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宁:山水古韵间

2021-11-04于波

旅游 2021年9期
关键词:红军

于波

金湖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也被称为大金湖。在地图上不难找到这个地方,因为闽西北一带只有这一片大的水域。这里属于武夷山山脉的中段,所以地形地貌跟武夷山很像,奇峰异石,丹岩峭壁。上世纪70年代,因水利建设之需,在金溪上拦坝成湖,使这里本来奇美的丹霞峰峦瞬间变成了水上丹霞,便有了“天下第一湖山”的美誉。

笔墨山水慢生活

20年后我第二次来金湖,自然放慢了旅游的脚步。这里本有的丹山碧水不胜枚举,自然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头衔就是这里的代名词。

金湖畔的水际村是金湖景区内的自然村落。景阳书院如同水际村的诸多民宿一样,坐落在大金湖畔。因为书院的文化气息,让我选择入住这里。每日晨起,撩开窗纱,眼前便呈现出一幅幅的笔墨山水。有时云淡风轻,有时浓墨重彩,即使每天面对的同一组山峦,也会因云雾的漂浮时隐時现,变幻莫测。如镜的湖面偶尔被行驶的小船勾勒排列出道道波纹,形成动静结合的完美画面。如遇晴天,傍晚红霞满天,赤色峭壁镶嵌在暖融融的绿色之中;如遇阴雨天,便是烟波缥缈、云雾缭绕、山水倒影,宛若仙境一般。住在湖边,身临其境,乐不思蜀。

国画导师段铁来金湖写生,带着一行画家住在景阳书院里。他说:这里是得天独厚的山水契合的写生基地。大山大水的交融,山村野舍、小桥流水的存在,都是唯美的画面。景阳书院是当地刻意打造的文化旅游完美结合的经典。书院除具备民宿的所有功能外,还可以举办中型艺术作品的展览展示,以及数十人规模的文化交流研讨活动,并能为绘画写生提供培训指导,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大金湖最佳摄影点的向导,用他们自己的话讲,要做一个艺术聚合点。

水上丹霞百里湖山

进入金湖腹地必须乘游船。上世纪70年代的水利工程,让这一带的丹岩盆地变成了如今烟波浩渺、山水交融的景观。

金湖因金溪而得名,水面近40平方公里,湖长62公里,在宽阔的水域行驶很过瘾。奇形怪状的山形由远而近,触手可及。那种颗粒状的岩体号称可追溯到6500万年前,似乎是在触碰地球的前生今世。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让你仰面长叹,挥挥手便由近而远,赤色焰岩翠绿湖波,形成山水涟漪,就这样在水上一次次修改着内心的认知。大赤壁,顾名思义,一块如刀劈斧砍的巨大赤色岩壁矗立在眼前,仰面望去会使人遐想,是否是唐僧师徒四人正在这岩壁的顶端西行,他们是否腾云驾雾,分明就是《西游记》的开篇画面!峰回路转,一只巨兽盘卧在高峰之巅,任雨雾环绕漂浮,它在其中似动非动。在水中,更是觉得它似乎要窜入云霄,为其起名“猫儿山”。真是天工造物,叫它“虎儿山”也不为过,因为它太像一只猛虎在其坐卧。

水上一线天也很有意思,两个圆圆的山包并排在一起,两山中间偏偏有一条均匀的缝隙,船对准两山丘,方可看到一裂天缝,然而稍纵即逝,据说乘小船可从缝隙中间通过。还有水上瀑布以及惟妙惟肖的山体大佛。乘游船除水中观景外,中途还停靠了两个点,一个是甘露寺,一个是山上的栈道和岩隙天梯。

甘露寺 被水封在山里

在金湖这一带的山体洞穴中,据说现存的大大小小寺庙有几十座之多,目前我们看到的甘露寺最有特色,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甘露寺修建在80多米高的岩壁洞穴之中,又称为甘露岩寺。始建于宋朝,距今800多年历史。此洞穴是由两块巨大的崩积岩左右支撑叠置而成。在自然风化、侵蚀和重力作用下,一侧的岩石碎屑不断剥落失去支撑,滚落堆积到洞底,形成一个倒三角的洞穴。

寺庙的上方有一形似龙头的钟乳石常年滴水,水质甘冽,故得名甘露寺。它左面的砂岩形似一口硕大无比的“钟”,右边的岩石却像一面独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寺便建在这钟鼓之间。故有“左钟右鼓,庙(妙)在其中”之说。的确很妙!

甘露寺就是一处被山水封藏的寺庙。首先乘船,然后步行登高,进入山门后方可见到寺庙的真容。红色庙宇在赤色的丹岩壁上,极为精致。抬头仰望,峭壁间青烟袅袅,隐隐的诵经声伴随泉水的叮咚在谷中回荡,使人心旷神怡。甘露寺的主体建筑为木质结构,重檐歇山顶,栱头榫卯没有一钉。由于洞穴为倒三角形,先人用一根木桩撑起了四幢楼阁的底座,形成一组结构完整的寺庙建筑群,所以有“独木擎天,不假片瓦”的说法,堪称一绝。

这里也是景阳书院写生基地的固定写生点之一。清晨在书院前的小码头乘渔舟而至,晚上再乘小渔舟而归。无论山势还是建筑,对写生而言都堪称完美的契合!

上清溪 竹筏漂流

去上清溪漂流,从泰宁城里需乘大约40分钟的大巴到上清溪上游码头。这一路的大巴行程,我把它归到上清溪漂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车要盘山进入谷底,在大巴车上不要错过窗外的风景。苍绿遮天却与丹霞峭壁擦肩而过。车到高处,千姿百态的丹霞奇峰怪石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上清溪的漂流,保持着最原始的竹筏漂流方式。竹筏的前行完全靠溪水的自然落差流速,船工拿着竹竿撑杵溪水两侧的岩石掌控竹筏的方向。上清溪全长50多公里,现在可供漂流的约16公里,人烟稀少。它是一处北西走向的丹霞断裂峡谷,宽处不过十几米,窄处只能触摸着两壁而过。峡谷蜿蜒曲折,两侧丹壁高悬,奇形怪状,丹壁上洞穴众多。

乘竹筏似乎是坐在水面上,小浪花不时地从竹筏的缝隙中拍打上来。溪水清澈见底,水下各异的石头、水草都清晰可见。筏工准确地选择竹竿的撑杵点,让竹筏平稳地在溪流中随着宽窄缓急的变化顺水而行。高耸的岩壁上的洞穴中不难看到鹰巢,一般都在几十米的高处。仰望天空,雄鹰在头上盘旋。贴着水面的的洞穴中,也不难看到蛇蟒之类的出没。筏工操着浓郁的闽南腔普通话,调侃着他们的所见所闻,也指着两侧似像似不像的丹霞岩壁讲解着自编的故事,引起哄堂大笑。有时也会不自觉地控制住笑声,因为这里的静谧让你唯恐惊动了两边的生灵。全程漂流大约2个小时,意犹未尽。

红色的记忆

入住景阳书院正值这里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名人名家画展”。细细欣赏,作品题材均出自泰宁的那段红色记忆。如诗如画的大山大川,艰难惨烈的战争场景,朱总司令和山里孩子的温暖故事,红军队伍行走在这里的大山之间……访谈间得知,这里发生过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被载入史册,所以泰宁上榜了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名单。

泰宁是原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1933年8月中旬,朱德、周恩来率领红军总部及红一方面军总部从江西东移,经建宁抵达泰宁,指挥部设在了泰宁老城的岭上街12号陈家大院。岭上街后改名为红军街。据记载,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杨尚昆等领导人,都曾在此指挥作战和生活过。来到泰宁老城,看到至今保存完好的街道,用红军命名的街、门牌,甚至水井,你能感觉这里曾经的温度。红军战士们出出进进,谈笑风生,与老百姓其乐融融的景象。据说红军街就是因为红军来了以后,整治这里的街道,打扫卫生,深得老百姓爱戴而得名的。街道墙上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清晰可见。特别是老街牌楼下边的一整面墙上书写的文告,虽字迹斑驳,但依稀可辨。《告刘和鼎部下士兵及下级官员书》,高2.6米,宽4.2米,全文665个字,由杨尚昆起草。文告情真意切地号召刘和鼎部队的官兵到红军队伍中来,共同抗战。这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也是面积最大的当年红军留下的文字遗迹。

在红军主力“解放泰宁,挥师东进”时期,泰宁有56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但最后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只有3人。在泰宁革命烈士英明录中只可查到398人,其余的都是无名英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过不胜枚举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红军崖下有座墓碑,是为当年年仅15岁的红军小战士刘火兴而立。他为了解救被敌人围困的中央政府干部和游击队员100多人,引诱敌人到白崖山顶上,打光所有的子弹,身负多处重伤,抱着自己的枪,毅然跳下了山崖。从此这个山崖被称作红军崖。当地百姓在山崖下安葬了这位小英雄。

为拍摄俯瞰金湖的照片,我们在景阳书院荣经理的引导下,到梅口乡的山上找拍摄点。上山的途中看到多处战壕,我们猜测长形的是一道道战壕,方形迂回的沟壕是指挥部或堡垒什么的。这一带的树在同一个高度,有很多相对的疤痕,那一定是拉吊床、搭帐篷的痕迹。1933年至1934年间,红军主力從这里突围,开始了长征。泰宁就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之一。当年梅口的防御战打了七天六夜,赢得了主力部队战略转移的胜利。在突围战斗中,红34师的将士全部牺牲。师长陈树湘腹部重伤被俘,他乘敌人不注意之时,从伤口处将肠子绞断,践行了“为新中国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这就是断肠铭志的故事。红34师被誉名为“绝命后卫师”。

这些红色的记忆,让我们对泰宁这片土地更心生敬畏。

古城的歷史人文

泰宁老城以尚书巷的古牌楼为标志。这个曾经高大无比的建筑几乎淹没在了现代的林林总总之间。然而走进尚书巷,似乎进入另一个时空。一眼望去保存完好的大片明清古建筑群,街的两侧基本都是砖木结构的老屋。这就是曾经的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地。

泰宁古城始建于南唐,至今还保存一小部宋朝时期的古城墙、古城门。宋朝时的杨时、李纲、朱熹等名人都曾来此讲学、读书,留下了他们的碑刻印迹。“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盛况说的就是这里。 可见当地自古便有推崇文化、推崇教育之传统,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地。老城区保存最完好的就是尚书第的一片明清古建筑群。

尚书第俗称“五福堂”。该建筑是明代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的李春烨的府邸,6000平方米的建筑保存得十分完好。包括明朝早期至清代晚期500多年间各时期的建筑物,集官宅、民居、祠堂、店铺及古街、古井、古巷、牌坊于一体,称其为明清古建博物馆也不为过。建筑群主体5幢,坐西朝东,一字排列,均采用3厅9栋的格局。辅房8栋,分5道门。除厅堂、天井、回廊外,房屋120余间。建筑的精巧严谨设计,房屋的使用编排,都是明代风俗最好的印证。试想一生宦海的李春烨告别官场的世态炎凉,在这雕梁画栋的房宅,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呀!

尚书第东临一组元末明初的古建筑精品群——世德堂。该建筑群占地7000多平方米,是一列6幢的封火山墙硬山式木构架建筑群。它的主人故事没有尚书第的清晰可循,但其建筑也堪称宝贵。2001年尚书第和世德堂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IPS

交通:泰宁现有高铁站,方便到达。泰宁、福州多车次,一个半小时左右;泰宁有到三明多车次,半小时左右。三明有机场,北京至三明隔日有航班。

泰宁各景点旅游直通车时刻咨询:0598-7832626

住:泰宁景区之间的交通比较方便,我比较倾向选择居住在大金湖边上,景色很美。

特产:莲子:建宁的莲子简称建莲,是中国三大知名莲子之一。建宁与泰宁连县,所以在泰宁可以买到地道的建宁莲子。红菇:福建的香菇肉厚味香,泰宁的香菇品种多,味道好。泰宁尤以红菇出名,是泰宁独有的特产,大多数红菇是野生的。竹笋:南方大多数地区都有竹笋,泰宁的冬笋干很好,易煮易熟。茶:泰宁地处武夷山脉中断,地理位置和气候也都适宜茶树的生长。现在也有当地的岩茶出品,味道不错,价钱便宜很多。

猜你喜欢

红军
红军坳
半条红军被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爷爷的红军帽
袁国平与“红军第一报”
红军坳
十送红军
动物谜语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