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21-11-04郭明珠张悦昕
郭明珠 张悦昕
关键词: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团体辅导;高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0-0044-04
【活动理念】
进入高中之后,学生们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面临学业、人际、生活适应等方面的挑战,而那些能够在挑战和变化中适应良好的青少年在高中三年中可能会有更优秀的学业表现。因此,本课旨在在开学伊始聚焦适应这一话题,通过游戏导入、认知调整、案例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以更加灵活、更具弹性的思维来应对适应阶段可能会遇到的挑战,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学会用开放的、好奇的和自我关怀的态度应对困难,平稳度过开学后的适应期。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成长型思维方式,了解固定型思维方式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情感目标:学会表达自己在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接纳自己,并在班集体中找到情感共鸣,促进同学之间的人际联结。
技能目标:在面临适应挑战时能有意识地识别出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并尝试用成长型思维实现转化。
【活动重难点】
识别自己在面对适应困难时产生的固定型思维,尝试使用成长型思维应对挑战。
【活动对象】
高中一年级
【活动方法】
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运用游戏、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惯有的固定型思维,并学会用成长型思维方式助力初升高的心理适应过程。
【活动时间】
45分钟
【活动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大海报白纸、水彩笔、剪刀、绳子、信封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蜘蛛结网
1.游戏规则
(1)全班分成六组,每组约八人,每组一团线绳。
(2)组员轮流回答问题,并将线绳抛给任意组员,需保证每一轮过后每一位组员都有被抛到。
(3)接到线绳的人发言完毕之后,一手拿着线绳,另一手将剩余线团扔出去,最后组内成员共同织成一张网。
提醒学生:不要抛给相邻的人,活动过程中要拉直绳子,不要让绳子散落在地,活动结束后会有一个“神秘任务”。
(4)每一轮发言的主题如下:
第一轮:你最喜欢的校园一角是哪里?
第二輪:你最欣赏自己的什么特点?
第三轮: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第四轮:自己当前遇到的与学业相关的困难是什么?
第五轮:目前在学校中,你关于人际方面的担心是什么?
(5)结网活动完成后,教师公布小组神秘任务——用组内结成的网将组内一位同学托起。(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需要将小组同学抬得很高,脚离地即可)
2.讨论与分享
师提问:活动后你对小组成员有哪些新认识?
生1:第一次知道同学们也有这些担心,感觉就没有那么焦虑了。
生2:没想到大家愿意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难,感觉跟同学亲近了不少。
师提问:被托起的同学心里是什么感受?当时有什么想法?
生1:一开始是有些担心的,紧紧拽着绳子,害怕自己会掉下来,但是被托起来之后觉得还挺好玩的,还想再玩一次。
生2:觉得应该会很有趣,而且我很相信我的组员。
师提问:托人的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1:自己不敢上去,但是托同学要用尽全身力气,要保护好同学的安全,同学上去之后自己也有点想试一下。
生2:感觉比被托的同学还紧张,因为被托的同学把他手中的绳子交给了我,我要一人抓住两把绳子,很担心辜负了同学的信任。
设计意图:用游戏体验的方式,鼓励同学们表达出自己在适应阶段中的感受,了解到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适应挑战,增加安全感。让同学们对适应困难有一个由内到外的表达,从自己到他人的视角,自然进入本课的主题。
二、展开阶段——成长型思维VS固定型思维
师小结:通过刚刚同学们的分享,老师发现当我们在面对这个神秘任务的挑战时,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冒出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在PPT上呈现出同学们可能有的想法)
“这太难了,绳子这么细,空隙这么大,不可能做到的。”
“这太有挑战了,我喜欢!”
“我有点重,摔了可不好,还是别试了。”
“我一定有办法!”
“会不会姿势太丑?同学笑话我?”
“再给我多一些时间,我也可以试一下。”
“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
“不费劲了,肯定是完不成的。”
“应该是哪个部分出了问题,总会有办法的。”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想法进行分类,会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介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Carol S.Dweck)教授提出的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成功来自努力和奋斗,会在挑战中茁壮成长,并将困难和失败视为成长的机会。一个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静态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挫折或失败是缺乏智力的证据,相信他们的成功潜力是源于目前具备所需的能力。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会倾向于放弃,回避挑战,将错误视为失败。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当老师提出要完成神秘任务——“抬人”时,你头脑里面出现的想法是属于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遇到挑战和挫折时通常的想法来判断自己的思考方式的倾向性。
师生互动:认为自己是成长型思维的同学请举手?固定型思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