达探究
2021-11-07刘婧
摘要:纪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具有纪实性的特点,对于情节与画面,都提出了真实性的要求,因此也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为了确保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准,就要重视起电视编导的作用,充分的应用编导的意识。在编导意识传达的基础之上,促进纪录片节目质量与效果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编导意识的重要作用,之后具体的论述了纪录片中编导意识的体现,最后分析了编导意识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原则,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节目;编导意识;表达
前言:在进行纪录片节目的制作时,不仅耗时较长,同时所涉及到的制作材料、拍摄环境以及题材等方面的内容,都会对于纪录片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画面的剪辑和组合至关重要,这也是成片质量的基本保障。在进行纪录片的拍摄与剪辑的过程中,对于编导的专业水准,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就要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充分的融入编导意识,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向观众传达纪录片的真实意图和主题内容。
1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编导意识的重要作用
在电视纪录片中,通过编导意识的应用,首先能够对于编导所具有的职业素质,进行有效的展现。编导需要在纪录片制作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高度的参与,因此这也对其所具有的职业素质水平,作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在纪录片中应用编导意识,能够将编导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促进其职业素质的体现。大部分的编导都会基于自身的认知,进行记录片的制作,所以每一部纪录片都带有显著的编导风格。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切实的考虑到观众的兴趣和喜好,这也是对于编导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一个基本的体现。
其次,在电视纪录片中进行编导意识的应用,也能够有效地传达编导的个人情感。在纪录片制作的過程中,也充分的渗透了编导的个人情感,带有极其丰富的情感色彩。所以编导意识的应用,也为个人情感的融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让纪录片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助于观众实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最后,编导意识也能够促进纪录片审美水准的提高。在编导意识的基础之上,从画面组合、剪辑、拍摄等多个环节,开展纪录片制作,也能够让纪录片的画面更具美感,具有更高的审美水平,从而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1]。
2 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编导意识的体现
2.1 编导意识决定选题内涵
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其所具有的内涵取决于题材的选择。因此在进行题材选择的过程中,也要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观念,对于题材方向做出进一步的明确。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题材的选择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法律以及道德层面的因素,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纪录片虽然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还原了现实生活的场景。但是在观众的眼前,也并不是所有场景都能够随意的重现。因此,这就涉及到素材选择的问题,要通过对于素材的合理选择和应用,从而将纪录片的主题,更加有效地凸显出来。同时,还能够充分的融合编导意识,在纪录片选题这一环节,编导意识能够直接决定其所具有的内涵。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所面对的节目从种类和内容上,都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为了提高观众对于纪录片的关注度,就必须要让选材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优秀的编导意识的导引之下,能够明确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观众关注度较高的主体内容,从而将纪录片的主题优势,有效的发挥出来,把握观众的喜好。同时,还要确保纪录片在选题上,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和价值意义,这样才能够提高电视纪录片的质量。
2.2 编导意识决定剪辑风格之下的社会价值
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要针对拍摄素材进行多次的剪辑,再将剪辑好的片段有效地衔接,得到一部完整的纪录片作品。因此在剪辑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风格,也会对于纪录片的风格,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剪辑在纪录片制作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节,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比重,在进行纪录片质量的衡量时,不仅要求其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同时还要让纪录片本身被赋予较高的社会价值。从这一角度上来看,纪录片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也与剪辑的风格,具有着较大的关联。在编导所具有的优秀的编导意识之下,也能够提高剪辑的灵活性,这样就能够在观众的面前,呈现出独具风格的拍摄画面,将整个作品的剪辑风格展现出来。编导通过编导意识,能够按照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合理的安排与设计纪录片所呈现的内容和具体方式,通过编导意识对于剪辑风格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的体现出纪录片所具有的社会价值[2]。
2.3 编导意识决定纪录片真实性
由于电视的纪录片节目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真实性,所以为了将其真实性表现出来,一个必要的步骤就是对于镜头的合理运用以及镜头角度的有效转换。由于人们在拍摄的过程中,面对镜头可能会做出无意识的伪装,因此就要通过镜头角度的调整,从而进行画面的抓拍,更加得到真实性的画面。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对于镜头角度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编导也要通过编导意识的体现,合理的安排拍摄角度。在宏观主题的引导之下,进行画面角度的调控,实现真实画面的拍摄。在电视纪录片中,镜头语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具有两部分关键内容,分别为后期剪辑和拍摄。因此,对于纪录片的拍摄来说,编导要想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真实性特点凸显出来,就要有效地进行镜头的抓取和把控。之后再经过后期剪辑,让这些镜头语言得到有效地衔接,充分地呈现出编导所要传达出的画面。在这整个过程中,都要在编导意识的引领之下所实现,进一步的体现纪录片数据的真实程度。
3 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编导意识的表达原则
3.1 内容的真实可靠
由于纪录片在拍摄的过程中,具体的场景具有真实性,通过编导意识的融入,能够让纪录片在真实性的前提之下,被赋予更多的故事性,从而对于观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将纪录片的主题内涵充分的展现出来。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真实性作为基本的原则,通过编导意识的融入,能够将纪录片所具有的故事性展现出来。但是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编导意识的过度干预,那么就会造成纪录片真实性的特点受到影响,导致观众所看到的画面可能存在真实性缺失的问题。甚至一些编导对于编导意识进行随意地融入,从而导致纪录片出现原则的缺失,因此在编导意识渗透的过程中,也要把握适度原则。比如说,对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而言,就是以中国各地的美食为主题,对具体的产生、制作以及历史故事,进行详细的报导,从而将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与地域风情展现出来。在这部纪录片中,以真实场景为背景,所展现的内容也都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如果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编导意识的过度干预和渗透,那么也就难以确保纪录片数据的真实性的原则,导致其无法满足纪录片的合格标准。因此,在纪录片编辑的时候,编导也应该严格把关纪录片内容所具有的真实性,而不能够有主观情感的过分参与,从而导致纪录片呈现的内容,与真实情况出现偏差[3]。
3.2 历史性、主观性
在纪录片中,是对于客观情境的真实反应,这也是真实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对编导意识进行传达时,也要能够坚守记录真实、历史的责任。在这样的编导理念的引导之下,要确保纪录片能够等同于史记的记录,具有历史性和真实性。同时,对于纪录片的制作来说,通过编导意识的融入,也会在纪录片中进行编导主观情感与思想意识的展现,这也就为纪录片赋予了主观表达客观的显著特点。对于后期的剪辑来说,能够在客观剪辑的基础之上,将整个纪录片完整的体现出来,从而实现主体思想的表达,展现出纪录片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点。
3.3 艺术性
对于编导意思来说,就是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在其中充分的体现编导的主观意识,这样就赋予了纪录片一种主观的情感,让纪录片在凸显主题的同时,还能够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纪录片中的内容都是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所以在客观真实的内容之下,并不包含主观情感,因此为了让纪录片更加生动,具有生机,就要进行编导意识的充分的融入。通过编导在纪录片的制作环节中,能够对于真实素材展开研究与规划,从而进行最合适的主题内容的选择,展开进一步的调整与组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于素材的整合编导,也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个人思想与情感的融入。这也就使得纪录片不单纯作为客观现实的反应,同时还是一个艺术性较强的作品。能够对于编导的情感,实现充分的融入,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对于一份真实素材来说,如果由不同的编导进行整合与安排,那么基于这些编导差异性的人生阅历以及知识背景,在进行素材选择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选择,所以所传达出的纪录片主题也各不相同。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编導都必须要能够明确一个问题,就是纪录片所带有的艺术性。要让纪录片作品在进行真实场景以及故事展现的基础之上,还能够对于观众产生较为强大的感染力,这样才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与喜爱,提高纪录片的收视率[4]。
3.4 逻辑关系
纪录片就是对于真实的场景进行拍摄,从而得到素材,经过重新的组合之后所形成的节目作品。虽然对于纪录片来说,是重新进行素材的整合,但是在这其中,也具有带有特定的逻辑顺序。一般而言,纪录片具有固定的模式,而且表现形式也较为单一。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就会给观众带来枯燥乏味的感觉,降低纪录片节目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因此,在进行纪录片编辑的过程中,也要让其内容具有更高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通过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法,能够对于传统的纪录片表现形式,作出进一步的转变。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引发观众的想象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编辑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注重纪录片所具有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导致节目内容丧失真实性,这是纪录片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也要能够适应纪录片具体的逻辑关系。比如说,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不能够为了让纪录片更加富有吸引力,而刻意采访长相出众的群众,在编导的过程中也不能够按照个人喜好,而进行内容的编排。而是要在遵守内部逻辑关系的基础之上,做好对于纪录片内容的编辑和处理工作。
总结:综上所述,在电视纪录片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编导意识的有效融合,将其所具有的效果发挥出来,这样就能够赋予纪录片更加个性化的色彩以及情感风格,从而对于观众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促进纪录片的持续性发展,进一步的提高节目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向力.电视纪录片编辑的编导意识研究[J].传媒论坛,2021,4(17):53-55.
[2]任奇伟.电视纪录片摄像师的编导意识分析[J].传播力研究,2020,4(23):27-28.
[3]胡玉鸽.电视纪录片摄影师的编导意识研究[J].记者观察,2020(09):105.
[4]谭立.现阶段电视纪录片中摄像技术与意识探析[J].电视技术,2019,43(Z1):38-40.
作者简介:刘婧 1986,女,籍贯:河南省项城市,汉,大学本科,三级编导,研究方向:后期剪辑,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