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抓手,促进名师工作室建设
2021-11-05席明焕
席明焕
平顶山市自2013年起,已经命名了87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发挥学科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成为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特别是在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分享专业发展知识与经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工作室主持人对工作室的管理带动能力还有待加强,工作室群体的辐射影响力不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因此,我们学校成立课题组开展系统研究,希望利用一些有效的抓手,来促进名师工作室建设。
一、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情况
为了掌握市级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情况,课题组设计了调查及访谈问卷,分学段、分学科、分区域、分梯级挑选出20个工作室作为调查样本,对工作室主持人、成员代表和所在学校教师代表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訪谈的工作室主持人中,多数认为自身工作室发展方向清晰,目标定位准确,活动开展针对性强,工作室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发展规划、常规管理、活动创新、经费保障等。
调查的工作室成员代表中,共计82%的受访对象对所在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满意。同时,78%的工作室成员认为工作室影响力主要来源于主持人,集中在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课堂教学能力、教材驾驭能力、课题研究能力、对工作室成员的热情帮助指导等。
调查的非工作室成员教师代表中,64.9%的人熟悉并认同所在学校的工作室开展的活动,35.1%的人对工作室开展活动情况了解较少或不了解。
二、开展活动,发挥工作室引领带动作用
1.教师梯级成长和工作室梯级发展相融合。课题组将教师梯级发展和依托名师工作室培养骨干教师进行融合,协调运行,实现工作室与教师双成长。各名师工作室在培养相应梯级教师活动中,积累工作室建设经验和帮培教师经验,培育教育教学成果。
2.送教下乡与建立分站同行,助力教育脱贫攻坚。课题组协助市教体局教师教育科组织名优教师“百人千场送教下乡”活动和建立“名师工作室分站”。采取名优教师作课,学科点评,现场互动研讨,与送教学校开展示范课、同课异构、研课磨课等活动。鼓励名师工作室在县、乡学校设立分站,深入带动分站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实现“培养一人,带动一组,影响一校”的辐射效应。
3.过程推进与阶段考核并举,促进工作室有效运行。市教体局举办名师工作室建设专题研修班,组织全体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外出参观学习,还组织了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交流会,邀请本市工作成效突出的工作室介绍经验,有效推进了名师工作室的过程性建设。同时,加强对工作室的年度考核。每年12月份,对全市的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内容有工作室自身建设、在培养和培训教师方面发挥的作用、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取得的主要成绩等。
三、宣传推广,扩大工作室品牌效应
1.开展名师访谈直播。课题组协助市教体局联合平顶山市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开播了《名校长名师访谈录》特别节目。节目面向全市中小学校,邀请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走进直播间与听众直接对话,讲述学校教学特色、办学理念、教育故事、办学成果、育人成就,共同探讨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引领更多师生、家长学习提升。
2.开展公益讲座直播。课题组联合平顶山晚报,开设公益讲座直播平台,从2020年3月起,每周六周日晚面向全市九年级学生进行中招备考公益讲座,各学科循环进行,主讲人员全部为我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核心成员。通过新闻媒体的持续访谈和公益直播平台的搭建,名师工作室品牌效应得到放大。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市级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20YB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