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存在的问题探讨

2021-11-05郭怀念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管理费管理费用管控

郭怀念

【摘  要】对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进行控制是减少企业不必要支出、提升企业效益,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国有企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论文对现有问题及背后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地方国有企业提供参考。

【Abstract】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unit management fee of loca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reduce the unnecessary expenditure, improve the enterprise benefit and then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unit management fee of loca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in practi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m,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olution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oca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关键词】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费用控制

【Keywords】loca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unit management fee;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0-0007-03

1 引言

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是企业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有效管理,能够对地方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论文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收益,强化内部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地方国有企业的综合能力。

2 建设单位管理费概述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经批准单独设置管理机构,为筹建、建设和竣工验收前的生产准备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主要包含人员工资及其附加费、办公费、差旅费用、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等多种管理性质的开支。所以,建设单位管理费包括项目在前期筹建、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简而言之,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即为建设项目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地方国有企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是企业在运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管理费用,会随着企业建设经营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对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达到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3 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现状

3.1 费用开支缺乏指标控制,随意性较强

当前对于建设单位管理费的相关规定,只有对业务招待费开支总额及部分津贴支出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对其他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并未作出明确标准规定。基建业务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不是主营类、常规类业务,因此并未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费用控制考核指标模糊,审核流程、开支许可类型与标准也没有统一化,导致项目支出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支出较为随意。对财务工作人员而言,由于缺乏具体的指标和内部标准,难以判断建设单位管理费开支是否合理,只能列入开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在日常管理建设单位管理费的过程中,虽然有预算和管控的刚性存在,但是随意性较大,导致在制度之下,管控力度减弱。

3.2 建设单位管理费开支不规范

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应该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总额加以管控,以年度为单位照实列入开支。并且明确规定业务招待费支出不能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所以,在企业日常管控中,对于业务招待费的管理成了费用管控的重要难点之一,为了将业务接待费降到企业规定的10%以内,许多企业采取了诸多方法,但是对于业务招待费的管控,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另外,仍有部分建设单位存在不合常理的出国考察费用、咨询费用、差旅费、各种名目的奖金等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建设单位管理费开支现象。

3.3 建设单位管理费指标模糊

当前地方国有企业对建设单位管理费仍没有统一的规范指标,尤其是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涉及面广,在如何确定划分时存在问题。例如,资料费、材料费和差旅会议费用等费用存在非常强的随机性,对这些费用的管理只能是根据经验,为避免费用开支不足影响工作开展,往往会导致指标高于实际开支,从而造成了企业的资金浪费。此外,指标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难以得到认可。指标制定的合理性较难达到,容易引起实际费用与指标之间的差异,但是却很难核实它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实际存在多少差异。指标的公平性也存在问题。因为不能保证合理性,就会直接导致公平性问题。指标分配不公平会导致企业内部竞争,从而导致内部部门之间出现不公平现象,使得很多企业难以真正实施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的手段和方法。

预算指标明确下达,是做好建设单位管理费管控的前提,预算指标的制定需经过多方讨论和研究决定,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建设单位管理费的预算指标下达不明确,也影响了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的管控。

4 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存在的问题

4.1 地方国有企业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的控制力度不强

虽然当前已经有很多企业意识到要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用进行控制,但是受现实情况影响,并没有很大成效,从本质上来讲是控制力度不强导致的。地方国有企业容易将一些难以区分类别的费用归纳在管理费用的范畴,如业务招待费等。此外,某些企业以坏账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收入调整,该计算方式非常不利于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开展。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成本在企业成本中所占比例越高,说明企业的控制水平越低,反之亦然。管理力度的缺失容易导致企业资本的严重浪费,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企业形象。

4.2 建设单位管理费用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多数企业在进行建设单位管理费用预算时,习惯采用增量方式计算,即在以往实际开支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额作为预算,但是这种编制方法往往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所偏差,容易出现预算不足或预算过度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由于增量预算的天生不足,导致采用增量预算方式编制的预算结果,没有能够克服原有的预算弊端,导致预算编制结果不合理。

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仅从支出数额维度考量是不行的,它与行业、经营规模等企业自身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其合理性的考察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实践来看,大多数企业只有总量控制,缺乏对其他因素的多重考虑,从而难以设立相对控制目标,因此难以评估费用控制目标的合理性。

4.3 建设单位管理费报销流程不严谨

报销费用是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报销费用的流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流程不够严谨科学,严重影响了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控制。某些企业的员工不能按照规范流程对报销凭证进行填写,如时间、事由等关键事项的缺失使得财务人员难以确认报销凭证的真实性、难以评估凭证的合理性,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4 建设单位管理费核算体系不完善

一个企业要想实现高效的运作和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核算体系作保障。但是当前许多企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的体系不够严谨,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情况监督和管理不到位。此外,企业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分析的时效性与深度均有欠缺。多数地方国有企业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查检频率低,即便存在问题也难以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有的企业仅简单对比费用预算执行的偏差金额及同比变动幅度,但是并没有对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合理性未进行有效评估,不利于企业的有效管控。

5 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存在问题的原因

5.1 财务管理不被重视,控制意识薄弱

根据规定,业务招待费不应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的10%,但是实际上业务招待费超支现象仍存在,建设单位与部门、商家以及施工单位之间因项目需要,会议费、餐饮相关费用支出频繁。财务在实际管控的过程中,确实通过制度、指引等各种方式,引导业务部门、项目公司按着公司规定合理、合规地运用业务招待费。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流程,也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必须在业务招待之前详细地进行事前申报,包括招待级别、招待标准、陪同人员、费用预计等。同时,对事后报销的流程、发票等作了详细规定,但是业务部门、项目公司对于该部分规定的落实不到位。因此,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成了业务招待费管理的重要障碍之一,制度刚性的意识不够导致控制力度加大。

5.2 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随意,不够规范

项目组织的设施是对建设过程的系统化管理,应当秉承着高效率、权责结合的原则,但是很多项目管理组织往往是临时成立的,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经验缺乏、责任心不足,不利于项目管理的专业性、社会性,受组织架构影响,其临时性和不专业性导致对建设单位管理费重视程度不足,无法有效控制支出。

5.3 建设单位管理费取费费率和取费基数不合理

建设单位管理费取费基数是按照项目总概算计算,建设单位管理费也是一个概算意义上的数额,不符合实际开支,进而增加了费用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建设单位管理费会随着项目总造价的变动而变动,随意性较强。

此外,随着政策变化、气候变化等问题导致的施工中断、工期延长等现象导致的设备场地闲置等问題,也会导致建设管理费的支出增加。

6 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存在问题的优化建议

6.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大建设单位管理费控制力度

地方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出台建设单位管理费具体管理办法,明确开支范围及标准,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当前对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管理虽然有一些原则性规定,但是却缺少细化、具体化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规模与行业市场环境,制定适用于自身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自身报销流程、开支范围以及合理化监督等财务管理环节。

当前相关部门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管理意识较弱,对建设范围为管理费使用不合规的现象不够重视,处罚力度较弱,导致了许多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化。因此,相关部门在监督范围与执行力度上应严格按照规定予以处罚,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使企业严格按企业开支标准以及开支范围进行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有效利用,能够起到科学利用企业建设资金、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作用。

6.2 构建合理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控制目标

为进一步保障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的合理性,地方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费用控制目标的方式,实现企业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费用控制目标应综合考量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市场环境、企业发展规模等因素。例如,制造型企业费用控制指标的确立应当充分考量其管理费用率,而贸易型企业则可以采用管理费用毛利比作为费用控制指标等。除了要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总量进行规定外,对相对重要的支出项也应该设立独立的指标进行控制,对薪酬收入比加以规定即可实现对人员薪酬的管控。

总的来说,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指标受行业类型、企业规模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同企业之间不能一概而论。此外,指标確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变化,指标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一般来说,建设单位管理费控制指标的增长速度应当低于业务规模的增长速度。

6.3 构建建设单位管理费管控体系

受支出类型的影响,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可管控程度较弱,且有较大的随意性。虽然严格控制预算金额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若想在本质上解决问题,还应构建完善的支出管理体系。明确支出的报销流程以及开支的标准,防止不合理支出的发生。尤其是构建明确的管理体系能够与预算控制相结合,实现多方位管控。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的管理,应当树立先审批后支出的审批标准。不允许先开支后报销现象的发生,避免不合理开支的发生。此外,还应细化建设单位管理费的管理标准,明确不同级别、人数的开支标准,避免建设资金的浪费。

在成果考核方面,可以通过奖惩机制对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管理人员的绩效、升迁等挂钩,从而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确保建设单位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

6.4 健全建设单位管理费分析评价制度

地方国有企业可以从制度上解决当前的问题,构建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分析评价制度,通过月度费用分析的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再进一步分析讨论解决问题。首先,可以将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进行对比,探究是否存在偏差,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其次,对比分析去年同期的水平,找出成本的变化规律,总结成本控制的成就和不足;最后,结合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成本效益评价,探索提高投入产出比的方法及措施。在进行分析评价后,地方国有企业可以针对分析发现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高效成本控制,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此外,地方国有企业可以将建设单位管理费分析评价的结果应用于员工考核当中,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持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形成管理闭环的同时提升成本控制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7 结语

地方国有企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国有企业实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直接决定了地方经济的活跃程度,能否对地方国有企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进行有效的管控,能够有效提速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经营能力。所以,地方国有企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的管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当前地方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管理费的相关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现存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相关建议,以期从根本上为企业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杜绝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流失和浪费,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助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高地方国有企业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J].交通财会,2016(09):94-95.

【2】谭斌.浅谈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审计[J].当代会计,2015(08):53-54.

【3】杨显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08):131-132.

猜你喜欢

管理费管理费用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探析我国公共财政管理费用支出控制策略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商贸企业管理费用探析
201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大赚8000多亿元
银行卡年费、管理费取消
失控还是管控?
中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管理费索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