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术能力的学术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2021-11-07杨海旭王钧王海飙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术英语模块教学高校英语教学

杨海旭 王钧 王海飙

摘    要:为探索新形势下学术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达到以学术外语能力促进专业学习和科研水平的教学目的,文章分析了学生在学术英语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将教学内容分成三个模块并采取自学型、研究型和任务型三种不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术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融合的方法来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获取学术前沿专业知识及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等奠定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学术英语;学术能力;模块教学;混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0-0037-03

一、引言

2017年国家正式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就是提高大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内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1]。2018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明确指出在高级别(6~9级)英语能力中要具备“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学术材料,能够就学术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的能力。由此可见,在英语成为科技和经济等领域国际通用语的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就成为一个过程,培养大学生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学术英语在能充分满足科研人才专业学习和研究工作的特殊需求下,在国内各高校蓬勃发展起来。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简称EAP)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语言支撑,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各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术交流和学术应用的需求,引导学生去寻找提高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大学的学术培养目标通常为掌握专业领域的系统知识理论及技能方法,了解专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具备结构分析、试验、工程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相应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能使用英语直接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撰写英文论文发表研究成果,从而为提升学生学术能力奠定基础。高年级大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在本科初级阶段积累了一定量的英语专业词汇,因此,大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定位应服务于学生的专业需求和日后工作,把英语学习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达到以学术外语能力促进专业学习和科研水平的教学目的。在学术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分成三个模块并分别采取不同教学模式作为学术英语的教学组织框架,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具有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二、教学模块与教学模式

目前EAP教学已经从理论研究进入教学实践环节,但是对于具体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的探讨仍然不够。良好的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也迫切希望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讲座形式,希望有可以参与互动的课堂活动形式,对英语课堂活动的形式存在多样化的需求。本文依据教学调查结果对教学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探讨,采用模块混合教学模式以有效安排EAP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3],加强EAP教学效果,以人才培养为总目标,不能只追求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而不考虑专业需求。模块混合教学模式分基础模块教学、中心模块教学和顶层模块教学三类,分别采用自学型、研究型、任务型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基础模块教学与自学型模式

通过对四个工科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学习学术英语用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查阅本专业先进的英文文献(74.36%)。(2)发表英文论文(61.54%)。(3)听国外学者专家讲座(46.15%)。这种调查结果客观反映了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应满足学生的实际学术需求。基础模块教学内容要起到衔接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的作用,奠定好学术英语的基础,因此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制定为定量掌握专业学科的基础词汇及短语,帮助学生扩大专业词汇量。

国内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的词汇量做过大量调查[4-5],研究表明理工科大学生掌握的词汇数量在2 600~3 000之间,通过提高词汇量来提高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仍然是一个有效途径,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写作等分项语言技能仍需从扩大词汇量入手。在问卷调查中,词汇量的积累对学生是个难题,学生厌倦枯燥单一的专业词汇背诵方式。怎样调整教学模式去调动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也是一个困扰,不能随意选择一篇专业文章让学生看看词汇和句法就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产生厌烦感。根据词汇部分教学内容简单、难度较小、广度较大的特点,教学采用小组自学模式。学生按意愿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统计出本学科词频高的常用专业词汇之后在课堂上贡献并分享收集到的词汇,授课教师将这些词汇汇总后制作成课件发给学生。词汇课定期进行英语词汇竞赛,这些活动都以小组的形式计分作为一部分平时成绩。竞赛的形式也比较多样,有情景猜词、动作猜词、工程实景描绘,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应用去理解掌握词汇,同时达到扩充输入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的目的。这种自学加竞赛的教学模式始终围绕着扩充词汇量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角色,将教师角色从“高管控”变成“低参与”,将学生从“接受者”变成“输出者”,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单向教学课堂转变成学生互动课堂。学生主动收集整理专业词汇,与同学拼比小組得分,竞争单词数量,专业词汇的掌握速度迅速加快。这种教学模式从本质上将应试学习和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首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群体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其次才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削弱了英语学习的枯燥和被动性,同时加强了英语在专业技能上的应用,可谓是一举数得的教学方法。

(二)中心模块教学与研究型模式

学术英语教学大纲注重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其核心内容是学术语言能力,因此中心模块教学内容着重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Academic Reading and Translating)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每个专业的特点、实际需要及学生兴趣等因素展开教学,以专业需求为主线,以引导为实施策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发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模式采用主题式的研究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精心选择学术性、前瞻性、热点性论文,在课堂上将教师充分考虑过的若干指导性问题抛给学生,只主导讨论主框架,不掌控学生的具体思维,不阻止学生的错误认识,通过课堂上的翻译、认知、讨论、对话及实际工程应用让学生有效地分析与理解,融会贯通本专业目前的研究主流与拓展方向,并通过各专业方向之间的PPT报告与争辩让学生自行构建专业要素,同时围绕学生在讨论分析问题过程中所得的成果进行各种评价,如自我评价、成员互评、小组间评价等。

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为教学效果而服务,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素材,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去总结,将教学方法融入知识传播的体系中[6]。而学生要顺利地完成EAP阅读环节,在具备一定的学术英语词汇量条件下,还需要在一定学术语境中有一定的阅读心理和认知过程,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料时,要能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要在阅读材料中考量好学术语境知识、前文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篇能力,启发学生去探求相关交叉领域的知识进而拓展自己的研究方向,加大研究深度。阅读材料中也应包含为完成学术写作目的而阅读的文献段落,例如真实的学术文章段落和篇章。同时教师应重点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英语阅读习惯,重点训练他们在学术型阅读上的有效性选择、阅读速度以及快速正确理解篇章语义、把握重点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例如,课堂阅读讨论的一篇关于工程隔震减震技术的文献Development of a twophased nonlinear mass damper for displacement mitigation in base-isolated structures[7],文中涉及到力学、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多个专业的知识,既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到本专业及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先进技术,又能领悟到多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开阔了学术思想。因为文献的先进性、新颖性和争议性,有时并没有真正的答案,这不可避免地要在课上课下引发讨论与争辩,各学习小组为了得到流畅的译文和准确的专业术语或辩驳或查证已成为课堂常态,甚至会质疑教师的学术观点,这正是学术英语课堂所期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这种研究型教学模式不同于注入式教学,也不同于单一的讨论式教学,它让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得到更有效的成长,让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功能更平衡地介入,教学相长。教师不再处于主导地位,而是辅助性地搭建一个框架,通过引导、提示去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任务;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状态,而是在知识的学习和建构过程中互动合作、主动攀升。学生逐渐从高度参与到发挥主体作用,获得了更深的个体认知和更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更全面地发展了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这是课堂有效学习的最重要基础,真正达到用英语去促进专业学术交流沟通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教学目的。

(三)顶层模块教学与任务型模式

英文学术写作(Academic writing)是学术英语教学的顶层核心内容,是学生应掌握的最重要的目标学术技能。本课题的学生调查对象绝大部分认为学术英语科技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导师经常要求撰写英文摘要和英文学术论文。考虑到工科专业的特点是技术性强,与实际工程紧密联合且又发展迅速,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对英文学术写作模块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即依据写作的情景和写作缘由把写作任务分成真实型和交际型区别对待,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真实型写作任务模拟真实研究项目,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研究方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按照英文期刊的标准撰写相应的项目申请书和研究论文,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真实型写作课的内容以教师指导为宏观主题,从论文的格式、标题、摘要、绪论开始入手,分析论文的材料和方法,怎样构造论文的框架,插入图表的设计,到最终期刊的选择教师都给予指导性讲解。学生则通过搜集资料,读书、实验、梳理、反思、总结,然后构建自己的写作目标、论文框架及内容,寻找发表路径。帮助学生在掌握学科特定的词汇和句型基础上熟悉科技论文结构,研究科学文本如何下定义、说明、叙述、论证等这些修辞结构,研究句子如何组成段落、段落如何按照客观研究规律构架成论文,在关键之处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其领悟,让学生掌握学术英语在专业领域中的文字组织方式和表达方式。

交际型写作任务以模拟真实世界的工作场景为指导方向,让学生在了解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学习撰写会议报告、海报、申请书等实用性文本。交际型写作课可以模拟真实的国际会议等场景,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会议交流情景,培养与国外学者、编辑交流的能力,加深对口头学术报告、会议摘要、信函等实用英文学术写作知识的理解,改变了学生做写作练习时生搬硬套、脱离实际,不知道课堂所学应用在何种情况下的状态。

任务型教学模式给学生假定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语境,使学生学术英语写作学习注意力主要集中到学习目标的表达上,而不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表达,使学生的代入感非常强,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8]。

三、结语

EAP教学内容须贯彻教学理论,要体现从专业学习角度出发的任务学习法过程指导,制定完整有效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在经过严谨细密的教学设计后可以划分为三个教学模块,分别采用自学型、研究型、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掌握与特定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英语研究能力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笔者自2016年开始连续四年开展四个工科专业的学术英语课程以来,一直坚持这种混合模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以学术英语语言为工具,开展学术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教学目标。连续三年的课程追踪调查问卷表明: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目标明确,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量都超过了传统的通用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专业词汇的积累和文献的阅读上;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明显提高;参与国际会议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主动式教学模式的增加让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增强了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术英语教学是依据实践而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学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测评手段还需要依据教学效果不断地精细化和科学化,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中国高校实施专门学术英语教学的学科依据及其意义[J].外语电化教学,2018(1).

[2]严瑾,葛亚非.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多维教学模式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3]王红丽.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7(1).

[4]吴瑾.中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词汇量不同词频等级分布状况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陈敏,李玉.中国理工院校大学生词汇量广度测试新探——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1).

[6]岳宗敏,史胜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类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转变面临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

[7]Jingjing Wang,Haobo Li,Bin Wang,etc.Development of a two-phased nonlinear mass damper for displacement miti gation in base-isolated structures[J].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19(123).

[8]蔡基剛.以项目驱动的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

[责任编辑  宋    宇]

猜你喜欢

学术英语模块教学高校英语教学
EA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转型刍议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探究
高校英语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国梦”意识
中职体操模块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研究生英语基础与EAP能力培养之关系探讨
谈模块教学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