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创新路上
2021-11-04沈锋倪东衍
沈锋 倪东衍
5月摘桑葚,6月采蓝莓,7月赏人参果,8月吃西瓜,9月可以垂钓澳洲淡水龙虾,还有满树的多季果嘉宝果……随着市场对休闲农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上海资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拓展种植新品种的劲头也越来越大。
在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资福村大片规整的农田边,坐落着一方小院,这里便是上海资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创办于2016年,现有社员20多户,采用种养结合模式,专攻生态农业,它是本土大米品牌“贤稻香”的诞生地。目前,合作社已经形成水稻、瓜果、蔬菜等一大批特色生态农业,推出田园采摘游、农业观光游,大打农业休闲旅游牌,让农产品与旅游业联姻,将农产品的消费终端建在田间地头。
擦亮“稻蝦共生”金名片
2021年立秋刚过,合作社就迎来了上海水稻收割的第一镰,合作社今年试种的水稻品种“稻香花”迎来了丰收,相比较合作社的其他早熟品种,资福合作社的开镰时间提前了1个月左右。“稻花香”品种避开了病虫害的高发期,且植株低矮,在台风多发季节,抗倒伏性能较好,亩产量也较为可观。该品种颗粒纤长,碾压成米后色泽透明,煮成米饭口感软糯、香甜有回甘,深受市民欢迎,江浙沪的市民下单后次日就能品尝到新大米。由于早熟品种错峰上市,市场上较为稀缺,农户销售价格每斤可达15-18元,该品种的试种,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
好品质的大米从何而来?稻种和种植方式都很重要。
2016年,合作社就开始试种各种新品种,如松早香1号,从基础的种养知识和技术学起,从选种、育苗到施肥、收割、碾米,合作社一面请教当地老农、一面通过培训请教农技专家,第一年亩均产稻谷1200斤,注册商标为“贤稻香”,由于是生态种植大米,新米上市即反响热烈,一扫而空。第二年,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至400亩,专攻生态化农业生产。合作社苦苦思索如何依靠现代农业技术,使一亩三分地产出达到更大效能。通过对市场的走访和调研,合作社决定深化“绿色农业”的理念,采用种养结合的模式。
为了实现一水两用、一举多赢,合作社下足了苦功夫,通过请教农科院专家,利用“稻渔共生互利结构原理”,无农药的稻田给了龙虾优良的生活环境,而龙虾能吃掉田中的杂草和危害性幼虫,不吃稻秧,除草除害;龙虾游动、觅食,有助于稻田松动、活水、通气,排出的大量粪便也起增肥效果。通过虾稻共生的模式,合作社种植的南粳46品种不仅获得了2016上海市稻米评比三等奖的肯定;地里的龙虾也卖了一个好价格,农民的脸上笑开了花。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在插秧时节,农歌里的场景已再难寻觅。从拌种、浸种、播种、催芽……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提高水稻种植附加值,农机奏响丰收曲。同时,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就树立了“带领农民兄弟共同致富”的发展方向,随着合作社面积的不断扩大,合作社逐件购入新型农机具,开辟育秧基地,建立烘干房,除了服务合作社的农户外,合作社还帮助周边近4000亩家庭农场走上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之路,真正做到了服务一方。
一颗桑葚引出一条产业链
为了让“田园梦”更丰满,合作社又开始着手打造休闲农业园。为了吸引人气,合作社从起初20余亩桑果树开始,逐步发展到如今50余亩的桑果园,成为上海市郊唯一一家规模化的桑葚采摘园。每年5月,桑树枝繁叶茂,密密麻麻的桑果挂满枝头,果子紫黑色中透着亮,不仅个儿大、肉厚,营养成分也很高。
“这些年,桑葚很少见了。”不少周边老农介绍,由于桑葚容易得菌核病,结果率低,而且桑葚的保鲜期很短,所以老农们渐渐放弃种植。而合作社的想法却不一样:桑葚口味酸甜,深受市场欢迎,且果子具有补肾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现在城市的孩子们,都渴望到农村来接触大自然,桑葚上市期刚好是在“五一假期”,所以种植桑葚一定会有市场。合作社愿意做资福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于桑树生产的管理,合作社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技术员密切关注桑树生长情况,合作社负责人也四处学习桑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高发期前,提前准备好应对措施。得益于合作社的悉心照料,桑树长势喜人。5月上旬,正是桑椹成熟的季节,合作社接待了一批批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的市民。“发展果桑产业链,桑芽可以做菜、做茶,桑叶可以做桑叶面,桑葚可做果酒,这种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模式使这些桑果发挥了最大的价值和效益。桑葚成熟期短,也就20多天,合作社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道。四里八乡的人们闲暇时多出一个爱好,喜欢到桑园里遛弯儿,甚至喜欢到地里摘下新鲜的桑果品尝品尝。桑园一下子给这块土地赋予了人文情怀。
长在树上的“葡萄”
“你见过长在树上的葡萄吗?这可是一种价值很高、营养丰富的新水果品种。”合作社基地负责人问道。
葡萄不是长在藤蔓上的吗?连一般小学生都有这方面的常识,什么时候葡萄开始离开藤蔓跑树上结果去了?
见笔者一脸“懵圈”,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发出邀请说:“你可以到我们‘树葡萄基地去实地看看。”
2019年,合作社对产业发展作了新的布局和规划,在不断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多方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目光聚焦在了嘉宝果产业上。合作社建设10亩温室大棚,从我国台湾引进了全新的果品——嘉宝果。
嘉宝果俗称“树葡萄”,它不同于生长在藤蔓上的葡萄,成熟的季节一到,个头大的像是乒乓球,小的与普通葡萄大小差不多,紫色圆形果实密密麻麻直接长在了树干上,初看还真有些不适应。合作社负责人说:“嘉宝果种得好,一年可以挂果四五次,产量极高。很多人没有吃过吃嘉宝果,特别新奇,而且嘉宝果口感很好,营养效果也相当高。”
2020年,经过反复揣摩和充分调查,嘉宝果除了作为鲜果外,同时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的生态农业高端产品的特点,是一种能满足大规模产业化需求的优势潜力品种。其后,合作社开始对嘉宝果进行深加工,研发、设计、打造自主品牌。
此外,合作社还开辟了开心菜园。春天,各类小青菜茁壮成长,夏天芸豆、豆角、黄瓜、辣椒,一簇簇,一团团,红的绿的,热火朝天地长着。秋天,大片大片的白菜,这白菜品种有的是圆的,有的是长的,有的是黄心的,总之,充分满足大家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上海农广校牵线搭桥,合作社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武天龙研究出适宜本地种植的油豆新品种“串串红”,便诚邀武天龙到基地示范种植,并开设讲座向村民普及种植技术。该品种为常规改良品种,纤维化低、无筋,口味好,嫩果、老果均可食用,市场销售也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
目前,合作社又将视线投向了现代化程度更高、前景更为广阔的智慧农业。将运用“互联网+”思维,采用可视化种植、扫码追溯生产地、微信群互动、网络众筹、闪送到家等新手段,将目标群体锁定为对高品质农产品有需求的中产阶级。通过认领水稻、蔬果基地,合作社向认领的市民提供农产品从种到收全程实时可视化服务,让他们真正吃上“放心菜”。认领菜园的客户们说,这一分田带给他们的,并不仅仅是吃的快乐,而是田园梦想的实现,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种放松和自由,是专属于他们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