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生为老服务意愿提升的实践探究
——以《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为例

2021-11-07叶倩

魅力中国 2021年40期
关键词:养老思政老年人

叶倩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人才需求

2021 年5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 年大陆地区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 亿人,占总人口的18.7%。这比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升高了5.4 个百分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迫切性空前凸显。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做好人力资源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专业人才有“质”有“量”,服务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而随着社会化养老需求增加,专业化的为老服务从业人员缺口巨大。

高职院校涉老专业学生是可以挖掘的重要为老服务专业人才。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职院校涉老专业建设,强调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2020 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方案》将养老服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国家高职扩招百万计划,扩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启动实施“双高计划”建设工作,通过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群,将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上升到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和品牌发展的战略高度。(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843 号(教育类267 号)提案答复的函)

为减少涉老服务专业人才流失,向社会有“质”有“量”地培养并输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需构建涉老专业学生参与为老服务的长效机制,培养既有技能又有意愿的为老服务人才。

二、养老服务人才为老服务意愿

(一)调查方法

笔者以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涉老专业历届学生为样本,通过整群抽样,针对学生的为老服务意愿和培养需求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224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5 份。

(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培养的涉老专业学生中,大部分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相关职业,但依然有24%的涉老专业学生不愿意(图1)。主要原因包括:有其他职业选择、不合适、能力不足、亲朋好友反对、排斥老人等(图2)。

图1 是否愿意从事与养老服务相关的职业

图2 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职业主要原因.

提升为老服务意愿是留住养老服务人才的必行之策。笔者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对涉老专业学生为老服务意愿的提升进行了课程改革实践探究。

三、为老服务意愿提升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一)涉老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

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能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老年服务与管理等涉老专业是服务于老年人的专业,培养的是具有爱心、公益思想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等元素,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为老服务意愿。

(二)涉老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过程

为了提升涉老专业学生的为老服务意愿,笔者以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等涉老专业必修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为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力求立德树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更好地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以社会政策为依据,以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为着手点,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在养老服务领域从事社会工作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课程。

1.分析“课程思政”元素

在社会工作课程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深入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工作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思政元素包含下列内容:

(1)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影响着养老从业人员服务老年人所用的技巧、方法、行为和态度。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括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和操作守则。在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内化专业价值观,秉着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自决等专业价值,致力于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协助服务对象共同面对困境。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符合岗位及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2)社会工作功能与理想信念

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正等。通过课程教学,培养既有专业技术技能又有服务意愿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认识到本专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中,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底色,实现自我与社会的整合,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协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公正。

(3)社会工作方法与职业道德

社会工作的直接服务方法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进行实践思政改革,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校外为老服务,在实践中感受所学有用,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具体实践中激发出内源性学习动力,以专业服务践行理想信念和仁爱之心,在检验和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本着“尊老敬老,以人为本;孝老爱亲,弘扬美德;遵章守法,自律奉献;服务第一,爱岗敬业”的职业守则,为社会弱势群体及其家庭和所在社区服务,构建相互支持、相互关怀的社会关系,为养老事业和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2.校社联动,实践思政

本课程思政实践过程,充分整合了多方资源,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依托、社区老年人为主体、社会工作机构为支持。通过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联动合作,让学生在服务中学习,在服务中成长,在服务中有获得感。

以课程的小组工作部分教学为例。在校内课堂教会学生小组工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分组,让各小组学生下社区调研,针对社区老年人的需求自选主题、确定小组工作目标;其次,围绕小组工作目标策划、撰写并修改小组工作计划书;再按照小组工作计划书,到社区为老年人实地开展为期6 周、每周1 次的小组工作活动;最后,对小组工作活动进行评估,并在学校课堂进行成果展示。整个实践过程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图3 小组工作实践思政教学过程

通过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德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课堂的实践思政育人优势,引导学生深入社区,关注老年人问题,让学生在服务中经历并体验所学专业及个人的功能和价值,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提升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助力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

(三)涉老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1.增强职业认知,提升养老从业意愿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养老行业的认知,也提升了学生的为老服务意愿。问卷中关于该课程教学方式影响程度的矩阵量表显示(图4):“增强了对养老行业的从业意愿”项目平均分为3.69分(1 分代表影响很小,5 分代表影响很大);“消除了对老年人及养老行业的偏见”3.69 分;“拓宽了对为老服务职业内容的了解”3.83 分;“加深了对专业价值理念的认同感”3.77 分;“强化了孝老爱老精神和社会使命感”3.92 分。且82.95%的学生认为“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感到十分有意义”。

设并令s=Witi,ti=(ti,1,…,ti,n)T,其中Wi=(wi,1,…,wi,n),wi,j∈Rn×1,j=1,…,n,使得

图4 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影响程度

2.促进反思内省,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践思政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均需在进社区亲自带领老年人活动后的当天,写一份活动感受作为课后作业。

“通过这次活动,我领悟到自己临场反应和表达能力有所欠缺,加上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敢于挑战自己,没能很快融入进去。希望自己能通过这几次活动逐步改进不足。”

“我身为本次活动第一组组长,感觉存在的问题太多,主要有以下几点……我们小组会引以为戒,在下次活动中改变本次的不足,让小组活动完美展开!”

从学生的活动感受中看出,学生能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从每次活动后的反思和内省中,健全自我认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下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摘下有色眼镜,增强涉老专业自信

不少涉老专业学生最初选择本专业的原因是成绩低、被调剂,对本专业及老年人存在偏见。经过课程思政实践,在与老年人的深入接触和交流中,学生摘下了有色眼镜,消除了对老年人的固有歧视,也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老年人及社区工作人员的肯定,增强了专业自信。

“游戏开展后,才发现原来奶奶们都好可爱,好热情,她们都玩得很开心,还会不时地给我她们老一辈的惊喜想法。”

“原来带领老人做活动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举办的主题活动得到了老年人的肯定,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增强了信心。”

“我希望接下去的活动能够开展得更好,更顺利,每个人都能更加努力!”

“……收获颇多……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多一些经验,多一些实践,多一些交流,对我们专业提升有很大的用处。”

4.激发学习动力,强化团结合作精神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动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从校内课堂的方案讨论策划,到校外课堂的活动实施开展,各组学生相互赋权,在相互协作中相互学习、互帮互助。

“与组员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还好有组员救场才不至于场面很尴尬。”

“教老人使用软件时,我一个人教不来,还好有组员在,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

5.加强社会联结,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教师是知识、思想和真理的传播者,是灵魂、生命、新人的塑造者,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用真善美滋养心灵。本次课程思政改革,加强了学校和社区、社会工作机构的联结,与社会发挥立德树人协同效应,践行三全育人,让学生走出校园教室,走进社区老人,参与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中,融入社区、融入社会,拓宽了视野,提高了专业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爱的传承。

“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适当的时候,学会让别人做主角,让自己做配角;学会耐心、善良、和蔼地对待别人,这不仅是和老人们相处的法宝,也是我们今后生活和工作的自我要求。”

“她们,我们。人生的衔接真的好奇妙,从上世纪的她们,到这世纪的我们。爱,串来了沟通,也串来了美好与感动。希望这种爱能一直保持延续下去。”

四、总结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作用,深度挖掘并提炼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所授专业的特色及优势,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温度,从课程涉及的专业、行业、职业、文化等角度切入,增加课程的知识性、实践性和人文性。

面对涉老专业招生难、人才流失率高等发展困境,高校教师需明晰人才培养定位,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链接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的作用,校社联动,协同育人,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后,走进社区与服务对象互动交流,用专业知识为长者提供科学的养老服务,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用实际行动弘扬孝老爱老助老敬老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修养,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养老思政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