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04王海霞
王海霞
摘 要:在信息技术逐步发达的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融合,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它摆脱了传统层面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时空禁锢的弊端,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条件。而微课是互联网技术的新兴產物,其优势在于通过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展现,使教学问题更具针对性,也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文章分析阐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56
一、合理制作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也是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分析思考能力,进而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对微课教学形成应有的重视,并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要求相结合制作微课内容,以便辅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利用系统软件全面筛选教育资源,并将教材内容与筛选后的资料进行有机的融合,制作成优质的微课,高度浓缩学习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应控制微课的时间。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它的短小精悍,如果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授课进度,也不利于发挥微课的优势。大部分微课的时间应控制在5-8分钟,最短不应低于3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教师可以在导课教学环节推出制作好的字、词、句的微课,以此确保学生可以在正式阅读前扫平阅读障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1]。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制作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的图片、视频内容,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在课堂尾声环节,可以制作一些总结课堂综合内容的微课,让学生在结束课堂学习之前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重点内容讲解,突破学习困难
小学阶段,受年龄所限,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且生活经验比较少,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客观精准地分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也较难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判断和思考语文知识内容。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微课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突破认知障碍,使语文学习有一个质的突破。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具有难度、难以理解的内容,单独对这部分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授课进度。而微课教学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且具有一定的交互性、直观性、具体性、趣味性,适合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将语文知识中的重点内容分门别类地制作成微课,在正式授课之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对这部分重点内容进行集中学习,这就会大大降低重难点知识的学习难度,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大都集中在成语解释、段落大意、文章引申学习三个层面。教师可以将上述问题分别制作成微课。比如,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成语内容制作成微课,运用图片、视频、语音三位一体的方式对成语进行解释,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语认知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微课内容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通常情况下,一篇课文中会涵盖几个成语,学生对这些成语形成正确认识后,会对理解课文产生较大的帮助。此外,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通常教师只介绍作者姓名、籍贯等,这不利于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性格特征、行文风格以及本篇课文的创作背景,这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全面查漏补缺,提高整体能力
人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一点在小学阶段就会有所体现。而且,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思维模式等都有所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答案。同时,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通常采用程式化、模板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缺乏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特别关注,这不仅会使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教学情况,也会抹杀一部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不同的微课内容,并将所有微课内容统一发送给学生。每个微课内容的精髓都利用题目进行精准的展示,学生只看题目就可以大致了解微课的实质内容。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现状十分了解,自然会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微课内容进行学习,并在自我能力有所提升后,逐步选择难度更高的微课内容进行学习,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层,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层内容进行学习,并进行自主提升。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引导自主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阶段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的点滴中渗透教育理念,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出示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题目,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兴趣,以此确保学生能够自发自觉地学习语文知识。
小学阶段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大都是名家名作,具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对课文的大意进行了解,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字分析能力[2]。然后,将课文内容进行层层分解,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短视频内容分板块学习语文知识。在学生理解课文的第一层含义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已知的内容去猜测课文情节的后续发展,这会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观看过一段微课视频后,将其中所讲述的内容复述一遍,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逐步对后续的微课内容进行观看、学习、总结。在观看完全部微课视频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并以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