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心理课:从课堂分享到团体动力

2021-11-04蔡中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0期

蔡中元

摘要:心理课上,学生常常在游戏后分享不足,导致心理课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团体动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从清晰定位心理课性质、从认知上明确团体规范、从听觉和视觉上烘托团体氛围、综合把握班级情况促进团体凝聚力、利用人际互动和提问启动和催化团体动力这五个方面着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分享体验,改善心理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课堂;体验分享;团体动力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0-0036-03

心理课的两个基本要求是:体验和分享。心理课上,学生常在活动体验后的分享环节陷入尴尬的沉默,心理教师不得不用上“点名”这一杀手锏。心理课如果只有体验没有分享,就和做游戏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体验如果没有通过表达来梳理回顾,课堂收获则可能在课后烟消云散。此外,学生能够自由地在团体中表达和分享感受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面对体验分享不足困境,心理教师常抱怨是学生本性(素质、性格)不活躍导致的。

但事实上,团体动力可能比“本性”更能够解释这种现象。团体动力是指团体成员在团体内的一切互动历程与行为现象,意味着团体本身也就是一种动力和发展的过程。

一、心理课的团体动力

樊富珉教授认为,团体辅导主要强调的是在认知或知识层面的功能,主张用间接的方法来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1]。心理课重点在认知层面做工作,情感层面的涉及则作为辅助手段,是为了促使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如果团体辅导中活动过于深入情感层面,而心理教师在课堂中又没有考量周到,触及了某些学生内心过往的创伤经验,心理教师如果没有强大的咨询辅导功力,班级没有安全的团体氛围,则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

在心理课堂上和学生探讨深入的心理话题的时候应尤其注意,我们主张在认知层面用间接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宜使用过于直接的方式,否则很可能引发学生创伤导致课堂失控。例如,探讨死亡和人生价值时,可假设世界末日,世界上只剩下10个人,你会选择让谁活下来?用这种间接和象征的方式来展开课堂活动,会更符合心理课的定位。

清晰地定位心理课的性质,有助于了解心理课的团体动力在哪一层面流动,以激发团体动力,避免可能的伤害。

二、认知上——树立团体规范

清晰的团体规范可以提供安全的氛围,避免课堂陷入无序甚至混乱。尽管向学生传达一节课的规范并不难,常见的规范有尊重、倾听、真诚、思考等,但学生仍然难以遵守。这可能是课堂规范不够具体且学生缺少练习导致的。对此,心理教师可以做更具体的解释,并在学生违反课堂规则时及时提醒,必要时发出警告。

如果难以建立课堂规范,我个人的选择是,宁愿把课堂变成相对单向沟通的知识传授型传统课堂,也不愿让它陷入混乱。因为在无序的状态之下,团体动力无法自由流淌,更多的是在内耗、相互伤害,直至动力消失殆尽。

所有成功的团体辅导都需要“一个仁慈、助人、鼓励特征的权威形象,以及对这一权威形象的正性依恋”[2]。

三、情感上——烘托团体氛围

团体氛围提醒我们要重视团体成员的情绪情感状态,在团体中营造温暖、安全、开放的氛围。虽然心理课的主要目标是在学生的认知层面做工作,但我们绝不能忽视情绪情感的巨大辅助作用,这也是促使学生做出改变的强大动力,会让一堂课更具有心理味。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3]把人的情感形容成大象,理智就是骑象人,生动地说明了情感对促进人发生改变的巨大力量。希望情况发生改变的时候,大象才是改变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当你希望学生从沉默变得投入、活跃的时候,烘托安全、温暖的团体氛围才是促使改变的关键。

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上,因为教室后面坐了许多听课的老师,学生有些紧张,执教老师就告诉学生:“今天有不少老师来欣赏我们的课堂,我们回过头去和他们打个招呼,问声好好吗?”学生们一边回头挥手一边齐声喊“各位老师好”,观摩老师微笑和鼓掌回应,团体的紧张氛围就缓解了不少。创设情境让学生和听课老师接触,学生得到友善的回应,安全的团体氛围就营造起来了。而无效做法通常是从认知上做调整,比如,有个老师面对同样的情况则直接告诉学生“没什么好紧张的,我们平时上课怎么样就怎么上,放轻松”。

打开学生的感官通道常常是烘托团体氛围的好办法,而声音是打开感官的首要因素,比如,一个人在台上演讲,我们感觉到他的紧张首先是从他说话是否颤抖或者结巴来判断,“我们更常从听觉来接收别人的情绪。”[4]因此,心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充满热情、活力和亲和力的声音来感染学生。

另外,从视觉上同样可以给学生带来冲击,以此烘托团体氛围。以某一年泉州送教下乡活动为例,陈晓芬老师在“谁是点赞王”一课上创设了一个情境,说长颈鹿烦恼自己的脖子太长,让大家来鼓励赞美一下它,这个时候陈老师出人意料地拿出了手机,让学生给长颈鹿发赞美微信语音,最后长颈鹿还真的回复了(我不知道怎么做到的)。这样的做法让学生活跃了起来,很好地烘托了团体氛围。

四、综合力量——增强团体凝聚力

团体凝聚力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重要原因。凝聚力泛指团体中所有力量的综合,是一个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更具体一点,指的是团体成员的归属感、参与度及成员之间的亲密度。

在课堂上,学生并非不会分享,而是不敢分享,因为暴露在团体当中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期的风险,特别是在有些班级的课堂上,班级调侃现象还时有发生(课堂规范没有建立),这会让学生真实表达自我的可能性降低。

构建团体凝聚力的方式其实大多数心理教师都轻车熟驾,例如,在心理课的前几节课上,心理教师会让学生通过相互认识名字、兴趣和适当的肢体接触(握手、搭肩)来增加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再如,划分小组,并给予任务,小组之间产生竞争,一起完成某个任务来增强团体成员的归属感。在两三节课之后,团体凝聚力基本构建完成之后,再开始分享深入的话题等。可以说团体凝聚力是心理课取得发展和预防效果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