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计量认证要求,规范环境监测档案

2021-11-07张玉梅

兰台内外 2021年27期
关键词:归档利用大数据

张玉梅

摘 要:计量认证的实施,进一步促使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权威性。本文以计量认证为视角,探讨了计量认证对于生态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结合自身实际,分析了环境监测档案现状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前期经验做法,也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围绕计量认证的标准和要求,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计量认证档案管理的具体做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档案;大数据;归档;利用

引言

计量认证(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简称CMA)是资质认定的一种形式,专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省级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基本条件、能力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评价及承认活动。环境计量认证在环境监测单位陆续开展,许多环境监测实验室通过了计量认证,成为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开展近40年,尤其是《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计量认证项目分类表》等相关规定的颁布和实施,以及大量环境监测档案的运用,为各级环境监测顺利取得计量认证提供重要支撑。

1 相关概念

1.1 计量认证

我国于1985年、1987年分别出台了《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要求凡是为社会出具具有公正数据的检验机构或实验室,都应受到计量认证的强制考核。这也是国家、省级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相关检验机构或实验室是否具有相应监测能力、计量检定的公正性、可靠性进行考核、证明。因此,凡是取得“中国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其出具的检测报告才可使用“CMA”标记。有了这份经认可的CMA标记的检验报告具有质量评价、司法鉴定甚至是法律效力。

1.2 监测档案

环境监测档案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图表、照片、数据、音像等多种形式、载体的文件资料。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月报、季报、年报,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报告,以及各类污染源普查、土壤普查、水源地水资源普查报告,等等。

1.3 档案组成

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纂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相关规定,生态环境监测档案包括涉及环境监测工作相关的组织、管理、文件、合同、申诉、记录、评审、设备、人员、方法、校准、采购等19个要素。环境监测档案组成也是决定或评价环境监测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 环境监测档案现状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1994年首次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后,又通过多次的复查评审、复查内审,针对复评、内审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地对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内容进行完善。目前中心通过资质认定的检测项目有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固体废物、煤质、生物、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噪声、振动、室内空气等11类600余项。

2.1 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现状

中心成立于1979年,42年来,环境监测档案经过多年累积,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目前,中心监测档案包括文书、专业、设备等多种门类,共计约一万卷件册,涵盖了环境监测档案中的所有要素。近年来,随着环境监测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心加快了环境监测档案信息化、数字化过程,管理也日趋规范,环境监测档案利用率显著提升,在各类检查、评审和审核中顺利通过。据统计,2020年中心监测专业档案利用超过50人次。

2.2 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历程

1994年,中心首次计量认证获得通过,并在其后的计量认证复查复评中表现优异。中心在此基础上对中心档案室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和升级,严格按照计量认证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室藏环境监测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目。较之前的档案管理状态相比,通过首次计量认证及复查后,监测中心档案门类不断扩充完善,档案管理日趋齐全、规范、完整。尤其从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之后,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正快速走向科学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

2.3 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做法

1)思想重视。环境监测档案在计量认证方面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从中心领导到各部门负责人都十分重视环境监测档案工作,思想重视不仅是保障档案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动力,也是做好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在中心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心先后对档案室改造多次,办公楼搬家后又新增档案库房30平方米,配备了环境监测档案设备、仪器,修订了相关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2)目标明确。中心环境监测档案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权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也紧紧围绕如何符合计量认证的目的和要求为目标,持续不断对生态环境监测档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督促相关部门反馈整改结果。3)动态调整。从中心生态环境监测档案的管理历程来看,生态环境监测档案的分类和编目都是在不断调整和发展变化着的,始终围绕计量认证的标准和要求而动态调整。评审及内部审核过程中发现与计量认证不符合的,及时予以调整。

3 环境监测档案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计量认证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及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环境监测档案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 主动性有待提升

计量认证作为一项考核环境监测机构的重要举措,在复评或复查阶段,环境监测档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显著强于其他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往往存在评审前或检查前集中归档,平时归档工作不及时,归档质量也不高的现象。因此,应该做到按照计量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复评或复查开展与不开展一个样,在思想上要进一步提升认识,不能有应付检查的思想。

3.2 完整性有待改善

根据生态监测管理相关规定,环境监测档案管理重点应该落在档案门类以及档案资料齐全规范完整的要求上,但从目前档案管理来看,存在档案归档内容不完整,不规范,存档内容无法体现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也不能完全按照计量认证的项目进行归档和整理、分类等问题。这就要求环境监测档案管理部门在每一个归档周期前提前编制归档方案,增强环境监测归档的科学性、可预见性,不能“找到什么就存什么”。

猜你喜欢

归档利用大数据
画与理
试析档案管理归档整理分类技巧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浅议企业文书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
文书档案的形成与归档整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