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
2021-11-05徐凯
徐凯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重大改变,如何与时俱进地促使非遗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与民众生活深入融合,实现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
关键词:非遗保护;活态传承;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这也注定它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变之中。总之,特定的价值观、生存形态以及变化品格,造就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性。”[1]
从历时性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靠世代相传保留下来,一旦停止了传承活动,也就意味着死亡。而且,往往是口传心授,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家族的烙印,传承人的选择和确定主要着眼于与被选择者的亲密关系和对其保密性的认可。[2]让非遗活态传承、融入民众生活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上海市金山区非遗保护工作为例,初探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作,启迪广大非遗工作者集思广益,共同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思路。
一、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金山区位于上海西南,南濒杭州湾,拥有23.9公里的海岸线,全区陆域面积达6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3万。金山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截至2020年底金山区拥有42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位,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8位。认定金山丝毯厂、金山农民画院等15个金山区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个。金山非遗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江南农耕文明为底色,如上海黄酒传统酿造技艺,上海黄酒最早起源枫泾本地三白酒,而枫泾是吴越古镇,这酒既吸取了浙江绍酒精华,又保存了江苏甜白酒工艺,最后酿出如今著名的“上海老酒”;再如土布纺织技艺,从元朝末年纺织技术由黄道婆传入后,棉花轧籽、弹花、纺纱、浆纱、织布等先进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很快流传到以棉花为主要农产品的金山吕巷等地区,由此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二是滨海文化底色的海洋文明,如金山嘴渔村生活习俗。金山嘴渔村的渔民世代沿海而居,傍海而生,他们不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又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他们在生产、衣、食、住、行乃至语言和行为规范上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习俗,逐渐规范着渔家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同时,也衍生出了大量风格鲜明的渔村文化产物。这些独特的海渔文化以及世代传承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揭示了以上海金山为典型的中国杭州湾海洋渔业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传承。[3]
二、金山区非遗保护传承策略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在秉承非遗保护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一方针的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创新非遗保护方式,多措并举,促进金山非遗活态传承。
(一)完善金山非遗制度
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加强展示、传承场地和设施建设工作,金山区成立了专门的非遗工作队伍,建章立制,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先后成立金山区文化遗产科、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部门和单位,构建了区、镇、村(居)三级非遗保护机构。先后制定出台《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金山区非遗传承基地标准》等制度,完备的非遗制度保障了非物质文化遗產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二)落实非遗在社区
将非遗传承工作从原来“植入式”的“进社区”向“造血式”的“在社区”转变。以全区街镇(工业区)行政区划为单位,积极推动本区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全面深入“扎根”全区11个文体中心及社区、军营、商圈等。建立金山非遗传承人在社区名家工作室,增设非遗社区传承点,促进非遗传承人在社区普及传承非遗工作。大力深挖、传承和普及非遗项目,推动各街镇、社区的非遗项目提升,通过常态化的演、讲、示、教活动,形成了“每个社区有非遗传承人、社区每月有非遗传播活动”的非遗活态传承氛围。构建以点带面、立体多元的金山非遗传承体系,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区整体传播的金山非遗传承模式。比如金山农民画院作为研究、传承和指导金山农民画培育工作的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农民画画师的力量,以社区、村居、军营、工作室、民宿等为点位,吸引百姓主动融入,广泛培养农民画爱好者。拓展形式多样、广泛覆盖的金山非遗传承渠道,使非遗项目实现活态传承。如枫泾镇新义村把非遗保护传承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挖掘乡情乡史,已整理出版《白果树下金鸡啼——上海枫泾新义村民间传说选》,讲好美丽的新义故事,打造“中国故事村”。非遗活态传承,让植根在百姓生活中的非遗在现代文明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成百上千年来金山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焕发生机,展现活力。
(三)推动非遗进校园
认定和挂牌校园非遗传承基地,培养非遗教学老师队伍,构建多层次非遗课程教育体系,支持推进“非遗进校园”的学校、保护单位和传承人,鼓励师生实践传承非遗。支持鼓励各镇各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美育教师,打通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美育兼职教师通道,扎实推动“非遗进校园”。如朱泾第二小学作为金山区第一批非遗传承基地,实施花灯艺术进校园、进课堂工程,拓宽了朱泾花灯保护传承渠道,编印校园花灯教材,开设花灯小艺人培训班,全面普及花灯教学。这一系列的花灯保护措施,使得朱泾花灯的文化传承越来越鲜活。金山工业区,其前身朱行镇,原本是江南桑蚕之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丝绸生产和印染作为当地特色,名扬四方。随着工业化发展,种桑养蚕已逐步式微,但丝绸扎染技术却得以传承下来。目前,丝绸扎染技术作为朱行中学社团活动拓展课程,申报了“金山区第九轮青少年民族文化技艺培训项目”,编写了教材,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在学校内广为传教。张堰镇将非遗展示、展演送进大中小学、社区学校,开设非遗保护课程,邀请优秀民间艺人举办讲座,努力使非遗传承后继有人。张堰镇与高校合作,借助镇域内中侨学院的高校平台,成立金山农民画大师工作室,将农民画传承人引入高校,发挥人才优势,开辟“非遗保护”课程,培养非遗后继人才。同时,在高校成立金山农民画大学生工作坊,助推学生创新思维,将非遗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给予青少年充分参与的机会,从根本上解决了非遗保护的未来发展问题。
(四)融入时代传承发展
1.加强生产性保护。增强自身造血机能,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利用和发展生产性方式保护。保护中有开发,开发中有保护。对于属于生产性保护领域的非遗项目,金山区根据这些非遗项目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对其进行合理的生产、开发。如枫泾黄酒、枫泾丁蹄、米糕制作技艺、亭林月饼制作技艺、中药“敛痔散”“复方长皮膏”制作技艺都很好地利用了生产性方式来实现保护和开发。
2.开发文创衍生品。通过创意打开金山非遗产品广阔空间,让传统的技艺与服饰、家居用品等相结合,转化为新型艺术品,挖掘非遗的多重价值,融入生活,满足了各消费群体的需求。以金山农民画为创意元素的衍生品,包括丝巾、茶具、手机套、公共交通卡、明信片等创意产品千余种,相继亮相上海世博会、全国农民绘画展览、历届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展览活动,引起强烈反响。
3.推进非遗产业融合。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比如,在农业与农民画的结合上,打造大地艺术,探索文化创意新项目。2014年,由金山区农民画师陆永忠创作,一千多人同时种植完成的彩色水稻农民画《巨龙舞》梦惊艳亮相,巨幅农民画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以大地为纸,以稻苗为色,体现人与自然合一,吸引了广大市民参与和参观,并成功申报吉尼斯纪录。又比如,金山卫镇非遗项目“张桥羊肉”制作的产业化延伸,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张桥羊肉文化节”。走进生活,在共享中推广传承,结合传统节日举办非遗活动,让市民零距离走近非遗,沉浸式体验、感受金山非遗魅力。稳步推进金山非遗进城,扩大金山非遗受众,提升金山非遗知名度。2020年,先后在虹桥南丰城、嘉里中心、晶耀前滩等地举办非遗市集,受到广大白领的喜爱,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20多家中央及市级媒体争相报道。
三、金山区非遗保护今后方向
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生机的关键。为持续推动金山非遗活态传承,让更多市民群众参与非遗传承普及,今后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启动非遗技艺课程开发,实施非遗项目传承体验标准化,推进非遗体验、普及、传承;开展非遗产品创新,推进非遗衍生品设计,开启非遗产品品牌化之路,打造金山非遗之旅,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二是探索传统文化互动体验传承。注重本土传统文化的活化发掘,在乡村旅游景点加入民俗技艺、非遗传承等传统文化体验服务。重点提炼金山民俗文化,形成特色文化符号,广泛植入乡村旅游景观,增强景观的文化特色和体验感,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弘揚传承。
参考文献
[1]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63-64页.
[3] 上官文洁.转危为机:新冠疫情背景下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变化[J].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