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1-11-05孙丽
孙 丽
(重庆工商大学 创新创业学院, 重庆 400067)
0 引言
互联网的普及与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便于个人信息的收集、挖掘和处理时,也引发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网络隐私问题.围绕网络隐私,学界开展了系列研究.研究的议题主要有:一是网络隐私的界定.Warren等[1]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隐私权》,首次提出了隐私的概念,认为隐私是一种“独处的权利”.Mason[2]认为隐私是“控制、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权利”.学术界普遍认为,网络隐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是一系列相关概念的集合[3].有学者尝试对网络隐私做出自己的界定,认为网络隐私是在互联网上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保护和控制的权利[4].二是网络隐私关注.又称为网络隐私忧虑,包括关注类别和关注程度两方面.如Castaeda等[5]将隐私关注划分为两个类别,即对数据和信息收集过程本身的关注及对其使用的关注.Smith等[6]则设计出相应的隐私关注量表,用来测量个体的隐私关注程度.国内有研究者通过对1599名共青团员的调查,发现网络信息接触对青年网民的网络隐私关注具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7].也有研究者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隐私关注的维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网络隐私关注由控制、收集、二次使用、错误、不当访问与补救5个维度构成[8].三是网络隐私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性别、年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9],文化[10]和社会制度[11]三方面对影响网络隐私观念形成的因素进行探讨.此外,还有学者提出风险感知[12]、价值感知[13]、信息的重要性[14]、以往经验[15]等因素对网络隐私观念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四是网络隐私的保护.这是网络隐私研究的重点.Wirtz等[16]将互联网用户的网络隐私保护行为分为三种类型:伪造、保护和抑制;Son等[17]则将其分为六种:拒绝、误述、移除、负面口碑、对网上企业的直接抱怨和对第三方组织的间接抱怨,并将这六种行为归纳为三类:直接的信息保护、间接的私人行为和公共行为.影响互联网用户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的因素包括文化、隐私保护制度等宏观层面和隐私关注、感知公平及感知投诉效益等微观层面两方面[18].对网络隐私的保护方式则主要从法律、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技术等几方面进行探讨[19-21].
关于网络隐私虽有较多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证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已有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对网络隐私进行保护,少有研究分析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有研究者对2008—2017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网络隐私研究的共719篇研究文献(CSSCI)进行了共词分析和共现分析,结果发现,网络隐私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隐私保护研究、网络隐私权利研究、大数据信息环境研究和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等四个方面,其中,网络隐私保护是研究的重点[22].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普及率非常高的一个群体,他们对网络隐私有何认知?影响认知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的解答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网络隐私教育甚至网络风险教育.为回答这些问题,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网络隐私现状,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因素,以期能为大学生网络隐私的保护及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1 网络隐私认知的概念界定与调查实施
1.1 网络隐私认知的概念界定
从广义上来说,网络隐私认知就是对网络隐私的一种主观认识.这一定义作为对网络隐私认知的一般性界定并无问题,但却没有很好地表达出网络隐私认知的内涵.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网络隐私的认知,不仅表现出关注哪些网络隐私,而且更关注的是,这些网络隐私发生泄露的可能性有多大.网络隐私一旦发生泄露,它会给当事人带来何种影响,或者说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对网络隐私认知的界定应把对网络隐私发生泄露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纳入其中.由此,我们将网络隐私认知界定为:对网络隐私发生泄露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程度的认知.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也就为:大学生对与其相关的网络隐私发生泄露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程度的认知.
1.2 问卷设计
为确保本次调查所需的问卷质量,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遵循如下步骤:首先是做好问卷设计的理论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归纳、整理.其次,采用当面访谈和书面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主要用来了解他们眼中的网络隐私项目.再次,根据研究目的和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出问卷初稿并进行预调查.并将问卷初稿送交两位社会调查方面的专家,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指出问卷设计中的缺陷.最后,结合两位专家的主观评价及对所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找出问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逐一修改并形成定稿,最后送印刷厂统一印制.
编制好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户籍所在地、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等.二是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状况.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测量的方式,从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调查大学生对与支付相关的账号及密码,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基本信息,各类网络登录账号及密码等9个网络隐私项目的认知情况.三是影响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因素.包括网络知识、网络使用熟练程度、网络信任、网络活动类型、网络活动场所、家庭背景、同辈群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
1.3 抽样调查与样本的基本情况
采用多段抽样的方法.先从H市抽取文科院校和理科院校各一所,然后再按照一定比例,从抽取的学校中抽取学院,最后抽取个人.每校发放问卷300份,共计600份.最终回收57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5%.因在测量大学生对网络隐私项目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时,采用了李克特量表形式,故利用SPSS22.0进行信效度检验.通过可靠性分析,得到Alpha值为0.833;通过因子分析,得到KMO值为0.79.说明测量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所得结果具有分析的价值.
在所得样本中,男生占51.2%,女生占48.8%.城镇户口的占58.7%,农村户口的占41.3%.父母亲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同时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均有分布;父母亲职业上,务农者占整体的40%左右,非务农者占50%上下,失业、待业者以母亲为主.家庭经济处于平均水平的占68.3%,处于平均以上和平均以下的分别为7.5%和24.2%.家庭社会地位处于中层占56.7%,处于中层以上和中层以下的分别占10.1%和33.2%.
2 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现状描述
2.1 大学生视野中的网络隐私项目
为了确定大学生视野中的网络隐私项目,抽取了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通过访谈,最终确定如下9个与大学生紧密相关的网络隐私项目:与支付相关的账号及密码,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基本信息,各类网络登录账号及密码,网上信息交流记录,未向他人公开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个人喜好与信仰,家庭成员与经济情况,网络浏览痕迹,个人往来电子邮件.这9个网络隐私项目与已有研究中采用的网络隐私项目大体一致[23].
我们从网络隐私项目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两方面,着重分析网络隐私项目发生在大学生本人和其他人身上的情况.结果如下:
由表1可知,在网络隐私项目发生的可能性方面,无论是大学生本人还是其他人,网络隐私发生的可能性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基本信息,各类网络登录账号及密码,网上信息交流记录;排在最后一位的是与支付相关的账号及密码.从得分情况来看,大学生本人得分均低于其他人得分,也就是说,大学生认为本人遭遇各类网络隐私泄露发生的可能性小于他人.
表1 网络隐私项目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的比较
在网络隐私项目发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无论是大学生本人还是其他人,大学生认为网络隐私项目发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与支付相关的账号及密码,未向他人公开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网上信息交流记录.排在最后一位的是个人往来电子邮件.从得分情况来看,大学生本人得分均低于其他人得分,也就是说,大学生认为本人遭遇各类网络隐私泄露发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小于他人.
上述分析揭示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大学生认为与支付相关的账号及密码,发生隐私泄露的可能性相对最小,但一旦发生,产生的后果却最严重.此外,在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中,无论是从网络隐私项目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后果的严重程度,大学生认为本人风险低于他人风险,这些都属于网络隐私认知偏差,即在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中存在偏差.当然,也正因为网络隐私认知基本偏差的存在,使得我们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研究更显必要.
2.2 大学生网络隐私项目认知水平
从已有文献资料来看,关于隐私认知的测量方法虽然有多种,但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用发生的可能性乘以后果的严重程度.在本研究当中,我们将借鉴这一做法.具体来说就是:将每个网络隐私项目在发生可能性上的得分乘以在发生后果严重程度上的得分,所得分数即为该网络隐私项目的得分.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平均分为13.13.以平均分为基准线,高于平均数的为一组,称为网络隐私高认知组;低于平均数的为一组,称为网络隐私低认知组.结果发现,网络隐私高认知组的有287人,网络隐私低认知组的有292人.网络隐私高认知组和网络隐私低认知组人数基本相当,网络隐私低认知组的略多一些.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水平,下面我们从性别、年级、户籍所在地、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社会地位等方面对网络隐私高认知组和网络隐私低认知组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
由表2大致可以看出,网络隐私高认知组女性居多;大一、大二时以网络隐私低认知组居多,大三时高认知与低认知人数相差不大,大四时高认知组人数明显高于低认知人数,表明年级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有显著影响;户籍为城镇或农村,网络隐私高认知组人数与网络隐私低认知组人数之比相差不大,表明户籍所在地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没有显著影响;父母文化程度和父亲职业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影响也不明显,母亲职业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影响明显;家庭经济状况中,网络隐私高认知组和网络隐私低认知组都以平均水平最多,且低于平均水平的人数均要多于平均水平以上的人数,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有显著影响;家庭社会地位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的情况相似,网络隐私高认知组和网络隐私低认知组中以社会地位中等的最多,且中层以下的多于中层以上的.
表2 网络隐私高认知组和网络隐私低认知组的具体情况(N=579)
3 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影响因素
在回顾网络隐私认知研究的相关文献时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网络使用经验、家庭背景、网络隐私认知教育等可能对网络隐私认知产生影响[24].对这些可能影响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因素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性别、年级、网络知识和网络使用经验等主要和个人相关,而家庭背景、父母对子女的网络隐私认知教育和家人的网络隐私经历等主要和家庭相关,而同辈群体、学校网络隐私认知教育等则主要和社会相关.由此,按照主体相关程度,把这些因素大致归纳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大类.
3.1 个体因素
采用方差分析,以考察性别、年级、网络知识、网络使用熟练程度、网络信任、本人网络隐私泄露的经历等个体因素,在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上的差异,得到以下结果(见表3).
表3 影响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个体因素分析
表3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性别是影响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因素之一[17],这与申琦等研究结果相一致.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说,年级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具有显著影响[18],这与徐敬宏等研究的结果一致;拥有不同程度网络知识的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因而,网络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不具显著影响;不同网络使用熟练程度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网络使用熟练程度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不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网络信任度的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得分上不具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说,网络信任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不具显著影响;有过网络隐私泄露经历的大学生和没有过网络隐私泄露经历的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大学生本人是否有过网络隐私泄露经历对其网络隐私认知具有显著影响.
3.2 家庭因素
采用方差分析,以考察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社会地位、家庭网络隐私教育、家人网络隐私泄露经历等家庭因素,在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上的差异,得到以下结果(见表4).
表4 影响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家庭因素分析
表4显示,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得分上均不具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父母文化程度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不具有显著影响.父亲职业不同,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得分上均不具显著差异,而母亲职业不同,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此外,表4还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社会地位、家庭网络隐私教育和家人网络隐私泄露经历等,均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具有显著影响.
3.3 社会因素
采用方差分析,以考察同辈群体的网络隐私泄露经历、学校网络隐私教育等社会因素,在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上的差异,得到以下结果(见表5).
表5 同辈群体网络隐私泄露经历及学校网络隐私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影响
由表5可知,同辈群体中曾有人有过网络隐私泄露经历的大学生和无人有过网络隐私泄露经历的大学生,他们在网络隐私认知的得分也同样具有显著差异.由此,同辈群体的网络隐私泄露经历是影响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又一重要因素;参加过学校网络隐私教育的大学生和没有参加过学校网络隐私教育的大学生,在网络隐私认知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是否参加过学校网络隐私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具有显著影响.
采用卡方分析,以考察大学生在从事不同网络行为及在不同网络活动场所时遭遇网络隐私泄露的差异性比较,得到以下结果(见表6).
表6 网络行为类型及网络活动场所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的影响
由表6可知,大学生认为他们在网络信息获取、网络沟通交流、网络娱乐和网络商务交易这四种不同类型网络行为当中,遭遇网络隐私泄露的可能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换句话说,大学生对网络隐私的认知,至少在他们对遭遇网络隐私泄露可能性大小的评判方面,受到他们所正在从事的网络行为类型的影响;在不同网络场所活动时,大学生认为其遭遇网络隐私泄露的可能性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意味着,大学生对网络隐私的认知受到其所在的网络活动场所的影响.网络活动场所不同,大学生认为其遭遇网络隐私泄露的可能性也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说,网络活动场所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具有显著性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对H市579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隐私的认知存在基本偏差,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水平在性别、年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受到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结论既和以往相关学者如申琦等的研究相互印证,同时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如我们发现,无论是网络隐私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大学生都认为网络隐私泄露发生在其本人身上的可能性与后果的严重程度都要低于其他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需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受到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但这些因素是如何共同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产生影响的,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框架.可以预期,在明确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解释框架,说明大学生对网络隐私认知是如何被强化或是弱化,将是未来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研究值得探讨的又一个方向.
此外,从隐私保护的角度来看,要提升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水平,加强大学生网络隐私保护,也需从个体、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着手.
一是要增强大学生对网络隐私的认识.许多大学生对网络隐私缺乏必要的认知,常常有意或是无意地在网络中泄露自己的隐私.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往往又后悔莫及.为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隐私的认识.首先,让大学生意识到隐私泄露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网络具有超时空性、可匿名性等特征.大学生个人隐私一旦在网络中泄露,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扩散,也可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刻被他人人肉搜索,导致不必要的心理伤害甚至物质损失.其次,增强相关的网络知识.有些网络隐私的泄露,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某些大学生缺乏对网络的必要认知.例如,把微博上的留言和QQ聊天等同.实质上,微博留言具有公开性,QQ聊天则具有相对的私密性.如果大学生对这两者不能作出有效区分,就可能把本应是私密的聊天内容置于大庭广众之下,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
二是要增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隐私教育.研究表明,在家庭,父母的网络隐私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在学校,是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网络隐私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也具有显著影响.这就提醒我们,要提升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水平,保护大学生的网络隐私认知,应在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加强教育.对父母而言,应经常和子女谈谈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有条件的父母还要告知子女如何加强网络隐私保护.从学校层面来说,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水平与他们所在的高校对网络隐私认知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方式和防范工作有着紧密联系.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隐私保护防范的工作,不能仅注重在校园或者课堂里的知识讲解,还应该将它们在学生没有踏进高校时就开始进行,比如高校可以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时把一些与开学相关的个人网络隐私警示出来,打印成纸质资料寄送或者放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面.高校还可以把发生的网络隐私泄露事件尤其是那些与大学生紧密相关的事件进行分类汇编,总结成网络隐私保护教育的教材,采取集中学习和考试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学习网络隐私保护的处理和防范知识,通过校园网、宣传栏、校园广播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网络隐私保护知识.
三是要增强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研究发现,同辈群体的网络隐私泄露经历对大学生的网络隐私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大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仿,又同处校园,很容易在很多方面产生共鸣,达成一致.如果大学生能经常就网络隐私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彼此吸取经验,防范网络隐私泄露事件的发生.
四是要加强网络立法和政府监管.网络隐私泄露不仅可能给大学生本人造成精神伤害和物质损失,还可能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对大学生网络隐私的保护,除了个人、家庭和学校等层面之外,国家还应加强相关的网络立法,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隐私的保护.许多的网络隐私泄露事件往往属于网络犯罪,而法律既是打击犯罪的依据与强有力的工具,也是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最具威慑力的行为规范,为了更好地打击网络犯罪与保护个人网络隐私,立法机关应该加速研究与完善我国对于网络的立法,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来应对日益频发的网络隐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