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实践

2021-11-07胥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6期
关键词:鞋厂区位乡镇

胥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标准。本文以《工业的区位选择》这节课为例,通过设疑、议疑、解疑和迁移应用产生新疑,实践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开展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高中地理教学要重视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引领教学,通过问题造成学生的认知与知识的矛盾,引起学生的困惑和兴趣,达到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其理念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不谋而合,通过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認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问题式教学使学生以兴趣为导向,通过交流合作思考,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问题式教学课堂实践的应用

依据新课标解读的问题式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以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展示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本节课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重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教学重点是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教学难点是环境因素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创设情境,设疑激兴趣

材料一:1991年,在大陆政府特惠政策、沿海众多廉价劳动力、低地价和大陆消费市场巨大等众多优质条件的吸引之下,台湾宝成集团决定在靠海、靠近港澳与东南亚国家的中山市三乡镇建立宝元鞋厂分厂。该厂首期投入10亿港元,经两次增资扩产,总投资超15亿港元,建设占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600000多万平方米,80余条生产线。因为海内外市场广阔、劳动力众多且廉价(2001年产业工人工资五六百元,不仅低于东南亚国家,而且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工人工资的1/20-1/30),三乡镇的宝元鞋厂迅速扩大发展,员工数迅速超过5万,一跃成为了三乡镇的“龙头企业”。

材料二:2006年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16.5%高额倾销税,这柄利刃近日初露锋芒,导致中国鞋子出口增量大幅跌落。在此背景下,2005年起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2008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决定,以400亿巨资推动珠三角“腾笼换鸟”和欠发达地区“筑巢引凤”。宝成国际集团也兵分多路,分别扩大柬埔寨、越南,及缅甸厂的营运布局。三乡宝元鞋厂也从原先5万多人减少到几千人。与此同时,企业在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生产线则逐年增加中。

材料三:在危机与机遇面前,宝元鞋厂创建了商业通路平台“宝元鞋匠”。2010年夏天,宝元鞋匠第一家示范店在三乡镇横空出世,随雨后春笋般相继在全国各地运营开张。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宝元鞋匠上海龙之梦购物区的开张,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走下去,宝元鞋匠将以广州、上海、北京为中心的三个销售区域不断增加销售网点。这次整合旗下鞋类制造资源、打造鞋类通路品牌,是宝成集团完善产销供应链,为旗下鞋企来料加工贸易寻求转型升级的一大动作。

从生活中提取地理素材,就真实情景提出问题,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探讨早期宝元鞋厂入住中山市三乡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期又是什么原因促宝元鞋厂搬离中山市三乡镇?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后期三乡镇内宝元鞋厂是如何应对的?

2.小组探究,议疑促思维

探究一:宝元鞋厂早期迁入三乡镇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宝元鞋厂生产的一般过程中分析,企业将原材料皮革、布料等制成成品鞋子需要投入那些生产要素(引出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而提出为追求超额收益,宝元鞋厂最理想的选址地应当具备什么条件?学生谈论可以得出是各生产要素最完美的地方,即成本最低,市场最广阔的地方。然而,现实生活中企业主难以找到这么理想的地方,教师通过提供宝元鞋厂的生产成本构成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有效降低成本,宝元鞋厂选址主要考虑什么生产要素。进而将本节课第一部分知识,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五种导向型工业完整生产出来。通过引导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探究二:宝元鞋厂中期将生产线搬离三乡镇的原因

提出问题,紧扣情境材料,进一步分析,中期宝元鞋厂将生产线搬离三乡镇的主要原因?通过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分析出,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政策的变化,及其镇区经过十几年发展后区位要素的变化。进一步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哪些区位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哪些区位因素使企业依赖程度在减弱。宝元鞋厂的搬离是通过讨论后发现,宝元鞋厂是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劳动力的价格是影响其布局最主要的因素。从而得出国际国内政策的变化、劳动力和地价的上涨是其搬迁的主要原因。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意识到区位因素会随时间出现变化,培养了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动态地分析了工业随时间而产生变化。

探究三:后期三乡镇内宝元鞋厂的升级措施

依据材料进一步分析,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后期三乡镇内宝元鞋厂是如何应对的?学生依据材料可以获取宝元鞋厂更加关注科技和市场,通过整合完善自身产业链,开设自主品牌宝元鞋匠,实现从生产加工到销售转型。教师提供材料,展示2018年珠三角的环保督察,引导学生思考面对从严的国家环保政策,工业企业布局应当什么。污染类型不同的企业,在选址布局时如何减小对当地的影响。

3.汇总整理,解疑成方法

通过探究讨论后,问题得以解决,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呈现探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将探究过程的方法和过程撰写成文字或结构图。既能有效形成知识框架,也是探究学习的课堂产出。本节课探究问题解决思路如图3,课堂知识框架体系如图4,通过思维和知识的梳理,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本节课的要点知识,同时增强了合作探究的成就感。

二、问题式教学课堂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1.创设现实情境,引起矛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比课本上的案例,现实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通过熟悉的事物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后学生更能获取成就感,也坚定了学以致用的理念。而强劲的学习动机才是学生攻克高中地理困难知识的“利刃”。现实教学中为了赶进度,为了课堂效率,往往直接传授知识本身,而忽略了知识的生成和现实价值,从而形成了更多枯燥的课堂,也就出现了更多厌学的学生。问题式教学通过激起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寻找真相的欲望,在问题被解决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知识,让课堂焕发生机。

2.解剖问题,逐层设问,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依据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之变成不同梯度的问题,从而形成一串问题链条,通过问题任务的驱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知识,构建体系,提升能力。本节课从宝元鞋厂早期搬入中山市三乡镇的原因引出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宝元鞋厂的成本构成图引出五种导向型工业。以宝元鞋厂中期搬离中山市三乡镇的原因探究,引出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宝元鞋厂后期战略转型,引出工业面对多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应对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了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面对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工业的应对方法。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贯穿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促进了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3.以学生为主,探究展示,落实课堂核心素养

在问题式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和定位出现了较大变化。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知识,在任务驱动下,成为知识的构建者。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资源在情境中出现多学科交叉,如,分析中山市三乡镇宝元鞋厂迁入迁出的时代背景涉及历史知识;企业的成本构成和经营方式涉及政治经济学。教师从原来的课堂权威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教学准备从原来的简单明了的课本知识转为复杂的、不可预测的课堂知识生成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趋于平等。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中的环境因素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核心素养的人地协调观。情境创设中的素材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宝元鞋厂迁入迁出三乡镇原因的分析涉及到了工业区位要素綜合,时空综合以及镇内地方综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而镇区的区域底图以及镇区内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也锻炼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陈芸先,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8):35-36.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鞋厂区位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外贸鞋卖3.5元一双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俄媒:火灾造成7名中国人死亡的鞋厂房东已被软禁
情侣偷鞋被抓:为筹钱办“体面婚礼”
区位分析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