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路径研究
2021-11-06卢冰
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也是延续中华民族的文脉。为了使黄河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应当在明确黄河文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系统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创新黄河文明传播渠道,同时注重发挥黄河文化的礼俗功能,依据现实情况探索出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黄河文化 传承 弘扬 路径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黄河流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文明。然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破坏了传统文化赖以存续的空间,现代化的生产模式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生产关系,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将黄河文化延续下去,应当明确黄河文化的内涵,系统地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创新黄河文明传播渠道、发挥黄河文化的礼俗功能,多措并举探索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
一、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中华文明的诞生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自夏王朝以来,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黄河地跨九省,流域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存在农耕、游牧两种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农耕文明与边境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互渗,经过历代王朝的汇通与融合,形成了黄河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质,铸就了以“大一统思想”为统领的民族基因,凝聚起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向心力量。
黄河文化还不断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以长安为起点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沟通黃河流域与外部世界。两汉之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僧人法显、玄奘相继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佛教逐渐进入中国。隋唐时,长安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遣隋使、遣唐使络绎不绝地进入长安学习中华文化并将中华文明传播到国外。明清时期,西方基督教在华传播,随之带来西方的科学知识。黄河文化在“有容乃大”中不断获得活力。黄河文化不断包容吸收其他外来文化,凝聚成中华文化的内核力量并向周边扩展,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核。
黄河文化以四书五经为基础,传承儒家思想,并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人生理想,这是士人群体追求内外和谐的终极目标,塑造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精神信仰。同时,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水害频发的年代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展现了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从塑造士人群体的人生理想到大一统历史观念的形成再到对其他地域文明的互渗辐射,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实质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创造性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才能更好地激励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文明象征和文化积淀。黄河流域孕育了多种文化形态,拥有洛阳、开封等多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保存文化多样性、唤醒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首先要做好统筹规划,综合考量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相关地市之间的协调配合,开展系统性保护工程。
首先,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和沟通,综合考虑黄河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等多重属性,就保护和开发问题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
其次,黄河流域涉及的区域比较广,城市与城市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以便统筹规划历史文化、历史遗迹申报、文化遗产综合展示利用体系的建设等需要跨区域相互合作沟通的重大项目。如黄河故道的文化遗存就涉及黄河流经区域的多个城市,包含许多建筑、墓葬群等文化遗址以及河洛大鼓、黄河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做好黄河故道中的相关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进一步的展示利用工作就需要做好统筹兼顾,加强交流协作,建立沟通合作机制。
最后,要注重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真正的生存环境,要重视本土文化蕴藏的力量,不断完善传统社区和古村落的整体保护。如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民族文化生态村”就借鉴生态博物馆的理念,综合保护村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的先河。
(二)创新非遗传承模式。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有形化”保护开发,要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建立非遗数据库,用图像和音频、视频等形式来保存濒危的文化遗产资源,使非遗项目的传承得以延续,同时也方便非遗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电子化和数据化,为黄河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保护提供大数据支持。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民间艺术传承人实施活态的保护机制,举行多样化的传承方式,组织开展收徒拜师、定期展演等各项活动,设立地方非遗项目传习所等。
(三)创新传播黄河文化的渠道。当今社会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人民群众接受文化传播的渠道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也要打破原有的模式,积极借助新的宣传推广技术和平台,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切实增强群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四)创新传播技术。要利用新媒体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优势,积极探索黄河文化传播的平台载体。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改变原有的文化陈列为主的展示方式,创新文化利用转化方式,如利用虚拟影像、4D技术、5G技术等,将非遗项目等化为可知可感、有趣有乐的形式,增加人民群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如博物馆开启在线直播使群众可以网上参观博物馆,吸引民众主动参与其中,在主动展示丰富的馆藏文物的同时,更可以增强民众的文化体验感和文化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现代科技对传统的文化遗产展示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升级改造,不仅解决了特殊时期民众参观不便的问题,更为以后常态化的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创新文艺作品创作。“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艺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文化传播和推广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推动黄河文化与红色文化、功夫文化、姓氏文化、汉字文化等结合,着力打造一批能够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品牌性产品,深入发掘其中的人物、故事、道德礼仪等元素,以新的表现手法进行演绎再现,深度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各地区域特色的文化产品,以新业态赋予传统文旅产业以新的生命和新的活力。优秀的地方文艺作品也能够更好地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如河南省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了“讲好黄河故事——著名作家看河南”黄河文化专题采访创作活动,文艺工作者通过切身体验中原大地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活力,为在今后的创作中讲好黄河故事积累素材,汲取创作灵感。
(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宣传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打造文旅品牌,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带保护等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整合黄河沿线的地上悬河、峡谷奇观等自然资源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龙门石窟、小浪底坝底公园等人文景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扩大对黄河文化相关景点的宣传,举办多种活动如节会、展览等,打造优质文旅品牌,发展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旅游路线。
(七)将黄河文化融入学校和社区。通过学校这一重要平台来推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文化推广工作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门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对通过学校教育来推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做出了全面细致的部署。学校可通过研学活动和学科教育体系等活动来设计系列课程、学习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礼节、礼仪启迪心智,传承传统礼俗文化,为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育浓厚的社会氛围,培养年轻的血液,积蓄后备人才。同时应将黄河文化融入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通过学校和社区等基层教育平台来展示推广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增强民众的文化体验感和获得感,更能凝聚起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八)发挥黄河文化的教化功能。“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能够很好地“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挥社会教化作用。当前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格外注重以政府主导、专家与民众积极参与的方式,重新激活传统的礼仪民俗,使之与现代价值相适应、现代生活相适应,从而重新走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黄河流域因其丰富的资源养活了众多人口。黄河流域自夏代至北宋,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此孕育的华夏文明凝聚起华夏儿女共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传统社会中儒家推行礼治的传统,依靠民间组织进行基层管理,并将其规约为礼仪规范,教化民众。礼仪规范、民俗节庆,是特定社会共同体成员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关人际交往、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方面具有集体性、一致性的规范,是社会主导性价值的仪式化体现。
三、结语
在今天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民俗礼仪也因为环境的巨大变化而逐渐衰落,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去除不合时宜的内容,结合现代社会提出新的价值标准,使礼俗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价值进入社会成员内在意识并规范其社会行为的重要依据。以崭新的礼仪来引领社会新风尚,探索适合当今社会的礼仪文化,使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发展新的民俗文化,對于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落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卢冰,女,博士研究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明清文化)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