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亮改良“百会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2021-11-07吴月意林常青
吴月意 林常青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变影响了椎基底动脉供血和颈交感神经所导致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其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当头部体位变化时出现,常伴有头痛、呕吐、耳鸣、恶心、耳聋、眼球震颤,还可出现突然猝倒。严重者可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如吞咽困难、反呛、咽反射消失、声音嘶哑、眼肌麻痹、Horner征[2]等。百会穴位于人体之巅的正中,属于督脉,穴可振复阳气、补脑益髓、升清降浊,为治疗眩晕之要穴[3-4]。本病发病机制目前未有统一定论。余伯亮主任医师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40余载,是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江门市名中医,其对百会压灸进行改良后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颇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确诊为颈性眩晕的60例患者均来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康复科。通过查随机数字表法获得随机数字顺序,在此基础上安排研究对象的分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5.60±4.35)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3.68±3.9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操作前器具选择:选五年陈艾绒(河南南阳蕲艾)、跌打万花油(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压舌板、打火器、线香、弯盘、棉枝。艾炷制作方法:用艾炷制作模型做直径为5 mm,高7 mm大小的艾炷;嘱患者正坐位,操作者将患者百会处头发向两侧分开,露出施灸部位,在百会穴与四神聪穴之间的区域上涂少量万花油,用做好的艾炷,先放在百会穴,打火机点燃线香,线香点燃艾炷顶端,待艾炷自然燃至2/3或患者自觉有轻微灼热或疼痛时,将艾炷用压舌板压灭,以患者自觉有热力缓缓透进穴内并向四周放射为度,连续压灸2壮,接着在百会与四神聪中点各方面各选一点同上法行压灸治疗,每点各连续压灸2壮。每日1次,5次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嘱患者正坐位或平卧位,在百会穴上涂少量万花油,用点燃的艾条(康美药业)悬灸百会30 min,每日1次,5次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一般护理 嘱患者施灸部位4 h内保持干燥,勿接触水;过饥、过饱、过劳、酒醉等,不宜施灸;破损处不能施灸。施灸要有一定顺序,一般推荐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在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患者不要在空腹或饮酒等情况下进行艾灸,需在平静情况下进行;其次艾灸时要严格按照顺序,注意颜面部和大血管附近不要艾灸,防止由于艾灰掉落,引起损容性或是血管疾病;再次艾灸后不要即刻洗澡,防止寒邪侵袭引起外感,同时艾灸每次不能超过20 min,充分控制艾灸时长以及艾灸程度;最后艾灸后要适当多喝水。患者艾灸以后,要保持局部清洁以及局部皮肤温度正常,防止受到风寒,影响艾灸疗效。在艾灸以后如果出现了身热、头昏、烦躁等不适症状,要嘱咐患者适当休息;如果有严重不适,可配合针刺缓解患者。晕灸防范及处理:操作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治疗过程与注意事项,减少患者出现恐惧或紧张情况;出现晕灸,应立刻停止治疗,去枕平卧,给予温开水或糖水,注意保暖,必要时监测生命体征。灸疮防范处理:治疗前应向其说明施术要求,取得患者的合作,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灸法过程可能出现烫伤或者出现灸疮,局部皮肤烫伤,应停止治疗,可根据烫伤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Ⅰ度灸伤,不需要任何处理,待其吸收即可;直径2~3 cm的水泡多数会破裂,待水流尽后可涂烫伤膏或紫冬油(本院制剂)外涂,待结痂自愈;Ⅱ度灸伤,用2%碘伏消毒灸泡表面及外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灸泡的渗液,以神灯距创面25 cm处照射,每日1~2次,每次10~15 min,照射后外涂烫伤膏创面覆盖无菌纱布;Ⅲ度灸伤,用无菌剪刀剪去疱皮或坏死组织用双氧水清洗,外用生理盐水冲洗,予神灯距创面25 cm处照射,每日1~2次,每次10~15 min,照射后盖上无菌纱布,直至伤口愈合。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以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OV)量表[5]评分变化,ESOV量表包括眩晕(16分)、头痛(2分)、颈肩痛(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共5个方面,总分30分,评分越高表明临床症状改善越好。
1.5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的标准拟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95%但≥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积分减少<70%但≥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30%。疗效指数=(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总评分-治疗前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总评分)/治疗前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总评分×100%。记录方式:制定相关表格,给受试者填写治疗前及每次后各症状评分。治疗结束随访1周。
1.6 统计学分析处理 对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审查后录入Excel数据库,进行双人双输,并由负责人进行数据审核、校对。将数据导入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67%(26/30),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6、13、1例,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8、18、4例。
2.2 治疗前后两组ESOV量表评分 治疗前两组ESOV量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ESOV量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ESOV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ESOV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分,)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分,)
3 讨 论
颈性眩晕,中医当属“眩晕”“项痹”范畴,内经记载:诸风掉弦,皆属于肝。主要是由于颈部劳伤,肝肾亏虚,筋脉失养,若加风寒湿邪外侵、痰湿内生等,损及气血,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阻滞,血行受阻,脑髓失养,致眩晕诸症乃发。本病乃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肾阳亏虚为主,脾气或脾阳亏虚为次,标实乃是痰瘀寒凝为主。
当今社会颈椎病变发病率高,颈性眩晕与颈椎内外因素有关,其发病率也相当高。迄今为止,颈性眩晕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热点,且尚无统一意见。同时,颈性眩晕病因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其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7]。临床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有手法推拿按摩治疗、牵引治疗、针灸及理疗以及中、西医药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等[8]。传统的针灸法有操作容易、起效快、效果好、消费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颈性眩晕的最好方法[9]。针法与灸法作为针灸中重要两大手段,灸法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同样有很大意义[10-11]。
百会,别称巅上,督脉要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百会属督脉经穴,是手足三阳经,督脉与足厥阴之会穴。头为诸阳之会,穴又居巅顶正中,为三阳五会之所,故名百会。《中藏经》云:天脑者,一身之守,百神之会。“百神”指的就是全神的神识。百会穴具有醒脑开窍,升阳补气的作用。故此是治疗眩晕的要穴。四神聪穴为经外奇穴,位于巅顶部,环绕百会穴分布[12-14],有醒脑健神、通督补髓之功效,尤善于治疗颅脑相关疾患。
压灸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中医的外治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压灸是指艾炷或艾制物在直接灸的过程中采用反复压灭的方法来达到治病目的一种灸法。压灸主要可以温中补虚、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痛,以及辅助阳气、正气,此外还有养生、保健、减肥的作用。在做压灸的时候,将艾绒点着,艾绒在直接灸的过程中采用反复压灭的方法来达到治病目的一种灸法,熏灸人体的特定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压灸主要有温阳、通络、止痛的作用,同时可以祛除病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在临床当中广泛使用。压灸在临床可以治疗虚寒类疾病,如妇女痛经、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等;可以治疗疼痛类疾病,比如劳损性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压灸过程会产生味道和烟,属于正常。其温补的效果非常好,通常每周可以艾灸2~3次,每次时间为20~30 min,不需每日都做,也不用艾灸很长时间。临床涉及寒、热、虚、实诸证。
百会压灸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百会穴上头发剪去一块,根据压灸所需要的面积大小,通常情况下为1 cm见方的拇指或中指甲大小。嘱患者低坐矮凳,医者坐在其正后方较高位置上。暴露穴位,涂少许凡士林。取艾绒制作成锥形如黄豆大小,首次两壮直接放在百会穴上,用线香从炷顶点燃。医护人员在过程中需要询问患者感受,引导其感知到皮肤灼烧感时直接表述,通常皮肤稍微烧灼痛为艾绒燃至1/2情况。当患者口述感知后,医护人员立即将镊子熄灭艾火,取掉艾灰后将一层薄的未燃的艾绒继续点燃。悬灸百会临床具有醒神开窍止晕之功。姜殷[15]在研究中观察针刺联合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8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干预方法,得到结论为针刺联合灸百会穴较单纯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后百会压灸可明显减轻颈性眩晕患者眩晕、颈肩痛及头痛等症状,并明显提高日常生活及工作等能力,实现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改善了治疗结局。为颈性眩晕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方法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该研究中颈性眩晕具体分型的不同处理方案上需要进一步个体化,这也是本研究团队下一步寻求更深入,更全面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