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多样还原 探寻表达秘妙

2021-11-07刘澜蛟

新教师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明火烧云点点

刘澜蛟

随着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逐渐意识到需要从课文内容分析转向关注语言形式和表达,即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近日,笔者在研读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统编教材课文《火烧云》和《四季之美》的教学实录时,发现薛老师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怎么写”上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一、从本来面目还原切入,探秘“化妆”之术

文章是作为成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其语言表达也是整体呈现的,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怎么写,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切入点的选取。薛老师在《四季之美》教学中给了我们启示。

【案例一】

师:美的散文,就像一个爱美的女人,需要化一点妆,散文用什么来化妆?

生:女人是用化妆品化妆的。散文化妆,应该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一些形容词……

师:高明的作家是怎么用词语来化妆的?(出示:乌鸦)美吗?

生:不美。

师:(出示:归鸦)乌鸦也有一个温暖的家,正在回家的乌鸦可以叫作——

生:归鸦。

师:与乌鸦比多了什么?

生:动作。

师:一个“归”字,化静为动,还多了一点人情味,化了一道妆。接着看——

生:(齐)点点归鸦。

师:两三只,三四只,三三两两地赶着回家的乌鸦,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赶着回家,归心似箭。

生:感觉很美,很温馨。

生:感觉是一幅很漂亮的画,好像更有人情味了……

师:有了一点诗意,产生了明显的动态感,又化了一道妆。这里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把丑的变成美的,用了什么?

生:叠词。

师:叠词读起来有节奏感,从声音中传递出一种喜爱。

……

师:从这些化妆中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生:在事物前面加上一些动词,可以化静为动。

生:在事物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词,让事物变美了。

师:这就是作家的高明之处,“点点归鸦”,仅四个字,不仅带来了化静为动的作用,还有变丑为美的功效。

【赏析】“散文用什么来化妆?”“高明的作家是怎么用词语来化妆的?”这些问题集中指向了关注文本表达中的“怎么写”。在《四季之美》中,词句之间处处都是透着美的形象表达,如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蒙蒙细雨、点点归鸦、凛冽的清晨等,薛老师从中选取“点点归鸦”作为切入点,是一种独具慧眼的体现。因为与其他词语比较,“点点归鸦”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更具典型性,能够落实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具体教学中,薛老师是采用还原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的。所谓还原就是将隐藏在“点点归鸦”这一美好形象背后的真相——乌鸦呈现出来,也就是让学生知道本来面目是“不美”的。之后,组织学生细细体味作家逐步对本来面目进行化妆的手法。学生一旦学会了对词语进行化妆,之后再对句子、段落进行必要的化妆就是推而广之的事情了。

二、借对比还原引导,破译“高明”之道

文本中值得关注的语言表达形式,并非都有本来面目可还原。那么对一些不能还原出本来面目的语言表达,如何引导学生领略作者怎么写的秘妙呢?薛老师在《火烧云》一课教学中给出了示范。

【案例二】

师:那我们先来看火烧云的颜色,我们班有位同学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出示PPT: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红的、黄的、紫的、金的,五颜六色,变化多端,美丽极了)。

师:这位同学写得好不好?

生:还不错,用了“五颜六色”“变化多端”两个词语。

师:但作家写得更高明(PPT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读读看,作家高明在哪里?

生:她把颜色写得更具体了。

师:有哪些颜色?

生: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茄子紫。

师:作家写得高明之处还有吗?

生:她用了很多叠词,比如说红彤彤、金灿灿。

师:“红的”和“红彤彤”你更喜欢哪一个?

生:“红彤彤”,因为这样写感觉很可爱。

师:接下来的颜色和刚才又不一样了,读一读。

生:葡萄灰、茄子紫。

师:这些颜色叫比喻色,你也能说出几种吗?

生:柠檬黄、珍珠白、宝石蓝、苹果绿、玫瑰红、象牙白。

师:第一个高明之处是颜色写得多,用词非常丰富。

师:作家还有什么地方写得高明呢?

生:这段话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

师:用了什么词写变化极多?

生:四个“一会儿”。

师:前面这个同学写火烧云用了“五颜六色”和“变化多端”两个成语,而作家用了众多表示颜色的词写出了“五颜六色”,用了四个“一会儿”就写出了“变化多端”。所以我们写作当中要少用成语,多用这些描写的词和句子,这样就写得更美。

【赏析】火烧云作为天空出现的云霞奇观,来去匆匆,在不同的人心中会留下不一样的印象。薛老师正是抓住这种不一样,以一个同学对火烧云朴实的描写,与作家萧红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表达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发现作家在描写上的“高明”之道。由于在所呈现的材料中,薛老师注意选择了两者之间在内容上的可比性,具体的比较基本上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通过比较,学生能够学会让表示单一颜色的词语变得适合表达颜色复杂的对象的有效方法——适当重叠和比喻,此其一。在写颜色变化方面,学生就显得轻车熟路,不用教师多言语,很快就抓住了四个“一会儿”所组成的句子,能够让人在具体的描述中真正看出变化到底多在哪里,不像“变化多端”仅一个成语看上去是那么苍白无力,此其二。臨了,薛老师还不忘对学生所破译的课文中作家的“高明”之道进行归纳,给出的是学生能够学习的表述——“写作当中要少用成语,多用这些描写的词和句子,这样就写得更美”,目的就是让学生有一课一得。

或许有人认为薛法根老师以上的教学并非什么创新之举,与自己平常用的假设法、换词理解差不多。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否创新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对教学方法切实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以上课例中,薛老师所用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弄明白相关文本在表达上的秘妙,因而体现出薛老师在引导学生关注怎么写方面进入了教学艺术的境界,值得一线教师揣摩学习。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教育体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猜你喜欢

高明火烧云点点
Propagation of surface magnetoplasmon polaritons in a symmetric waveguide with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火烧云》的“变”
爸爸的“高明”之处
火烧云
火烧云
Study on the Perturb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o-Channel Laser Propagation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火烧云
点点
点点
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