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一体化模式下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衔接研究

2021-11-07马剑云

客联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程衔接休闲体育人才培养

马剑云

摘 要: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未来几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目前对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存在很大缺口。中高职院校开展休闲体育专业,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专业人才。中高职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丰富并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建设,为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为后续中高职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衔接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中高职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提供新视野。

关键词:休闲体育;人才培养;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

一、绪论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从当下中高职院校规划的休闲体育专业现状来看,中高职院校设置休闲体育专业的时间较短,许多课程的规划还处于不断完善和改进阶段,导致构建的休闲体育专业课架构缺乏良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比如说,没有明确休闲体育专业的具体定位,规划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完全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休闲体育专业老师专业水平不高,未经历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不能够充分理解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式较为固定,没有依照市场发展需求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也未基于供给侧需求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伴随着中高职院校进一步扩招,无法保证招收的休闲体育专业学生质量,教育出的学生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才需求标准。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现状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代表学者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认为“学科知识结构的呈现方式必须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学习模式相适应”。这表现在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上,就是使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呈螺旋型上升,体现课程的递进性和层级性。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中职和高职专业课程的衔接要通过对培养目标、培养层次等进行统筹规划。把中职和高职的课程内容难度进行阶梯型划分,提现课程衔接的递进、连续和层次,以实施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徐国庆,石伟平(2013)提出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西方发达国家没有直接的“中高职一体化”的表述形式,大部分都称为“中学教育与中学后教育的衔接”。保障德国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的因素:“双元制”的实行,系统的课程体系,项目教学的高效运转、教育机构多样化,健全的法规体系,多主体的组织管理,完备的师资队伍,严格的训练和公正的考核与认证等。美国的职业教育是以课程和项目的形式散落在这个单轨的教育系统中,并通过强大的学分认证和转移系统、“职业生涯通道”等项目来实现。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对中高职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观点。但也存在很多重复研究的情况,如经常蜻蜓点水的指出中高职课程衔接和教学一体化的问题,不做深入分析,深入论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可操作性建議的文章较少。

三、中高职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衔接建议

(一)面向社会,明确专业发展思路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根据国家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方针,加强内涵建设,以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和品牌求发展,努力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做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库、培养“双师”团队以及构建专业建设管理机制等五项工作,建立能够有效进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输出的休闲体育专业。

(二)贴近市场需求,衔接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评价评估模式等的风向标。通过市场调查、行业调研等形式明晰群众体育的休闲运动需求,掌握运动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同时明确各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具体展开课程开发各项活动。中职培养目标除了为高职输送生源的目标外,还必须要拥有毕业生流入人才市场后能够胜任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教育属性是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一线服务与生产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中职阶段更加注重学生对专业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的掌握。中职阶段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立足于地方经济,掌握大纲规定的文化基础课的同时,要掌握本专业工作必备的知识,成为相关专业岗位上的初级技能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在初等职业教育所具备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理论水平的增强和扩展的同时,还需具备处理复杂任务时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决策素质。培养较高层次,综合能力更强的初、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

(三)统一课程标准,做好课程衔接

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中高职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衔接的关键内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的课程标准,是参照依据专业大类而设计并制定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开发与中职的制定方法相同,并结合中职课程标准。目前中高职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标准尚未统一,相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制定一套层次分明的课程标准,为中高职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的顺利衔接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在职业教育有关部门的指导与统筹规划下,号召中高职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科骨干带头人和企业与行业里的专家,共同参与到中高职课程标准的设计中;通过对休闲体育专业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出更符合中高职衔接课程衔接的课程标准。为后续课程的实施质量,还要确保统一后的课程标准的应用落实。中高职休闲体育课程的开设和教材选取都必须严格遵守统一后的课程标准来执行。

(四)实行学分互认,建设课程模块

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问题,是困扰课程衔接最核心的“弊病”。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大体上分为普高学生和职高学生两种。所以在模块化内容的编写上,要考虑两个层次教育人才规格的不同。根据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准,严格设计课程内容,推行学分互认,设置一体化课程。考虑到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的缺点,学科设置就更应该简单些、力求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即可。一定要避免学科理论内容“多”“深”“难”的缺点。对其考试内容的设置,应多偏重理解和实践即可,记忆的客观题设置应予以少量。

参考文献:

[1].韩羽,邱郁,何鸿涛.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展望[J].体育科技. 2020,41(06):154-155+157.

[2].邱郁,王国尊,王伯余.全国高职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9,21(04):71-73.

猜你喜欢

课程衔接休闲体育人才培养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五年制高职休闲体育现状与策略探讨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咸宁市休闲体育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生休闲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和优化管理结构体系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