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及消化道菌群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2021-11-06郜青张建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口腔溃疡链球菌革兰

郜青 张建英

济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250013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口腔类疾病,该病不仅发作较为频繁,还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与规律性。口腔溃疡分为轻度口腔溃疡、发炎性口腔溃疡与黏膜坏死型口腔溃疡,而复发性口腔溃疡则是最先提出的疾病类型,患者可能会由于自身免疫缺陷等原因,而出现自身组织坏死[1]。据相关研究证实,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发病率为20%,明显高于其他口腔疾病,目前临床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善,大多认为与患者自身情况及遗传因素等相关,只有父母有一方患有口腔溃疡,其孩子患病的概率就会加大,同时肝肠胃部疾病与缺血、营养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也会促使口腔溃疡的发生[2]。由于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患者消化系统有一定关联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口腔及消化道的菌群微生态,以探索两者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2 月期间于济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口腔溃疡患者120 例作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性口腔溃疡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1)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病程≥2 年;每次口腔溃疡创口≤3 次;口腔溃疡发作间歇1~2 个月。(2)排除标准:系统性免疫性疾病;严重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近3 个月内服用糖皮质醇激素类、抗生素药物。且本次调查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以及本次调查通过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复发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26~73岁,年龄(41.82±3.73)岁;未复发组男41 例,女19 例,年龄范围为25~73 岁,年龄(41.27±3.2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操作流程:患者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20 s 后,取10 ml 漱口液置于食管内进行尿素酶检测,当纳氏试剂显色为红色即确诊为口腔相关菌群感染。人体正常菌群分布中各菌群存在均有一定关联性,而口腔菌群分布与消化道息息相关。因此,首先需要分析人体各菌群分布情况,后对患者唾液中存在的菌群进行分析,通过检测后比较分析结果;其次用清洁无菌的容器收集患者采集后的唾液,并将其制作成唾液标本,通过菌群涂片的方式进行检测[3]。同时通过革兰氏法染色进行检测,检测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基本信息与数据的统计,再将1000 油镜作为选择,将革兰阳性球菌标记为C+c,将革兰阴性球菌标记为C-c,将革兰阳性杆菌标记为C+b,将格兰阴性杆菌标记为C-b[4]。

1.3 观察指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链球菌、韦荣氏菌数量与菌群构建,以进一步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及消化道菌群微生态的相关性[9]。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链球菌与韦荣氏菌比较 复发组患者的链球菌与韦荣氏菌数量均高于未复发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口腔溃疡患者链球菌与韦荣氏菌比较(copies/ml,± s)

表1 两组口腔溃疡患者链球菌与韦荣氏菌比较(copies/ml,± s)

组别复发组未复发组t值P值例数60 60链球菌6.69±2.43 5.43±2.04 3.076 0.002韦荣氏菌5.94±1.97 5.04±1.42 2.870 0.005

2.2 两组患者菌群构成比较 复发组患者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杆菌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口腔溃疡患者菌群构成比较(copies/ml,± s)

表2 两组口腔溃疡患者菌群构成比较(copies/ml,± s)

组别复发组未复发组t值P值例数60 60革兰阴性球菌49.81±5.14 46.73±3.93 3.687<0.001革兰阳性球菌43.31±5.22 41.17±5.18 2.254 0.030革兰阴性杆菌4.82±2.28 3.97±2.04 2.152 0.030革兰阳性杆菌3.51±1.07 2.77±1.19 3.581 0.001

3 讨 论

现如今,临床口腔科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周期复发性口腔疾病,患者患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只会伴随肿痛情况,而随着溃疡处逐渐扩大,患者溃疡处会逐渐出现凹窝,随着淡淡假膜将患者表皮遮盖后,溃疡周围会出现红晕现象,继而加重患者灼痛情况。人体口腔存在多种菌群落,各菌群之间处于相互依托生长情况,因为口腔内食物残渣与唾液都可以促使口腔温度保持适宜,而一旦患者机体受到自身或者外来因素的影响,就会致使口腔菌群出现偏差,继而生态平衡被打破[9]。目前临床上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是经许多研究学者证实后,均认为口腔微生态的改变可能是致使机体出现口腔溃疡的主要因素[10]。

口腔微生态是由机体口腔微生物与口腔环境所组成,一旦自身微生物比例出现失调或者外来生物入侵之后,就会致使菌群无法维持正常情况,进而促使口腔类疾病发生[11]。由于人体是由不同菌群所组成,因此,口腔菌群失调必然与其他菌群有一定关联性,众所周知,人体口腔与消化道有着紧密联系,口腔菌群出现失调,那么消化道菌群微生态也必然受到影响[12]。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以间歇性、反复性发作且局部灼痛感为特征的口腔黏膜溃疡损伤,临床尚无完全治愈方法[13]。临床学者认为,口腔溃疡与口腔微生态系统和口腔环境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口腔微生态系统指口腔微生物经过漫长的自认选择而进化形成,而当口腔内部微生态发生变化,或口腔微生物比例失衡,可导致口腔内部菌群失调,诱使口腔疾病发生,而口腔菌群中为奈瑟菌群、链球菌群、韦荣氏菌群,3种菌群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以进一步分析其与消化道微生态之间的关联[14]。通过分析发现,未复发组患者的链球菌与韦荣氏菌数量均低于复发组(均P<0.05),由此可见,韦荣氏菌群和链球菌的变化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而未复发组患者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杆菌均低于复发组(均P<0.05)。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对其疾病发生有着明显影响,且消化道菌群微生态也会对患者口腔菌群产生影响,故应加强患者口腔与消化道菌群微生态的调节,进而促使患者恢复[15]。

针对以上情况,特提出相关护理措施,如通过0.02%呋喃西林含漱液进行口腔冲洗,每日6 次,含漱量为50 ml/次,治疗护理期间患者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并严禁烟酒与辛辣食物,每日睡前与清晨均需要刷牙,并在进食后及时清洗口腔。同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并加强心理护理。还可采用中药漱口液进行干预,中药漱口液由银花50 g、黄柏50 g、菊花50 g、桑叶50 g 与甘草50 g 等中草药制成,加水600 ml 煎60 min,漱口液温度为25~35 ℃即可使用,患者在应用期间应将舌尖提高,以保证漱口液可以充斥患者整个口腔;每日含漱6 次,含漱量为50 ml/次。同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一旦饮食方面不注意,就可能致使疾病越来越重,因此,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戒烟戒酒,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且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以保证患者在愉悦心情下接受治疗;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擦拭,冰硼散涂抹伤口;对于无法经口进食患者可给予静脉补液等支持治疗,为纠正口腔微生态菌群,可给予妈咪爱微生态制剂,每次2 包,每日2 次,每月为1 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

综上所述,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机体口腔菌群微生态有一定关联,且与消化道菌群微生态也存在关联性,由此可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微生态菌群系统有一定关联,因此,可通过保证患者口腔菌群微生态与消化道菌群微生态均处于平稳状况,继而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口腔溃疡链球菌革兰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A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应用
ICU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