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四个一”
2021-11-07陈璐
陈璐
【编者按】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成的数学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具备必要的数学阅读能力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挑战。数学阅读与传统阅读有何区别?以什么样的方式促成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内涵又有哪些?本期话题围绕“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解析与形成”展开。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关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人们常认为是语文教师的事。其实,数学学习同样离不开阅读。与一般阅读略有区别,数学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对语言符号的感知认读,对数学的符号、公式、图形等的阅读理解,对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的探索等,对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推理力等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思维是“读”出来的,数学兴趣是“读”出来的,数学的学习能力也是“读”出来的。那么,该让学生读什么?怎么读?笔者认为,与其苦苦寻觅,不如先从身边的“书”——数学教材读起,利用数学阅读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学习、学会学习。
一、导读“一本书”,读出结构
“一本书”指的就是每学期所用的教材。教材作为教学的蓝本,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较为科学而全面地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教材是学生阅读的最好素材。但许多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存在误区,以为教材是教师读的材料,对学生而言更像是“习题集”,上课时只在做练习的时候才翻到教材。事实上,如果能将教材用好,指导学生充分读、全面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将起到促进作用。
1. 读目录——整体了解。每学期的第一课可先从读教材开始。引导学生先翻开目录,读一读目录中包含的单元信息,整体了解本学期学习的内容。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为例,目录主要包括六个教学单元,分别是:加与减(一)、观察物体、生活中的数、有趣的图形、加与减(二)、加与减(三)。这其中包含的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以及图形的认识,所学的内容均与生活息息相关。目录的导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也对学习充满期待感。
2. 分类别——由表及里。学生读完教材目录以后,教师引导观察对比:这六个单元中,有三个单元都叫做“加与减”,各单元的内容会一样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自然会产生疑问,这些相同的单元名称背后藏着哪些不同的知识?带着好奇的心理翻开书本,心里的谜团也渐渐散开,原来它们都是运用加减法解决各类问题。这三个单元涉及的运算除了有2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100以内的加减法。而一年级上册认识的数仅到20以内,通过合情推理可知,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将要认识比20大的数……学生因思而动,自主阅读教材,在读中激发了兴趣,蓄足了动力,初建了结构,带着满满的信心投入新学期的学习。
此外,每学期的期末复习阶段,还可以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回顾与梳理将学习内容形成思维导图,让过程中的体验更加深刻,让知识的结构再次稳固。“一本书”的导读从低年级起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意识和兴趣。到了中、高年级,还可以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引领学生将单元知识分类,让棵棵树木回归森林,开阔学习视野。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自然养成,知识结构化隐为显,提升了学生阅读的获得感与学习的成就感。
二、通读“一主题”,读出联系
“一主题”除了可以是一个单元主题的教材内容,也可以是同一领域下跨单元的主题,还可以是跨年级的主题等。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教材的编排具有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本书”聚焦到“一主题”,既是数学阅读习惯的巩固,更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延续。在学生对教材内容整体了解之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单元主题通读概览,回顾知识的“前世”,了解知识的“今生”,遥想知识的“未来”,在自主阅读中读出内在的联系。
1. 串点成线,建立联系。以北师大版五年級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为例,学习之前可先让学生通读单元内容,尝试理出学习的脉络,包括: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整数除以小数、循环小数、小数除法的应用等。虽然每课时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中蕴含着统一的数学思想——转化,每一个新内容的学习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单元主题内容的通读中显而易见、一目了然,学生既学本领又长见识。
2. 前展后延,形成体系。“数据的表示与分析”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主要内容,“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运用数据表达与交流”是数学阅读能力的表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最后一单元是“数据的整理和表示”,侧重让学生经历整理和表示所收集数据的过程。四年级下册及五年级下册的最后一单元都是“数据的表示与分析”,主要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画出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与预测。这几个单元一脉相承、逐步递进、螺旋上升、关联密切。在四年级下册的教学时,可将它们作为一个主题内容,让学生通读教材,自主梳理、对比,明晰知识从哪儿来、今后又将到哪儿去,将散落各册的知识形成体系,充分感受数据的作用与价值,提升数中寻理、言之有据的理性思维。
三、研读“一节课”,读出能力
“一节课”指的就是教材中的一个课时。教材中每课时编排的内容不仅是教学的素材,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数学阅读体现的是对阅读材料的认知与加工的双重学习过程,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时应给予学生“读”的机会,还给学生“想”的时间,拓展学生“学”的空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在自主研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力、增长智慧。
学生研读教材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在读中整理信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的例题情境呈现形式丰富多样,有人物对话、图文结合、图表结合等。研读例题时应先把信息读完整,把问题读清楚,在充分感知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对信息进行有序整理,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组织教学时,还应重视让学生把“读进去”的内容“说出来”,以说促思、以说促理,在表达与交流中进一步加工信息、理解信息。
2. 在读中厘清思路。数学阅读是主观思维与语言文字的互动过程,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材中常以淘气、笑笑等小伙伴的想法呈现一些解题的思考,这代表了一部分学生的想法。研读时要把读懂他人的想法作为阅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文字、图形、符号等语言的分析,厘清不同的解题思路,丰富学习体会,完善自身认知。
3. 在读中内化思考。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信息综合判断、全面分析、内化提升,对于思维的要求更高。读懂别人的思考是一种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更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全面感知的基础上建构属于自身的数学认知。阅读的过程是“输入”,思考的过程是“加工”,交流的过程是“输出”,三者相辅相成,只有经过“深加工”,才能产出“真成果”。
4. 在读中反思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数学阅读作为一种研究性阅读,是学生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借鉴他人还是独立思考,在研读教材时还要能带着批判的态度学习,对阅读过程进行反思,对存疑之处及时批注,以思促动,让问题引领思考,让思考促进学习。例如,在“数的认识”中,分数、小数、整数的命名有何缘由?数的发展历程有着怎样的先后顺序?分数和百分数有何区别与联系……充满问题的数学阅读将触发学生深入思考与钻研的精神,从书中走向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读”中悄然提升,思维更开阔,思考更深刻。
四、品读“一细节”,读出深意
“一细节”可能是图中的细节,也可能是字面的细节;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细节并非“细枝末节”,而是细微之处的“关键节点”,只有用心揣摩,才能品出真味。因此,日常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从细节中抓关键的阅读习惯与能力,通过深层次的品读,于无心之处“插柳枝”。
1. 品读字词的深意。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最喜欢的水果”一课中,教材首次出现用“正”字法记录的方式。虽然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具备此经验,但这种记录方式有何优点,他们通常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何让学生感受“正”字记录法的优越性?教学时,可将此细节放大,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叫“正”字记录法,而不叫“反”字记录法?让学生在品读中边琢磨、边体会,通过写一写、数一数,很快就会发现“正”字的笔画不是“横”就是“竖”,笔顺是“横竖横竖横”,记录起来很方便;而且“正”字的笔画刚好是五笔,记数时便于统计结果。学生感悟到细微之处藏着大学问,生活中的数学智慧随处可见。
2. 品读图表的深意。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用图表来表示,读懂图表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更是时代的需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一)”借助图表结合的形式,呈现了“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如下图)。
该情境信息量大,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全面阅读并获取信息较为不易,看懂里程表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学时可从表中的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品读其中的深意:表格中的地点都有北京,而且都是起点,这样呈现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在对比中自主发现,表中所呈现的数据都是以北京为出发点到沿途各站的里程,因此里程數据呈递增趋势,1200千米指的是该路线的总长。细节上的品读让学生感悟图表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迅速抓住了关键信息,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得益于课内,渗透在日常,延伸至课外。当然,除了教材的阅读,还可伸长“读”的视角,读数学史、数学绘本、数学科普读物等,拓宽读的视野,提高读的兴趣。数学阅读能力作为一种学习的关键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有目的地放手,从整体出发,做实做细,让学生读出习惯、读出能力、读出素养,迈上数学学习的快车道。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