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中之圣”:苏州缂丝
2021-11-05马惠娟
◎马惠娟 肖 锋 冷 坚
(江苏苏州 215000)
缂丝又称“刻丝”,以桑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生经熟纬、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的独特技法挖织出图案和花纹的高档丝织手工艺品,享有“织中之圣”之美誉。由于技法独特,使缂丝具备了任何织绣方法所不能比较的优势,用色和图案不受限制,织物质地坚实挺括且双面效果完全相同。直至现在缂丝仍只能全手工织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一、苏州缂丝的历史源流与发展
依照文献记载和实物资料,将通经断纬的技法移用于丝织的时间可推断为汉魏,由西域传入中原。乾清宫原藏有五代后梁明贞二年(916)时的缂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纵九寸一分,横二丈二尺五分,这是现存署有题款的早期缂丝作品,但技法较简单。从这些实物资料判断,如果在唐以前那种“通经断纬”的织法还仅用于毛织物的话,至晚到唐代就已出现“缂丝”。到了北宋,从传世的缂丝《紫鸾鹊谱》 《紫汤荷花》 《紫天鹿》等,用于裱首或封面的就不少了。在辽宁省法库叶茂台的辽墓中,还发现以云水纹为衬底的金龙缂丝被面。至南宋缂织名人书画,更标志着缂丝技艺发展的新水平,逐渐成为历朝历代帝王宫殿里大量使用观赏的纺织品新宠。
宋代是历史上缂丝艺术品的鼎盛时期,尤其与当时的书画艺术关系紧密,除了为服装而做,还大量地将缂丝用作书画包首或佛经经卷的封面,题材涉及广泛,风格典雅富丽。在官方,宋代在官署文思院下设“克丝作”,负责专门生产缂丝,用于书画装裱。北宋庄绰的《鸡肋编》中有一段关于定州缂丝的记载:“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所欲作花禽鸟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如女人一衣,终岁可就。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北宋的缂丝在技法上基本上承袭于唐代,但纹样比唐代更加富丽精美,更富立体感和装饰性。辽宁博物馆藏有大量极有代表性的精品。从北宋晚期开始,由于统治者的喜好和受宫廷院画的影响,缂丝从装饰、实用领域脱颖而出,并向欣赏性艺术品转化。
宋代靖康之乱后,迁都临安(今杭州),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工艺美术由北南迁,很多名工巧匠也被带到南方,缂丝由原先所制最佳的河北定州传入江南,开始在松江、苏州一带流行并得到发展,后基本集中于苏州城北陆墓一带。苏州缂丝由此得到很大发展,进入历史上的全盛期。清吕种玉《言鲭》中记载:“刻丝作起于宋”“今则吴下通织之,以为被褥、围裙,市井富人无不用之,不以为奇”。自南宋起,因缂丝品精巧平细,不受颜色和图案的限制,将缂丝技巧与传统书画艺术融会贯通,发展出临摹织造书画作品的缂丝复制品,以经得起长久珍藏。从此,缂丝超越实用工艺品的范畴,转向了纯粹欣赏性的艺术品创作,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宋代的缂丝技法更加成熟全面,缂品大都以唐宋两代的名家书法和画作为摹本,风格上追求写实,不断增加彩纬数量,能细腻地表现楼台、山水、花鸟、兽禽和人物,还将正、草、隶、篆等书法表现得气韵俱全。南宋出现了朱克柔、沈子蕃等一批摹缂名人书画的缂丝工艺大师,所取得的缂丝艺术水平和成就之高,堪称中国古代缂丝艺术的巅峰。如南宋松江人朱克柔缂制的《莲塘乳鸭图》《山茶》和《牡丹》,缂丝工艺精细,风格高雅,形神生动。又如苏州人沈子蕃的缂丝《青碧山水图》《梅鹊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宋徽宗《花卉图》、崔白《三秋图》,均以名人书画为粉本,运用缂织工艺将原画的意境,表现得逼真逼肖,神韵生动。
元代,苏州缂织工艺上的创新较少,但色线的配制却别具匠心,一反南宋时期的细腻柔美,转而显现出简练豪放、古拙苍劲、浑朴写实的风格,极符合蒙古族人刚勇豪爽的民族性格。在宋代缂丝向欣赏品发展之后,元代再度回归服用品,也成为缂丝的鲜明特色之一。元代承袭了金人的官爵制度,以服饰分贵贱,缂丝已被统治者用于制作皇宫贵族的袍服,为显示身份威严和富贵,在丝织物中又以缂丝为最高级,加施金银丝,更显身份高贵。不仅如此,在服饰花纹上也有等级之分,作了等级规定,不可逾越,致使缂丝工艺大盛。《纂组英华》节录《存素堂丝绣录》云:“克丝之工,妙于南宋,而元别用尤广,进御服饰参以真金,组织华丽过于前代,而精雅渐非古法……”
明初,朝廷力倡节俭,反对奢侈,鉴于元代缂丝过于繁缛,因此规定缂丝除用于敕制和诰命外,不许用做各类衣物,所以缂丝产量很少。宣德年间(1426—1435)以后这一禁令逐渐放松,缂丝的织造逐渐增多,并重新以摹缂名人书画为主,尤其以苏州当地书画名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作品为摹本。朱启钤于《存素堂丝绣录》中言:“明太祖鉴于元制之繁缛,诏罢岁织缎匹,禁用刻丝,而勅制诰勅船符,其透织工作,仍与刻丝相似。至宣德再兴,设内造司,南匠北来,效技呈能,几逮宣和之盛。所摹唐宋名迹,及御笔书画,亦不亚宋元意匠。终明之世,斯艺不衰。”又谓:“此艺能以不坠者,亦唯宣宗振兴之力,故余于宣宗宸翰,别有一种感慨。世之尚克丝者,鉴别古今兴废之迹,若得宣朝善本,亦当视与宣窑宣炉,同一名贵。”到成化年间(1465—1487),缂丝的生产更趋繁盛,以苏州、南京和北京为主要产地,其中尤以苏州出产的缂丝为上品。苏州缂丝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名工朱良栋缂织的《瑶池献寿图》轮廓清晰,尤为冠绝。明代苏州缂丝还为朝廷制作皇帝的龙袍,其代表作有北京定陵出土的万历龙袍。在明代的两百余年间,缂丝有了较大进步,如孔雀毛的应用,使缂丝风格艳秀高雅;双子母经的创用,使缂丝从此有了单经(即粗丝)与双经(即细丝)之分,增强了缂丝的灵活性和表现能力。故宫博物院织绣馆陈列的实物,说明了缂丝工艺在明代这个时期,只有苏州、北京两地生产。明苏州人王绮《寓圃杂记》云:“若刻丝累漆之属,自浙宋以来,其艺久废,今皆精妙。人性愈巧,而物产愈多,至于人才辈出,尤为冠绝。”
宋元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人文昌盛,经济发达,文人士大夫聚居。由于文人审美趣味的影响,丝绸工艺和书画艺术紧密结合;加上宫廷贵族阶层不计工本、精益求精的审美趣味,促使一些高级丝织工艺发展起来,如缂丝、云锦等,丝绸文化技艺达到历史顶峰。清代丝绸业人士位尊格高,因皇室对丝织品的需要而备受重视。曹雪芹出身于财大气粗的江南织造之家,其祖父和父辈都做过江南织造,他所著的《红楼梦》中提到的丝织物不计其数,并多次提及缂丝,可谓集品种品类之大成的丝绸大典。书中第三回写王熙凤“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第五十一回袭人“身上穿着桃红有光刻丝银鼠袄”。而无论宫廷还是显贵们的缂丝用料,除了北京宫廷内的少量御用匠人外,缂丝的生产主要出自苏州地区。清廷在苏州设织造局,专门督造锦缎、刺绣和缂丝。清代缂丝往往采用缂、绘相结合,别具一格。据清廷内务府黄册档案记载,苏州每年都要批解缂丝产品若干往京城,供“上用”及官用之需,每批少者三五件,多者一二百件。清代的缂丝实用品和欣赏品均大量生产,其数量之多前所未有,除有大量袍褂、官服、补子、屏风、挂屏、围幔、桌围、椅披、坐褥、靠垫、迎手、荷包、扇套和包首等实用品外,还有大量以书画、诗文和佛像等为表现对象的欣赏性缂丝制品,品类丰富多样,盛极一时。
马惠娟缂丝《崔白三秋图》
苏州生产的缂丝,在明清两代,都出于苏州城北陆墓、蠡口和城西南光福一带的民间作坊。朱良栋、吴圻等都是明代苏州缂丝的著名艺人。他们都缂织吴门画派的画稿(如沈周的《蟠桃仙》)及其他名家作品,轮廓清丽,花鸟神态,栩栩如生。到民国初年,苏州缂丝艺人以汤长云、李水福等较为著名,他们为当时的政府织造了一些作品。李水福曾受张謇邀请,到南通为他织作不少作品。
清朝后期至清朝覆灭,断绝了以往对民间纺织品的朝贡需求,缂丝工艺也日趋衰落。进入民国后,时局发生大动荡。百姓人心惴惴,生活上也少了很多的闲情和讲究。社会经济正在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型,但在民国政府支持国货的意识指导下,传统技艺也曾有过些许成就。张花村缂丝艺人王锦亭,其作品《麻姑献寿图》于1915年参加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并获奖。民国时期,苏州缂丝产品主要为花卉、翎毛、山水,以及袍服等。苏州恒元春出品的缂丝立轴,曾在1923年苏州总商会国货陈列所第一届展览会上获优等奖;1924年10月吴县周渭卿缂制的缂丝团花马褂、女袄等服装及《瑶台八仙寿》获得江苏省第三届地方物品展览会一等奖。其时,毕竟需求大为减少,缂丝生产逐渐从高档朝贡品、观赏品改变为较为低档的生活服饰品。20世纪20年代,陆墓王茂仙同蠡口沈金水等人曾联络上海租界出口商,组织艺人生产。最多时两人名下有织机80余台,但大多数艺人以务农为主,有订货时才在农忙间隙从事缂织。
1948年12月10日,《苏州明报》刊登了周希的文章《缂丝工艺在苏州》,文中称:“战前吴中操此业者约百人,在此十数年中,固有因年事之增进而死亡,其遭遇战争之逼迫而流亡者亦颇不少。今能织造者恐不足六十人,而艺人精者不过二三十人而已。”当时有流传于城北郊区的民谣:“一只梭子两头尖,缂丝艺人叫苦怜;起早做到黄昏里,饭米无着如油煎。”显然,缺少需求的缂丝业面临着消亡的危险。1949年之后,苏州民间缂丝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艺人们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
二、缂丝工艺技法
(一)工具原料
苏州地区所用的缂丝机是在木机上挂两扇平纹综片,下挂两个翻头,下设两根脚踏竹综杆,以控制经线的上下交替分层。前后机身装有木制的卷取轴和送经轴,中间装有用来分隔经线的竹制机筘,以及诸多形如竹叶的梭子和一个带有梳齿的拨子。机筘、梭子、拨子则都是用竹子制成,竹子质地坚硬,宜于打磨,长期使用之后,更可使表面光亮润滑,方便使用。
缂丝用线有其特定要求,原料主要采用20/22D的纯桑蚕丝,通过选料、络丝、单并、单捻、定型、倒筒、双并、双捻、定型、倒筒络、并、捻等的工艺流程,制成缂丝生产主要的两种原料,即经线和纬线。
(二)制作工艺
缂丝的工艺流程复杂。在机台准备工序完成后,作品制作工序有:
1.画样:把线描稿托放在均匀平整经面下,用毛笔把纹样描摹在经面上,织造时按样制作。也可直接将线描稿直接衬托在经面下,照样缂织。
2.审稿、配线:非常重要的环节,正如影视演员熟读脚本,指挥员深谙战术,当选定画稿后,首先要花时间从总体风格、题材、构图、设色几个主要方面分析;其次需要深入分析的方面有,纸质颜料画稿依丝线缂织技术的必要转化、主次技术分类、重点和难点、工时成本的预计、色线的数量,等等。当对画稿进行了透彻分析,就可以做到画在胸中,眼到手到,以梭代笔,事半功倍。
3.配色摇线:把画稿上需要的线色,分别摇绕在竽筒上,然后根据样子色彩把竽筒色装进梭槽,即可织纬制作。
4.缂织:足踏脚棒,控制翻头上下开口,手工穿梭,穿梭后将梭子在纬线上均匀拨压,另一手将线条轻轻按捺,逐渐放松,使纬线拨压好后,交替经面开口穿梭拨压。缂织一幅作品,根据画面稿的需要,会使用到多种表现技法。
5.修毛头:作品完成后,将作品从织机上剪下。再把作品正面的毛头修剪干净,图案呈两面一样,这就是缂丝成品。
(三)缂丝技法
平缂:又称齐缂,缂丝基本技法,即依照图案色彩的变化要求顺经纬之理进行平纹交织,适宜表现素底及单一色块、无立体感需求的图案纹样。
掼缂:缂丝戗色法之一种,即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同套颜色的色丝依纹样轮廓走向顺序有层次按色阶排列缂织,起到晕色效果,如同叠上去似的一种和色方法。通常用来表现海水的层次等纹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勾缂:又称“勾边”。在纹样边缘以区别于主体纹样色彩的另一种色线缂出明显的边界或轮廓线,主要运用在图案、花卉枝叶的轮廓线等具有分别色彩层次和划分纹样间界线的地方。在缂织装饰性图案或工笔题材作品时,需要运用勾缂模拟绘画中的线描。在装饰性纹样中勾边线粗细色彩变化较少,只需依色和粗细进行单根或多根勾缂。
结:在缂丝历史上,通常用相近的二色或三色丝线按退晕的色阶层次顺序缂织云纹、水纹、山石等,在这些图案浅、中、深色间,沿着两色之间的竖向或较陡地方缂织一条线,这条线的技法称为结。不但能起到调和作用而且能增加色彩的层次感,从而使纹样具有立体感且更富于装饰性。现多用于表现作品中较粗而富有力量的线条,以及一些有着较多变化的线条。结所表现的线条不同于勾,可以有更丰富的粗细变化和深浅浓淡变化,如山石、树木的轮廓线等。
戗:又叫戗色法或镶色。戗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配织,能起到退晕渲染的效果。戗缂又分长短戗、包心戗、凤尾戗、木梳戗等。这些戗法在缂丝工艺技法上较常见而且运用广泛。
搭梭:又称“笃门闩”,当织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纹相接的边缘时,因两色不能互相连接而形成裂缝,又称“竖破缝”。为了增加作品的整齐和牢度,故在每隔一定距离处使两边的色纬相互搭绕对方色区的一根经线,使之相连为一体,以避免竖向裂缝过长而形成裂口,此种缂织技法称搭梭。因其像在门中横了一根门闩,故而也叫“笃门闩”。
三、缂丝织造技艺的当代传承保护
1954年春节,苏州市在拙政园举办工艺品博览会,特邀缂丝艺人沈金水、王茂仙当场表演技艺;同年2月,成立了苏州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邀请王茂仙、沈金水、张玉明和徐祥山等进行缂丝制作。1957年,更名为苏州刺绣研究所,落足于建筑典雅、风景优美的著名园林——环秀山庄内,开始了半个多世纪对苏绣的研究、传承、发扬工作。缂丝工艺与刺绣工艺都被安置在苏州刺绣研究所里,最初的一批师傅都是从社会上集中起来的,比如,刺绣名师任嘒闲、顾文霞、李蛾英,缂丝名师王茂仙、沈金水。为了将缂丝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前后不断招收受过初高中学历教育的青年学徒,在老师傅的精心传授下,成长出了一批缂丝新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研究所缂丝技艺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时期,创作了一批有艺术收藏价值的作品。如沈金水于1958年缂制的《牡丹》便被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
自1972年中日关系开始解冻,到1979年正式恢复邦交,缂丝的对日贸易也逐渐扩大,在外贸公司的组织下,苏州地区大力恢复缂丝生产,为日本缂织传统和服腰带,因此带动了缂丝业再一次的繁盛。20世纪70年代,苏州先后建立了苏州缂丝厂及吴县东山、陆墓、蠡口和黄桥缂丝厂,生产缂丝艺术品和日用品。至1988年,苏州地区及浙江少数地区总共约有缂丝机6000多台,织工约万人,缂丝工艺形成产业化。传统工艺毕竟需要市场的支持,因此也带动了缂丝高档观赏品的研究,无论是题材的开发,还是技艺的创新,均达到了1949年后的鼎盛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亚洲金融风暴,日本经济严重滑坡,影响到高档服装的消费,大量减少了对缂丝腰带的需求,外贸定单锐减,缂丝贸易迅速走下坡路。同时,国内缂丝行业内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局面非常混乱。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绝大多数缂丝企业转产或改行,加上缂丝生产成本高、工效慢、销路狭,从业人员待遇低,年轻人不愿学,苏州缂丝技艺濒临失传危险。如今,从事缂丝生产的企业仅有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王金山、王嘉良、马惠娟等大师缂丝工作室及光福、黄桥等地民间艺人。
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便被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建立了一套从国家级到省级、市级、区级的比较完整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制和措施。当今苏州缂丝制作技艺代表人物主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苏州缂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金山(1939—2020),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嘉良和马惠娟,另外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华惠英、陈文、王建江、吴文康、范玉明、曹美姐、蔡霞明7人。
王金山,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成立王金山大师工作室。2006年后,王金山大师工作室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苏州缂丝制作技艺)保护单位。王金山于1956年进入苏州刺绣工艺生产社(后为苏州刺绣研究所),师从缂丝名人沈金水学艺。1963年派往故宫博物院缂制宋代缂丝作品三年,先后复制南宋缂丝名家沈子蕃的《梅鹊》《青碧山水》和缂丝名家朱克柔的《梅花寒鹊图》 《牡丹》 《蝴蝶山茶》等缂丝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20世纪70年代,缂织的《金地牡丹屏风》 《花篮》分别作为国礼赠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领衔创制的巨幅金地书法缂丝作品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创新了金线与玄色线相结合的绞花线新技法,收藏于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80年代初创制的缂丝三异(异色、异样、异织)《牡丹·山茶·双蝶》、全异缂丝《寿星图》,被列为珍品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21世纪以来为首都博物馆修补破损400多处的清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缂织的《金地牡丹蝴蝶中堂》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并著有《苏州缂丝》一书。
王嘉良,1939年10月生于缂丝世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民间工艺家。其高祖父王金定于乾隆年间即为清宫缂制龙袍;其太祖父王新亭在光绪年间为慈禧太后寿庆缂制八仙庆寿袍料;其曾祖父王锦都为晚清至民国时期缂丝名匠;王茂仙是王家缂丝第四代传人,早年从父王锦都学习缂丝,能缂制龙袍、各式官服、屏条、中堂等。1951到无锡苏南美术工场从事缂丝,1952年随工场迁至南京工作。1954年受聘苏州市工艺美术合作社任技术指导。1957年参加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王嘉良将一生献给缂丝艺术,其代表作有《牛郎织女》、仿宋朱克柔《莲塘乳鸭图》等。王嘉良继承祖上为皇家缂织龙袍的技艺,带领其子王建江为首都博物馆复制了多件明清皇帝龙袍。
马惠娟,苏州市吴中区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72年成立吴县缂丝总厂后,她有幸成为第一批艺徒,师承沈根娣、陈阿多、徐祥山,从此将缂丝艺术作为毕生追求的方向。她精通各种缂丝技法,并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2003年退休后,定居在苏州吴中区光福梅园紫藤坞,建立缂丝研究所,继续从事缂丝制作、传承与研究。在从事缂丝创作的四十多年中,作品经常获得国内外大奖。代表作:仿《莲塘乳鸭图》、《虎啸图》、《云龙图》、《六骏图》、《寒月孤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