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合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含量实验设计
2021-11-05谢一凡姚莉韵严忠红蔡玉兴金玉杰李宁
谢一凡,姚莉韵,,*,严忠红,蔡玉兴,金玉杰,李宁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上海 200025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物化学与生物信息学中心,上海 200025
咖啡因(caffeine)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嘌呤生物碱[1],化学名为1,3,7-三甲基黄嘌呤,属于一类中枢神经兴奋剂,适量食用有助于提神、去疲劳,因此含有咖啡因成分的能量饮料十分畅销。但由于咖啡因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的功能,长期或过量食用对人体有害且易成瘾。因此对饮料中咖啡因含量快速、准确的测定,有助于人们科学合理地摄入相关产品。
用于检测咖啡因的分析仪器有多种,目前报道的主要有紫外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2–4]等,这些方法检测时间均较长,而且在样品前处理中,都需要使用较多有机溶剂,对环境和和操作人员健康不利。
超高效合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UPCC或UPC2)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与少量有机溶剂(甲醇、乙醇等)为流动相,通过调节有机溶剂的比例及系统反压,使流动相的极性和密度发生变化,从而控制样品的分离效果。其优点是用无毒的CO2代替了有毒的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仅减少废液处理环节、节省成本,而且可降低对环境和实验人员健康的危害[5,6]。目前,许多色谱技术(如GC、HPLC、LC-MS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及临床医学测试中,而UPC2作为一种新型色谱分离技术,不仅拓展了气相色谱、反相高效色谱技术的局限性,能完全代替正相色谱技术,而且具有快速、高效、绿色环保及分离能力强的优点[7]。将UPC2应用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符合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学人才的需求。
本实验选用生活中廉价易得的三种饮料,采用UPC2测定其中咖啡因的含量,同时涉及称量、溶解、定容等多项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内容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适合一年级医学生仪器分析实验要求。本实验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UPC2原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8]。
1 实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超高效合相色谱仪(ACQUITY UPC2,美国Waters公司),XS105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瑞士),USC-302超声波清洗仪(上海波龙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色谱柱(ACQUITY UPC2™BEH柱3.0 × 100 mm,1.7 µm)。
试剂:咖啡因标准品(上海试剂二厂,纯度≥98%),可口可乐(500 mL),统一绿茶(茉莉味,低糖,500 mL),三得利乌龙茶(无糖,500 mL),甲醇(TEDIA,HPLC级,美国),二氧化碳(食品级CO2,上海成功气体工业有限公司)。
1.2 咖啡因储备液和样品溶液的配制
(1) 准确称取咖啡因对照品约10.00 mg于100 mL的容量瓶中,加70 mL甲醇,超声溶解后,再用甲醇定容、摇匀,得浓度为0.1 mg·mL−1的溶液。移取此溶液5 mL于50 mL的容量瓶中,甲醇稀释定容、摇匀,得浓度为10 μg·mL−1的储备液。
(2) 使用移液枪分别移取可乐、绿茶、乌龙茶各0.5 mL,分别置于3个1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甲醇稀释定容、摇匀,即得样品溶液供测试用。
1.3 实验设计
本实验分组进行,每个大组6人共同完成色谱条件优化、系统适应性考查及精密度实验。每个大组再分为2小组,每组3人合做一条标准曲线,并测定三个饮料样品。本实验为3学时。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考虑到柱温、流速、系统背压等条件的变化对样品的分离影响不大,因此本实验只考查流动相组成配比对分离的影响。色谱柱:ACQUITY UPC2™BEH柱(3.0 × 100 mm,1.7 µm);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272 nm;柱温:25 °C;系统背压2000 Psi;进样量:1 µL;采集时间2 min。选用CO2-甲醇的流动相配比分别为85 : 15、90 : 10、95 : 5,用乌龙茶作为样品进行测试,通过对咖啡因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高、对称性、与杂质峰溶剂峰的分离度等考查,确定最佳流动相的配比。
从UPC2色谱图上可知(图1),CO2-甲醇的配比为90 : 10时,咖啡因色谱峰保留时间约为0.82 min(其中0.39 min为溶剂峰),保留时间合适、峰型对称,理论塔板数高,溶剂甲醇对样品测定无干扰,因此,90 : 10为最佳流动相配比。
图1 流动相配比对咖啡因分离效果的影响
在此优化的流动相配比下(90 : 10),分别注入纯甲醇、咖啡因标准品溶液及样品溶液,根据所得色谱图,可以发现三种饮料的溶剂峰、杂质峰和咖啡因主峰完全分开,不干扰测试,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图2)。
图2 溶剂、咖啡因标准品及饮料色谱图
2.2 精密度和检测波长
在优化色谱条件下,取浓度为10 μg·mL−1的咖啡因溶液连续进样5次,计算5次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平均偏差值(RSD),用于考查仪器的精密度。结果显示,保留时间的RSD为0.086%,峰面积的RSD为0.75%,表明仪器精密度达到测试要求(图3)。
图3 重复进样5次的咖啡因色谱叠加图
通过PDA检测器扫描后,从色谱图上提取咖啡因的紫外光谱图,得最大吸收波长为272 nm (图4)。
图4 咖啡因的紫外光谱图
2.3 标准曲线和样品的测定
将咖啡因储备液稀释为近似浓度0.5、1、5、8、10 μg·mL−1的系列标准溶液(标准液实际浓度见表1)。在优化色谱条件下分别进行测定,以浓度X与对应的色谱峰峰面积Y进行线性拟合得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在0.5–10 μg·mL−1浓度范围内,咖啡因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图5)。应用Excel软件获得回归方程:Y= 1627.1X+ 189.47,R2= 1。
图5 咖啡因的标准曲线
表1 三种饮料中咖啡因浓度测定的结果*
根据三种样品溶液分别进样后获得的色谱图,将色谱峰峰面积代入回归方程,即可计算溶液中的咖啡因含量,再通过换算即可得出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
3 实验设计及教学效果
3.1 实验设计理念
由于UPC2作为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价格较昂贵,实验室只有1台。为使所有学生能充分了解和掌握仪器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本实验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实验开始前2周,要求学生登录化学实验课程网站,观看UPC2的虚拟仿真实验视频,借助虚拟技术让学生模拟仪器操作,增加对实验仪器的感性认识。教师同时在线发布预习思考题:(1) UPC2的原理及特点;(2) 从仪器部件、被分析样品类型、流动相特点、色谱柱差异等方面比较UPC2与LC、GC的异同点;(3) 何谓超临界CO2,超临界CO2如何形成及其理化性质;(4) 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相比,UPC2流动相的组成如何影响样品分离度、峰高及保留时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文献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2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结果表明,本实验样品处理简单、快速,实验操作安全、环保,数据结果准确、可靠,仪器可操作性强,并能与仪器分析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事先对仪器结构及操作方法了解充分,使其能在规定的实验课时内,顺利完成所有测试工作,并获得实验数据。
本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单独完成一份实验报告,报告中除了基本实验内容外,还有预习思考题的回答、实验过程的讨论等,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针对参与实验的三届学生(预防专业)共90人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实验效果的总体满意率达92% (图6)。
图6 问卷调查结果
4 结语
以往HPLC、GC等分析化学实验,由于这些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价格昂贵而数量少,受实验时间所局限,实验时往往由教师开机后完成实验参数设置、仪器平衡等操作,而学生只能做最后进样的简单操作来获取数据,限制了学生对仪器本身了解的机会,也限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比较而言,使用UPC2测定时,由于平衡时间短、出峰时间快,1.5 min即能完成一次样品测试,所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参与仪器操作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仪器分析实验的乐趣[9–13]。本实验操作涉及色谱图的叠加比较、紫外光谱图提取及3D图的观察,并运用Excel软件获取回归方程及精密度的计算等,这些知识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撰写论文和制作图文并茂的PPT打下基础。
本实验首次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作为分析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绿色环保等优势。由于UPC2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教学中我们还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贯穿于其中,使思政教育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