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活动的策略
2021-11-07张蓉蓉韩梦云
张蓉蓉 韩梦云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建设与育人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学习和掌握其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本文通过概念简述,分析高校育人文化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加强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开展雷锋精神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多样化文化教育,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等途径,充分激发教师的文化育人意识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全方位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育人,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是在社会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物质文明、精神世界与社会生活。文化不仅可以立国,而且可以塑造人。它不断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以及思维方式,它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力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时代变迁,并且见证了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形成的政治、经济、道德、思想、精神、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精华。
二、当前高校育人过程中存在的文化问题
(一)顶层设计管理制度存在偏差,文化育人比重小
部分高校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科研、就业创业等方面,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功效,没有设置专门的文化育人部门统筹文化育人工作,投入资金和师资力量较少,没有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群体特点进行文化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的融合。
(二)教育教学忽视传统文化,形式内容单一
高校教学任务重,专业知识的选择越来越实用化甚至功利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日渐式微。在以知识为核心的课程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高校课程知识具有强烈的理论性与专业性,教师讲解专业知识若忽略文化因素,缺少文化理解的过程,就容易造成文化与知识的分离,导致课程的文化性日渐模糊。
(三)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形同摆设
高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象较普遍,主要体现在将文化要素作为教学资源对专业课程进行讲解,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多是对文化表象的一种认识。现在,诸多学校试图通过增加文化要素、设置校本课程来体现地方、学校特色,以丰富教学形式,但这种形式多是文化要素的浅显渗透,并没有真正在教学内容中扎下根来。
(四)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冲击较大
互联网的兴起为信息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和新闻消息,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大大提升。电子产品占据学生过多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程知识学习得过且过,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少。
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活动的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加大传统文化在高校育人中的比重
从国家层面看,加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政策的宣传力度,将传统文化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以高校教材与活动为载体,构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地方和高校要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开展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如此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多种途径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内化自己的德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提升教师文化意识,挖掘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要素,丰富教学内容
提升教师的文化意识,营造轻松、浓厚的文化氛围,采取包容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中的文化要素的认知与理解,不断挖掘学科知识中的文化要素,鼓励学生基于课程知识进行文化对话与交流反思,进而生成一种既能植根传统又能面向未来的新文化。
(三)加强传统文化课程与活动设置,将传统文化付诸实际
加强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开设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等课程,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并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学期定期展播傳统文化节目,每周展播一次,每学期观看18频次,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一学年可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等诗词类文化节目,感受诗词魅力;第二学年可观看《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体会文化多元性;第三学年可观看《国家宝藏》等文物类节目,接受艺术熏陶。通过观看传统文化节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四)加强雷锋精神育人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让学生深入学习雷锋的优秀事迹,加强学生对雷锋的了解,渗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每学年举办一次传承雷锋精神大赛,通过朗诵、演讲、舞台剧等活动,将雷锋精神植入特色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比赛,体会雷锋精神。
设立“雷锋日”与“雷锋月”,学生自由选择前往敬老院、孤儿院以及社区等场所进行实践锻炼,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发扬雷锋精神。
打造职教义工团体,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雷锋文化纪念馆等志愿服务实践点作为校内职教义工的活动场所,将社区、学校、养老院等志愿服务实践点作为校外职教义工的活动场所,通过实践将优良的思想道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打造高校义工特色品牌。通过实践、整改、总结、出成果、树品牌的职教义工计划,最终形成1~2个职教义工品牌。
(五)开展多样化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社团教育:创建茶艺社,传承制茶技艺;木器社传承木雕技艺;石器社传承石刻技艺;竹器社传承竹编技艺;棋牌社传承棋牌技艺;书画社弘扬书画艺术;民族器乐团传承国乐文化。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感受社团文化和特色,了解文化艺术的本质,提高文化传承能力和艺术品鉴水平。
传统文化活动教育:学校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传统文化演讲大赛;每学期开办一次道德大讲堂,邀请道德模范名人专家开办讲座,为学生传承文化提供更为直观的途径,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提升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环境教育: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板报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思路,通过在校园广播、板报画廊中开辟校内新闻、学生习作、地域文化等专栏,创设良好的文化教育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习惯。
(六)借助现代教学媒介,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课程相融合,必然会出现一些令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短片,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程学习,借此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效果。
四、结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财富,需要我们不断发掘和探索。高校育人要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价值,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其核心价值与思想纳入自身知识结构体系,增强文化认同感。这不仅是文化自身的功能所在,也是每一门课程的功能所在,更是中华民族立足自身发展、面向世界前进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娜,宋立华,刘丽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J].文化产业,2021(14):45-47.
[2]李宗岩,赵威威.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与构建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5):138-141.
[3]张金运,张立昌.基于文化素養养成的课程知识理解: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7(1):50-55.
[4]赵宇.简析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1(8):130-132.
[5]邵宗杰.中华传统文化与课程教材建设[J].上海教育科研,1993(4):10-12.
[6]张一山.用传统文化课程渗透浸染: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11):49-52+67.
(作者单位 青岛黄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