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可能逆转吗

2021-11-04张焰

祝您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供血心脑血管颈动脉

张焰

专家介绍

張 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副主任医师,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常见病的规范诊疗,重视高胆固醇血症等危险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早期诊治,对药物配合体外反搏综合治疗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研究显示,我国有1/3的成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当体检查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时,很多人都会关心这几个问题:自己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否能逆转?如果可以,该如何逆转?如果不能逆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好血管,以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而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先从我们的颈动脉说起。

颈动脉:全身动脉健康的“窗口”

颈动脉是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大脑的必经之路,颈内动脉负责大脑半球前部和中部的供血,颈总动脉的分叉处由于血流慢及局部形成湍流的缘故,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的健康情况可作为全身动脉的一个“窗口”。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的程度成正比。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确诊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接近80%。

可见,如果患者已经查出颈动脉粥样硬化,则表明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情况很可能更加严重。这是因为,与颈动脉相比,心脏的冠状动脉、脑血管更细,分叉和弯曲更多,更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及早干预,斑块可逆转甚至消退

如果经过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形成斑块,但动脉狭窄程度还没有超过50%,此时积极干预,患者的斑块有可能逆转甚至消退。

患者在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基础上,应改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接受治疗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其中包括饮食干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等。

(1)饮食干预:日常饮食应做到“三多三少”,即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富含植物固醇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粗粮等,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控制盐与糖的摄入,严格控制总热量,避免超重和肥胖。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心态平和,学会自我调节并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3)运动干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一般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每次30~50分钟,每周3~5次即可。

必要时须配合药物、手术治疗

如果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血糖水平等仍不能达标,或已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定要遵循医嘱配合药物治疗,不能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就拒绝服药。

患者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的药物等。一般来说,有颈动脉斑块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要控制在2.6 毫摩尔/升以下,如果长期控制在1.8 毫摩尔/升以下更有利于低回声软斑块的消退。

如果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达到70%以上,除了服用药物外,还要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必要时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硬斑块和软斑块,哪个更危险

颈动脉彩超是无创、无辐射的,可重复检查,最适合用于血管健康状况的筛查,也有利于监测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此外,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也可以通过彩超检查的结果来判断。

很多人在检查报告上都看过“硬斑块”“软斑块”的字眼,但并不了解它们的区别。不论硬斑块还是软斑块,都是对斑块性质的一种描述,它们的区别在于:

硬斑块多为稳定性斑块,已经钙化变硬,表面有一层比较厚的纤维帽,不容易破裂继发血栓。这种斑块一般通过不断长大的方式来造成血管的狭窄、堵塞,从而影响大脑供血。但成长速度不快,诱发卒中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对较小。

软斑块则多为不稳定性斑块,它的纤维帽薄,就像薄皮大馅儿的饺子,很容易破裂继发血栓,一旦血栓堵塞颈动脉或斑块碎裂脱落后随着血流进入颅内动脉,就会影响大脑的供血,诱发脑卒中。

因此,硬斑块相对比较稳定,破裂的风险比较小,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对较小;而软斑块的危险性相对更大,容易造成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但是,软斑块如果得到及时的干预,是可以得到逆转的。因此定期体检,及早筛查,及早治疗非常重要。

(梁嘉韵    整理)

(编辑    杨小龙)

猜你喜欢

供血心脑血管颈动脉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辣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