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情况分析

2021-11-05许晓丽于冬梅房红芸郭齐雅琚腊红李淑娟朴玮蔡姝雅成雪赵丽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消费率消费量制品

许晓丽 于冬梅 房红芸 郭齐雅 琚腊红 李淑娟 朴玮 蔡姝雅 成雪 赵丽云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2016—2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食物消费参数构建与暴露评估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8YFC1603103)。

作者简介:许晓丽(1983—),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营养与健康流行病学。

通信作者:赵丽云(1964—),女,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营养与健康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分析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状况。方法:分析数据来自“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研究对象为全国275个监测点4 2930名小学生。采用食物频率法的膳食调查问卷,收集小学生的乳类及制品消费情况。结果: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率为80%,男生为79.5%、女生为80.5%,城市为89%、农村为71.9%,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率分别为93.2%、87.9%、73%、69.2%。液态奶(53.7%)和酸奶(59.5%)的消费率相对较高。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消费乳类及制品的频次≥1次/d、4~6次/w、1~3次/w、<1次/w、不消費的百分比分别为41.7%、13.3%、21.9%、3.2%、19.8%,≥1次/d百分比最高。消费乳类及制品的小学生,液态奶、奶粉、酸奶和其他乳制品的日均消费量分别为154.7、46.6、92.4、23.7 g。将所有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量折合成液态奶的消费量,2016—2017年我国消费乳类及制品的小学生折合液态奶的消费量为198 g/d,城市(230.9 g/d)高于农村(161.2 g/d);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分别为264.4、220.2、164.1、153.4 g/d,呈现下降趋势。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的比例为13.3%,在消费人群中为16.6%。结论: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水平整体偏低,尤其是农村地区,需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及其家长相关的健康教育,增加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

乳类及制品的摄入与人类的健康关系密切[1-2]。2017年,中国奶类产量达3 655万t,约占全球产量的4.5%,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3]。但我国居民奶类的消费量很低,2017年我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仅为20.3 kg,而日本为31 kg、美国为67.2 kg、英国达104.6 kg[4]。本研究旨在了解和分析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状况,为提高乳类及制品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分析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该项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抽取了275个县(县级市、县级区)作为调查点,分为四层: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5]。每个调查点抽取2个乡镇(街道),第一个乡镇(街道)抽取小学1年级、2年级、3年级,第二个乡镇(街道)抽取小学4年级、5年级、6年级,对抽中的小学生进行食物频率法(FFQ)的膳食回顾调查。参与本次调查的小学生有43 568名,删除数据缺失或错误的样本人群,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的有效分析样本量为42 930人。在调查开始前均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调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批号:201614),并且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完成当地的伦理审批。

1.2调查方法与内容

编写统一的《小学生个人营养与健康调查问卷》,询问小学生家长,收集被抽中的小学生在过去1个月里通常情况下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频率及消费量。本调查中分析的乳类及制品包括液态奶、奶粉、酸奶和其他奶制品四类。

1.3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质量,采用统一的工作手册和调查问卷,对调查员实行统一的培训和考核,统一的数据录入平台,成立三级质量控制督查小组[6]。

1.4数据统计

采用SAS 9.4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清理及统计学分析。剔除数据错误或不完整的调查对象。小学生在过去1个月里食用任何1种乳类及制品,即定义为消费乳类及制品。计算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率;计算小学生不同种类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频率(≥1次/d、4~6次/w、1~3次/w、<1次/w)的构成比;计算消费乳类及制品的小学生不同种类乳类及制品的日均消费量(均值、中位数)。参照《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7],按照每100 g可食部蛋白质的含量,将不同种类乳类及制品的日均消费量折合成液态奶的日均消费量(均值、中位数)。计算不同人群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1]推荐摄入量的比例。对不同性别、城乡和四类地区的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率和构成比的比较进行 χ2检验;对不同性别、城乡之间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量的差异进行 Wilcoxon 秩和检验,对四类地区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量的差异进行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有效分析样本量为42 930人,其中男生21 507人(50.1%)、女生21 423(49.9%);城市20 373人(47.5%)、农村22 557人(52.5%);大城市4 873人(11.4%)、中小城市15 388人(35.8%)、普通农村15 700人(36.6%)、贫困农村6 969人(16.2%)(表1)。

2.2中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率

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率为80%,其中男生为79.5%,女生为80.5%;城市为89%、农村为71.9%,城市高于农村(P<0.05);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分别为93.2%、87.9%、73%和69.2%,消费率依次降低(P<0.05)。从不同类型的乳类及制品消费率看,小学生液态奶、奶粉、酸奶、其他乳制品的消费率分别为53.7%、5.8%、59.5%、5.1%,液态奶和酸奶的消费率相对较高。酸奶、其他乳制品和所有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率,女生高于男生(P<0.05);不同类型的乳类及制品消费率,城市均高于农村(P<0.05);从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四类地区看,不同类型的乳类及制品消费率均依次降低(P<0.05)(表2)。

2.3中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频率分布

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消费乳类及制品的频次≥1次/d、4~6次/w、1~3次/w、<1次/w和不消费的百分比分别为41.7%、13.3%、21.9%、3.2%、19.8%,≥1次/d百分比最高;城市≥1次/d和4~6次/w的百分比(54.1%,15.1%)高于农村(30.5%、11.7%)(P<0.05),农村1~3次/w、<1次/w、不消费的百分比(25.6%、4.4%、27.9%)高于城市(17.9%、2.0%、10.9%)(P<0.05);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1次/d的百分比分别为65.4%、50.9%、31.7%、27.4%,依次降低,1~3次/w百分比分别为13.1%、19.3%、25.3%、26.5%,依次升高。从不同类型的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频次分布看,液态奶,奶粉、酸奶和其他乳制品≥1次/d百分比分别为25.1%、2.3%、17.3%、0.8%(表3)。

2.4消费乳类及制品的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日均消费量

2016—2017年我国消费乳类及制品的小学生,液态奶、奶粉、酸奶和其他乳制品的日均消费量分别为154.7、46.6、92.4、23.7 g。液态奶、奶粉、酸奶的日均消费量,男生大于女生(P<0.05);液态奶,奶粉和酸奶的日均消费量,城市大于农村(P<0.05),其他乳制品的日均消费量,农村大于城市(P<0.05)。从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四类地区看,液态奶、奶粉、酸奶的日均消费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其他乳制品的日均消费量,普通农村最高(30.3 g)、大城市最低(21.8 g)。将所有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量折合成液态奶的消费量,2016—2017年我国消费乳类及制品的小学生折合液态奶的消费量为198 g/d,其中男生为201.7 g/d、女生为194.3 g/d,男生大于女生(P<0.05);城市为230.9 g/d、农村为161.2 g/d,城市高于农村(P<0.05);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分别为264.4、220.2、164.1、153.4 g/d,呈现下降趋势(P<0.05)(表4)。

2.5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的比例

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的比例为13.3%,其中男生为13.8%、女生为12.9%,男生高于女生(P<0.05);城市为19.6%、农村为7.7%,城市高于农村(P<0.05);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分别为25.6%、17.8%、8.3%、6.4%,比例依次降低(P<0.05)。在消费人群中,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的比例为16.6%,其中男生为17.4%、女生为15.9%,男生高于女生(P<0.05);城市为22%、农村为10.7%,城市高于农村(P<0.05);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分别为27.4%、20.2%、11.3%、9.2%,比例依次降低(P<0.05)(表5)。

3讨论

乳类及制品作为膳食的重要组成,对保证小学生营养和健康有着长期深远的影响。本次研究显示,2016—2017年中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率为80%,城市高于农村,大城市达93.2%,贫困农村仅为69.2%。有研究显示,2006年我国9省区7~11岁儿童的饮奶率为14.09%,7~17岁儿童青少年饮奶率,城市为38.33%、郊区20.56%、县城21.72%、农村4.65%[8]。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的饮奶率较10年前有显著的提高,但两项研究的膳食调查方法不同,前者是应用连续72 h的膳食回顾调查方法,而本研究是应用食物频率法。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乳类及制品的主要有液态奶、酸奶、奶粉和奶酪等。本研究显示,我国小学生的液态奶和酸奶的消费率相对较高,奶粉和其他乳制品的消费率偏低,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2006年我国7~17岁儿童青少年酸奶的消费量仅为鲜奶的18%。酸奶消费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可能与酸奶的众多口味受消费者的欢迎有关[10],另一方面,酸奶是因乳糖不耐受无法饮用普通乳的很好选择[11]。有调查表明,我国3~5岁、7~8岁、11~13岁组儿童中,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38.5%、87.6%、87.8%。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分别为12.2%、32.2%、29%[1]。

关于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频率,本研究显示,2016—2017年我国41.7%小学生的每天消费,城市小学生每天消费比例(54.1%)明显高于农村(30.5%),大城市尤为明显,65.4%的小学生每天消费,贫困农村仅27.4%的小学生每天消费乳类及制品。“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高青少年乳类及制品每天消费的比例為39.2%,城市和农村分别为52.3%、24.6%,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分别为63%、43.3%、29.4%、16.7%[12]。五年间,我国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的小学生每天消费乳类及制品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学龄儿童天天喝奶,我国小学生距离这一要求还相差甚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学龄儿童要保证每天喝奶及制品300 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本研究显示,2016—2017年我国消费乳类及制品的小学生,折合成液态奶的平均消费量为198 g/d,城市达230.9 g/d、农村仅为161.2 g/d,在四类地区中,差异更明显,大城市达264.4 g/d、贫困农村仅为153.4 g/d。乳类及制品达膳食指南推荐量的比例,全人群中为13.3%,消费人群也仅为16.6%。达标比例最高的大城市为25.6%,贫困农村仅为6.4%。相关研究显示,2006年我国城市、郊区、县城、农村7~17岁儿童青少年日均饮奶量分别为78.03、39.97、39.96、7.47 g[8]。“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7~14岁儿童青少年乳类及制品的摄入量,城市约为50~65 g/d、农村约为15~25 g/d;达膳食指南推荐量的比例,最高的是大城市7~10岁组为6.7%,最低的是贫困农村11~14岁组(仅为0.3%)[13]。虽然本次调查与这两项研究的膳食调查方法不同,但仍能反映出,近10年来我国小学生的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增加,但与我国膳食指南的建议量仍有很大差距。

乳类及制品是良好膳食模式中的关键食物,也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食物,应该把其作为一生膳食的重要选择。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摄入量可能受到地区经济,家庭收入、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8,14-16]。2000年由七部委联合推广的“中国学生饮用奶计划”旨在通过在课间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一份优质牛奶;2019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要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让孩子们每天坚持饮用牛奶,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共识。父母要以身作则,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食用乳类及制品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R].2021:24.

[3]中国奶业协会,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4]荷斯坦杂志东方戴瑞咨询.中国奶业统计资料2020[M].2020:24.

[5]Dongmei Yu,Liyun Zhao,Jian Zhang,et al.China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s(1982—2017)[J].China CDC Weekly,2021,3(9):193-95.

[6]许晓丽,于冬梅,房红芸,等.2016—2017年中国中学生饮料消费现况分析[J].中国食物与營养,2021,27(4):111.

[7]杨月欣.食物成分表(标准版、6版)(第二册:动物性食物)[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81-109.

[8]杜文雯,王惠君,王志宏,等.中国九省区1991—2006年7~17岁儿童青少年饮奶状况及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2):1349-1352.

[9]汪正园,朱珍妮,臧嘉捷,等.上海市居民奶类摄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7):886-891.

[10]赵婧洁,王明利.居民奶产品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4,50(20):3-7.

[11]Pakdaman M N,Udani J K,Molina J P,et al.The effects of the DDS-1 strain of lactobacillus on symptomatic relief for lactose intolerance-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crossover clinical trial[J].Nutr J,2016,15(1):56.

[12]常继乐,王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年综合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46.

[13]赵丽云,何宇纳.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10-2013]之一: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26.

[14]汪云,贾小芳,杜文雯,等.1989—2011 年中国九省成年居民乳类消费变化特征[J].卫生研究,2017,46(3):409-415.

[15]杨祯妮,程广燕,肖湘怡,等.国内外乳制品消费规律与启示[J].世界农业,2020(11):125-133.

[16]黄红,汤海英,袁媛,等.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对奶类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J].职业与健康,2016,32(13):1782-1785.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Consump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XU Xiao-li,YU Dong-mei,FANG Hong-yun,GUO Qi-ya,JU La-hong,LI Shu-juan,PIAO Wei,CAI Shu-ya,CHENG Xue,ZHAO Li-yu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trition and Health,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consump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from 2016 to 2017.Method Data was from The China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of Children and Lactating Mothers from 2016—2017.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The study included 42 930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275 monitoring sites.The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consump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as collected by the dietary questionnaire of Food Frequency Method.Result From 2016 to 2017,the consumption rate of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was 80%,that of boys was 79.5%,that of girls was 80.5%,that of urban was 89%,that of rural areas was 71.9%,that of large cities,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ordinary rural areas and poor rural areas were 93.2%,87.9%,73% and 69.2% respectively.The consumption rate of liquid milk(53.7%)and yoghurt(59.5%)was relatively high.From 2016 to 2017,the percentage of frequency ≥1 time/day,4-6 times/week,1-3 times/week,<1 time/week and no consump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were 41.7%,13.3%,21.9%,3.2% and 19.8%,respectively.The percentage of≥1 time/day was the highest.The average daily consumption of liquid milk,milk powder,yogurt and other dairy product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as 154.7 g,46.6 g,92.4 g,23.7 g,respectively.When the consumption of all milk and products was converted into the consumption of liquid milk,the consumption of liquid milk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ho consume milk and products in 2016—2017 was 198 g /d,which was higher in urban areas(230.9 g /d)than in rural areas(161.2 g /d).The consumption of liquid milk in large cities,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ordinary rural areas and poor rural areas were 264.4 g/d,220.2 g/d,164.1 g/d,153.4 g/d,respectively,showing a decreasing trend.From 2016 to 2017,the propor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nsumption of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reaching the recommended intake in Th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Chinese Residents(2016)was 13.3%,and 16.6% in the consumer population.Conclusion From 2016 to 2017,the consumption of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was generally low,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and increase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milk and dairy product consumption;The China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of Children and Lactating Mothers

猜你喜欢

消费率消费量制品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浅谈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现状
全球棉花产需预测继续下调
分项收入差距影响消费的实证研究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木头制品
有益健康的花粉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