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2021-11-04杨利军
杨利军
摘 要: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通过明确“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關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环境愈加复杂,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已很难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发展需求,也不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所以“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应运而生。高职院校各门课程都要挖掘育人元素,明确“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切实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 从培养目标入手,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人才培养目标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总要求,提升高职学生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从培养目标入手,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可以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1)融入“爱国”。通过融入“爱国”,教育高职学生:1)关心关注国家大事,国家战略、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及技术水平;2)对自己国家有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3)遵守国旗法等国家法律,爱护国旗、国歌,升旗时庄严,行礼,能熟练唱国歌;4)遵守各种规定,注意讲话文明,绝对不给祖国抹黑;5)认真学习知识和技术,认真对待工作,报效祖国,等等。
(2)融入“敬业”。通过融入“敬业”,教育高职学生:1)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引以为自豪;2)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3)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的精神;4)具有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科学家精神;5)具有积极主动的岗位意识、职业意识、进取精神、拼搏精神等劳模精神,等等。
(3)融入“诚信”。通过融入“诚信”,教育高职学生:1)真诚、老实,不隐瞒欺诈,不参与校园网贷、不参与自考中介活动、不参与违法的岗位实践等;2)讲信誉,讲信用,不论虚作假,不考试舞弊;3)言必行,行必果,不投机取巧,不偷工减料;4)具有法律意识,具备契约信守精神,等等。
(4)融入“友善”。通过融入“友善”,教育高职学生:1)乐于助人;2)学会宽仁,懂得谦让、礼让;3)学会说“对不起”;4)见义勇为,等等。
2 从优化课程设置入手,设置覆盖全周期的核心价值观践行实践课程
在2019年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要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就要从优化课程设置入手,设置覆盖全周期的核心价值观践行实践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践、养成教育实践课程全部纳入课程体系,可以设置劳动教育课、中华优秀文化课、主题班会课、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课程。
(1)劳动教育课。把劳育融入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劳动的过程,调动学生关于社会思想道德、智力创造力、美学情感等等方面的知识和体验。高职院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劳育类通识课程,向大学生系统介绍劳动法律、劳动关系、劳动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锻炼,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他们懂得并由衷认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2)中华优秀文化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的任务。另外,还可以围绕红色元素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先进制造文化等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完善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引导高职学生加强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3)主题班会课。实施以“算账课”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以“从日常行为说起”为主题的文明规范教育、以“铁道文化研讨”为主题的文化传承教育等主题班会内容体系,创新主题班会课内容和机制。
(4)志愿服务。将“春运社会实践”、暑期“精准帮扶三下乡实践”、日常“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等活动纳入大学三年全周期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志愿服务千日成长记录,做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三年不断线。
3 从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入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库
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就需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说教和简单的理论灌输。高职院校可以从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入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库,如与专业、课程等相关领域内的。1)国家发展战略、法律制度等;2)国家及行业领域技术的发展水平、现状等;3)国家及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技能大师、身边的榜样等他们的家国情怀、精神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动品质、成果、经验、先进事迹等;4)先进企业的企业标准、管理规范等。
4 从教学环节设计入手,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施环节中
做好教学环节设计,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可以从教学环节设计入手,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施环节中。如以《数控加工技术》为例,选择来自生产实际的典型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施环节。1)在资讯环节,可以在分析任务、明确要求、学习新方法与相关技术中,融入我国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的世界水平介绍;2)计划决策环节,在选择编程方法、加工路线制定编程与加工方案中,融入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优,对精益求精、不偷工减料、团队协作的优秀人物、优秀零件加工方案进行介绍;3)实施环节,在按规定流程高质量完成零件加工过程中,既可以融入爱护刀具的品质,要求学生按规定要求拿放刀具,爱护设备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专注执着精品加工、不打折扣、帮助团队成员共同进步,也可以融入先进企业、优秀的加工工艺的介绍;4)检查评估环节,在评估产品加工质量、精细化过程品质中,融入评价客观、诚实、公正的精细化管理案例。在专项能力考核中,主要考核学生作品品质、操作规范,在素养考核中,主要考核学生过程规范的执行、行为习惯、现场安全管理、现场6S管理、团队分工协作、团队间诚信评价等。
5 从改革课程考核入手,将育德考核融入课程考核标准之中
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要打破重知識轻能力、以书面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学业水平为主的单一评价,从改革课程考核入手,将育德考核融入课程考核标准之中建立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
(1)核心价值观践行实践课程考核与选优、评优相结合。课程的考核并非孤立的,通过纳入到学校选优、评优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如: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践》实践课程,可以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供学生进行选择。1)铁道运输服务类,包括春运实践、暑运实践、节假日运输实践;2)技术服务类,包括家电维修服务、支教服务、培训服务、科普服务等;3)“三下乡”服务,包括科技服务、精准帮扶、社会调查等;4)文化艺术类,包括文化宣传服务、赛事服务、会议服务等;5)文明服务类,包括环保服务、清扫服务、文明交通劝导、敬老服务等;6)活动服务类,包括迎新服务、助勤服务、社区服务等。并且志愿服务做到三年不断线,学校在考核时,要求要有活动方案、过程记录、总结。志愿服务是选优、评优的必备条件,而且不同选优、评优,对志愿服务的时长要求是不同的,普通学生每学期10小时,学生干部每学期校级20小时、市级30小时、省部级40小时、国家级50小时,入党积极分子每学期30小时,预备党员每学期40小时,优秀党员每学期校级50小时、市级60小时、省部级70小时、国家级80小时。
(2)专业课程考核,将课程有关国家政策、技术水平考核、专项能力考核与素养考核相结合。根据国家政策、技术水平考核、专项能力与素养要求,整合课程考核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以学生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将课程有关国家政策、技术水平考核、专项能力考核与素养考核相结合坚持评价多元化、考核标准职业化、评价标准能力化,以促进、激励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与自主学习。
6 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的改革是系列化改革,通过明确“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从修订培养目标到优化课程设置,再到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再设计教学环节,最后改革课程考核,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完善的闭环,才能促进“课程思政”改革深入而彻底,有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15-18.
[3]张淼.高职院校建设“课程思政”之路径剖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