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普及教育的高校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1-11-05孙清潮
孙清潮
推动非遗普及教育,是文旅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和丰厚资源。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基于非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新时代高校推动非遗普及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将非遗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
“六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陕西师范大学将非遗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文学院开设“民俗文化”“书法”等课程和成立学生社团“砚友书画社”为标志,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探索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持续推进以“书法、皮影、剪纸、刺绣、泥塑、面花、年画、脸谱、雕刻、陶瓷”等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基于非遗的“课程教学、社团活动、工坊实训、科研带动、社区辐射、成果展示”“六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了高校育人功能,成效显著。
以皮影为例。
课程教学方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皮影与民俗文化”“皮影与中国传统图案元素”“皮影与大秦之腔”“皮影与地方戏曲导引”“皮影戏表演实践”“皮影雕刻实践”6门课程,每门36个课时,记2个学分,纳入全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和研究生美育课程之中,深受学生欢迎。
社团活动方面:成立了全校性的“大学生皮影艺术协会”,下设雕刻部、签手部、演艺部、唱腔部、剧本部、调研部6个部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报相应部门,经过实训后,再选拔优秀学生进入“皮影剧社”进行专业训练。
工坊实训方面:建成了“皮影表演工作坊”“皮影雕刻工作坊”,前者与皮影雕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合作,后者与华县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金全合作。聘请这两位国家级大师及其团队,每周六下午进驻工作坊向学生传授相关技艺。
科研带动方面:每年设立皮影专项校级课题,面向全校老师和学生申报,每个项目团队由一位专任教师领衔,吸收若干学生共同组成项目团队,推出了一批科研成果,深化了大学生对皮影艺术的认识。
社区辐射方面:与陕西省岚皋县四季镇人民政府合作,在当地共建陕西首个非遗文旅小镇,并设置了皮影馆等多种非遗沉浸式体验项目,带动了乡村旅游。“皮影剧社”经常深入学校周边中小学校和社区演出,并现场宣讲皮影科普知识,带领观众体验皮影,颇受欢迎。
成果展示方面:每年举办皮影教学和社团成果展览展演,在陕西省文化馆主办的《百花》杂志上开办了《陕西皮影专栏》和《非遗研培专栏》,发表学生和学员的手工作品,以及他们的学艺故事和心得体会,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建立起
非遗教育的长效机制
陕西师范大学基于非遗的“六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高校非遗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形成了非遗教育的长效机制,取得了实际效果。
一是依托科学研究,坚持价值导向,提高对非遗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先后设立了46项校级科研课题,发表了70多篇相关论文,厘清了相关非遗项目的价值与内涵,提炼和展示出了非遗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标识,为非遗教育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内容,有效解决了高校非遗普及教育站位不高、认识不清的问题。
二是依托非遗研培,锤炼教师队伍,为非遗教育提供了高素质师资力量。2016年以来,学校一直承担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举办了剪纸、刺绣、泥塑、面花、皮影、年画、脸谱、雕刻、陶瓷等十七期研培班,承训民间艺术人才650人,校内外先后有80余位学者参与授课。学校从这650名传承人群中遴选出50位优秀传承人担任“传承导师”,从80余位学者中遴选出30位专家担任“讲座教授”,有效解决了高校非遗普及教育缺少师资或师资队伍不强的问题。
三是依托学科平台,整合全校资源,为非遗教育提供了完善的机制和保障。近年来,围绕非遗,陕西师范大学获批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文化厅,2015)、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教育厅,2018)、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皮影)(教育部,2019)、全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皮影)(教育厅,2020),以及“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交叉学科(2013),形成了“四平台一学科”之布局。这五个单位合署办公,均挂靠文学院,相关人员则涉及多个二級学院和部门,形成了“条块结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经费分摊、相互支撑”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高校非遗普及教育机制不活、场地不够、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是依托重大项目,促进相互融合,为非遗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遇。近年来,依托文旅部重大委托项目——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科技部国家重大研发计划——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学校重大文化扶贫工程——岚皋县四季镇天坪村非遗文旅小镇,香港田家炳基金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先导计划”,将非遗主动融入其中,借助这些项目本身的展示交流渠道,促进相互融合,有效解决了高校非遗普及教育辐射不够、交流不多等一系列问题。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高校美育提供了
不竭资源和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美育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2条明确指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学校美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第17条专门就“改进美育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把学校美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陕西师范大学基于非遗的“六位一体”育人模式,为高校美育提供了诸多创新之处。
首先,明确了新时代高校美育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基于非遗的“六位一体”育人模式,让学生通过非遗触摸中华文脉,汲取艺术精髓,有利于实现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非遗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凸显了美育的价值功能;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把非遗融入党建,彰显了工作特色,为文学院荣获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找到了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突破口和落脚点。一是围绕非遗,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形成了“皮影、书法、传统音乐、传统美术、非遗通识”5大系列课程群和“剪纸、刺绣、泥塑、面花、皮影、年画、雕刻、脸谱、陶瓷”9大系列百个专题讲座群;二是围绕非遗,挖掘特色学科资源,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了“民俗学”二级学科,在其他相关二级学科下,设置了“书法创作与理论”“中国传统音乐”“民俗与民间文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方向;三是围绕非遗,在相关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和非遗技能,又提交心得体会,让美育的种子扎根于大学生心灵深处。
最后,拓展了新时代高校美育助力新文科建设的新路径。一是围绕非遗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原创舞剧《孟姜女》,运用声、光、电等舞台科技手段给予传统题材以现代表达,通过秦腔、皮影等非遗形象生动描绘了秦人秦风,将文科、理科、艺术等诸多学科教学方式融为一体,并获得了陕西省大学生校园艺术节“优秀剧目”“优秀导演”奖;二是围绕非遗申报并获批了文理融合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研发计划“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用科技手段挖掘非遗资源、展示非遗内容;三是围绕非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制作了十二集非遗动漫短剧《神奇的岚皋》,创作了“皮影戏与电子多媒体交响乐”,研发了“数字非遗交互体验软件”等,在跨界融合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非遗教育路径,为新文科建设贡献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了众多的教学实践方法。
四、注重推广非遗教育成果,助力新时代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将非遗融入校园文化,提高了大学文化的品位。2016年和2018年,学校组织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选送的原创舞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秦风》,分别在央视一套、三套黄金时间播出。前者的特点是,在表现“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延安会师”等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时,借助了陕北说书、华县皮影和陕北秧歌等非遗形式,其中皮影道具设计者均为本校学生;后者不仅将世界上最大的陕西华县皮影作为道具,还在陕西国家级非遺项目马勺脸谱的基础上创新发明了一种新的道具“马勺脸谱鼓”,用高难度的杂技与马勺脸谱鼓的完美结合,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在校内建成了汪天稳皮影艺术馆,用汪大师皮影艺术成就和工匠精神,教育和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学校招生办公室连续十五年组织老教授及书法名家,用毛笔为本科生手写录取通知书,让书法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大学新生接受非遗教育的第一课。
将非遗融入社会实践,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16年,文学院学生团队的《非遗文创生活馆》项目,获得了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铜奖;2018年,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文学院学生《尚艺·非遗手工艺体验馆——体验非遗技艺,传承中华记忆》获得了陕西赛区金奖,《非遗手工艺蒲公英计划——传承中华工艺,助力精准扶贫》荣获了国家级铜奖。
将非遗融入脱贫攻坚,增强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意识。依托非遗资源优势,在本校扶贫点——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打造了陕西首个以非遗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建成了乡愁馆、非遗体验馆,策划出版了6卷本120万字“岚皋历史文化丛书”,举办了“巴山豆腐与餐饮文化”“传统民间工艺”等非遗从业人员培训班等,助推该小镇所在的天坪村2019年入选全国重点旅游乡村名单,《人民日报》2020年1月19日第5版予以报道。承担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帮助200多位非遗传承人创新创业,《中国文化报》2018年6月7日第8版以整版篇幅予以报道。
将非遗融入学科建设,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国家确定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在2020年12月“双一流”周期总结时,非遗为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诸多考核点锦上添花。例如,为“传承创新优秀文化”贡献了大量写实性数据,为“社会服务”贡献了2个案例,为“支撑平台”贡献了1个国家级基地和2个省级基地,为“人才培养”贡献了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为“科学研究”贡献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文旅部重大委托项目、国家语委重大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