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艺术大师特殊舞体的承传和发展
——兼议花鼓灯群舞《千里长淮一条线》的舞姿韵律
2021-11-06□李萍
□ 李 萍
在安徽省第七届花鼓灯灯会上,由安徽省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演出的花鼓灯群舞《千里长淮一条线》(以下简称《千舞》)引起轰动,被誉为“花鼓灯群舞的标杆性节目”,并荣获一等奖。这支群舞之所以不同凡响,是因为时年九十二岁高龄的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之(艺名“一条线”)最后一次登台表演成为绝唱,他的“特殊舞体”在表演中展现出承传和发展的可喜成就。
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大师特殊舞体之根。
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形成了花鼓灯的风格韵味。当大幕拉开,花鼓灯兰花群舞《千舞》,像一道绚丽的彩虹出现在舞台上,令观众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飘忽翻飞的扇花,自然柔和的身段,收放自如的步法,灵巧多变的舞姿,亲切明快的舞蹈语汇,使整个舞蹈,既含吴歌的柔情,又含楚舞的婀娜;既含汉朝宫廷舞蹈的因子,又含淮河两岸民间歌舞之根,可以看出清晰的历史沿袭轨迹,同时又受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那紧贴生活的三抬手、怀中抱月、搭荫棚、端针匾、水中望月、单背巾、单挎篮、打式、追式、闪腰、闪身、晃腰、耸肩、簸簸箕(软)、雁双飞、小二姐梳头、单捕蝶、双捕蝶等舞姿,分而有合,合而有分,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整个群舞,既含北方舞蹈的奔放刚劲古朴,又含南方舞蹈的秀丽柔情清韵。这种特殊舞体,在沿淮其他地方的花鼓灯舞蹈中是罕见的。可以这样说,《千舞》所表现的,是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之特殊舞体承传和发展的艺术轨迹。从舞蹈名称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安徽花鼓灯,特别是凤台花鼓灯,是植根于淮水中游两岸沃土的奇葩。
花鼓灯,又称红灯,是汉民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淮河中下游的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独具地域特色。凤台县是陈敬之的家乡。陈敬之,名孝恭。字敬之。大师的居地是凤台县花鼓灯“灯窝子”(花鼓灯演出活动集中地)之一。这块土地,先后为古州来国、吴国、下蔡国、楚国、以及淮南国的辖地。周简王二年(前584),吴灭州来,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3)冬十一月,吴把蔡昭侯由河南上蔡迁都于州来,改为下蔡。战国时,楚惠王于前446年灭蔡,下蔡为楚地。到了汉高帝五年(前202),立淮南国,下蔡为淮南国辖地。在西汉时,朝廷两次迁闽越居民于江淮间,定居繁衍,淮河中游一带就出现了吴、闽越人与当地原住民的共生现象。历史留印记,文化随人走,淮河中游流域,成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的交汇地,与淮河文化进行融合,孕育出独特的汉民族民间歌舞艺术——花鼓灯。清末民初,是淮河中游一带花鼓灯发展的鼎盛时期。1918年出生的陈敬之,正值少年时,凤台县已经发展成“百班锣鼓百班灯”,他热爱上了花鼓灯,并拜师学艺,从此走上七十多年的花鼓灯艺术生涯。
正像陈敬之自己所说的:“我这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玩灯。”但陈敬之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就像《千舞》所表现的那样,扇花的翻飞,揭开了往昔的历史:凤台县老一辈著名花鼓灯艺人田振启(艺名“田小银子”)和宋廷香(艺名“宋瞎子”)了解到陈敬之的艺术天赋——能歌善舞,是“扭花鼓灯”扮演兰花角色的一块璞玉,雕凿之后,前途无量。兰花舞蹈,都体现在“扭”字上。“扭”是凤台流派花鼓灯兰花表演中最富有特色的动律。“扭”是指腰以上部位交替的前后或略带划圆的扭动。而鼓架子的花鼓灯表演,多吸收武功武技成分,跳的动作多。所以,当地对花鼓灯表演,既称“扭花鼓灯”,又叫“跳花鼓灯”。当年,花鼓灯的承传困难很多,当地形成的花鼓灯舞目以及灯歌,大多是身传口授,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教材;而学艺的目的,是为了多一个吃饭门路;因而,陈敬之学艺就倍加辛苦。他跟着灯班子“下南乡”,边讨生活边学艺,全靠勤学苦练“心里出”(即悟性),将基本功学到手,为他日后特殊舞体的形成扎下了根。
坚守与创新并举,是大师特殊舞体之本。
从《千舞》的编舞结构中,可以领略到陈敬之花鼓灯艺术的坚守与创新。这支群舞,走的是传统花鼓灯群舞《大场》之路,这是坚守;用兰花群舞表现特殊舞体艺术,有别于传统花鼓灯《大场》,这是创新。《千舞》中的领舞,既承担了《大场》中“伞把子”的引领、指挥、调度职能,又担负着舞台人物塑造的艺术表演;在造型上,尽管没有《大场》中女角兰花有的坐在男演员肩上的“一节半”,坐肩顶人的“两节半”,一人顶两人的“三节杠”,最上面的是兰花,但《千舞》演员,头戴改良后的花饰,脚穿绣鞋,右手握扇,左手拿巾,个个显得风姿绰约,绚丽多姿,随着音乐的节奏,表演着扇花和手巾花,给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看得既眼花缭乱,又赏心悦目!
演员们所表演的舞蹈,又别具韵味。从步法上来看,就有小起步、大起步、后别步、十字步、后跟步、上山步、云步、瓦步、秀步、单双蹉步、泼步、跨跳步、单双跳拧步、脚跟梗步、后勾小跳步等三十多种步法。这些步法的综合运用,让兰花舞显得出的自如,收的得体,急中有缓,缓中含韵,婀娜多姿;从群舞的扇花来看,运用了摇扇、揉扇、别扇、翻扇、甩扇、推扇、抽扇、飘扇、卷扇(也称瓦扇、抛扇)、撩扇、舀扇、抖扇、云扇、扫地扇、遮阳扇、合开扇、双分扇、蝴蝶盘花等几十种扇花,目不暇接的扇花,像百花园里随风摇曳的花朵,争奇斗艳;而演员手巾的运用,更是技巧连连,放手巾、收手巾、转手巾、绕手巾、里外八字花等手巾花,与扇花密切配合,时而分开,时而并列,交相辉映;演员们身段苗条,动作优美大方,拐弯、转身、翻身、姿态,都含有丰富的肢体语言。那著名的“三调弯”、风摆柳,脚尖转身、扫膛转身、上步转身、撤步转身、砍扇转身、蹉步转身、双绕巾转身、单跳转身、双跳转身等等,一连串的舞姿舞蹈动作,仿佛是一气呵成,舞姿韵律自然流畅。整个节目的造型、舞步、舞姿、身段、扇花、手巾花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韵味及艺术感染力——这就是陈敬之花鼓灯艺术的特殊舞体的集中展现。
如果我们用“舞蹈生态学”来考察,就可以探索出陈敬之特殊舞体的产生、存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对安徽花鼓灯的深远影响。陈敬之的青年时代,凤台县的花鼓灯已经流派纷呈,高手如云。各路灯班利用农闲或城乡庙会,进行“抵灯”(即竞赛),一决高低。这种活动,有着“适者生存”的物竞规律,花鼓灯舞蹈由此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环境。陈敬之为了把自己的花鼓灯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他必须从两方面着手:坚守和传承传统花鼓灯的优秀传统舞目和灯歌,这是既有的花鼓灯生态基础;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属于自己特有的新的舞体和灯歌,这是全新的花鼓灯生态环境。于是,陈敬之经过反复思考,分析相同或相近的花鼓灯舞蹈变化,以花鼓灯舞蹈与自然生态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从贴近实际的四个方面进行创作:首先,为苦难的淮河儿女鼓与呼。淮河年久失修,水旱灾害仍频,给沿淮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他要通过花鼓灯舞蹈和灯歌,鼓舞人们摆脱贫穷与落后的生活状况;其次,鞭挞封建婚姻对青年男女的毒害,争取婚姻自由;第三,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四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经过不懈努力,他先后创作出“颤、颠、抖”,“三道弯”等特殊舞体,增加了新的花鼓灯舞目和编创大量的紧贴生活的花鼓灯灯歌,既丰富与美化了花鼓灯舞蹈语汇,又增添了新的灯歌;他创造的如“抱扇”“掏扇”等四十多种扇花动作,丰富了扇花语汇;他创编的舞蹈《游春》,首开了花鼓灯载歌载舞的先河;他开创了一个稀有剧种——推剧。由此,“一条线”艺名响遍千里长淮、大江南北和锦绣华夏。坚守与创新,成就了一代花鼓灯艺术大师!
开展花鼓灯教学,是特殊舞体承传发展之策。
参加《千舞》表演的演员都是陈敬之的学生,这批学生来自安徽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当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之在他浑厚悠扬的歌声中登上舞台时,《千舞》的演出达到高潮,舞台上下欢声雷动!这是学生对恩师的敬仰!这是观众对大师的肯定!
没有陈敬之对花鼓灯教学的执着和努力,就没有他的特殊舞体的承传和发展。“文革”十年动乱之后,百废待兴。刚平反不久的陈敬之,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在运动中受到的冤屈,而是如何让花鼓灯艺术后继有人。于是,在相关部门的计划安排下,陈敬之走上了花鼓灯培训的教学岗位。他先后在基层和县直办班,曾骑着自行车往返百余里到乡村动员学生入学。他吃住都在培训学校,白天教学,晚上又为学生的生活操心。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凤台县办起了全省第一所花鼓灯艺术学校(后被命名为“安徽省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陈敬之呕心沥血,向学生传授自己的花鼓灯艺术特殊舞体,教育出一批批出类拔萃花鼓灯艺术新人。这批新人先后在国内、世界相关舞蹈比赛中,获得多种奖项和荣誉,花鼓灯已经从淮河两岸走向安徽,从安徽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具有民族特色的花鼓灯艺术,成了享誉世界的“舞林”之秀!
苍颜皓首的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之边歌边舞边上场,展现出他的特殊舞体,与他的学生共舞。台下掌声经久不息!尽管花鼓灯舞蹈的舞体是群体性的,但陈敬之在自然传衍的舞体中,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出超常的特殊舞体技艺,他对“传承自然舞蹈意义非凡”,所以,陈敬之对花鼓灯艺术的贡献勋业卓著!
大师在演出结束,携他的学生谢幕时,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的告别演出!然而,他那具有强大感染力的特殊舞体,在花鼓灯舞蹈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地位,说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也并不为过。大师一生中饰演兰花角,开宗立派,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流派特点,连同他的艺名“一条线”,将从此在千里长淮薪火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