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赢得全球治理与发展评价的主导性话语权

2021-11-04支振锋

人民论坛 2021年30期
关键词:全球治理话语权

支振锋

【关键词】全球治理 指数评估 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9月15日,一家受世界银行委托的美国律所发布所谓“调查报告”,指控中国官员2017年曾给世界银行“施压”,要求抬高中国在2018年版“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将一年来所谓世行团队被迫“篡改数据”“提高中国排名”的风波推向高潮。而在此之前的6月底,先是彭博社在所谓“全球抗疫排名”中将中国排名第八、而美国排名第一;接着又有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一项覆盖美国、部分欧洲国家以及日、韩、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的“民意调查”,说这17个国家或地区的人认为中国不尊重自己人民的自由,在美国国际形象反弹的同时中国国际形象依然负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分别对这些所谓“调查”“评估”进行了及时回应。凡此种种将美西方国家通过所谓“指数评估”“民意调查”操弄国际舆论、設置全球议程、掌控全球及各国发展话语权的真相暴露无遗,应引起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高度警惕。

国际评估的真相与指向

在财经资讯领域颇有影响的彭博新闻社今年连爆“大新闻”。在它2021年7月29日发布的当月“全球抗疫排名”中,将美国排名第五;这比起6月28日的将美国超擢为第1名要“好看些”,中国排名则从第八被摆弄到了第九。而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以“呵呵”来回应后,情况又发生了神奇的变化。8月底和9月底发布的两次月度更新中,美国分别被列为第25和28位,中国则分别被列为24和23位。这种每月随意摆弄全球抗疫排名的“神操作”与2019年11月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核威胁倡议协会(NIT)及经济学人智库(EIU)联合发布的《全球卫生安全指数》,颇为类似。在那个对全球195个国家进行的全面评估中,号称公共卫生专业全世界数一数二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为美国加冕了卫生安全指数“全球第一”的桂冠。美国是唯一得分超过80分的国家,前十名也“理所当然”为西方发达国家所包揽,而中国以48.2的低分排名第51位。

新冠肺炎疫情以无数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用最为残酷的方式对世界各国的抗疫实效、卫生安全状况,以及两个“彭博评估”作出了真实检验。在这次疫情中,曾加冕两个评估双料冠军的美国,截至2021年10月7日以逾4500万余人确诊、73万余人死亡的数据远超第二名印度,稳居全球第一。冷冰冰的数据折射出评估指数与真实状况的巨大反差,也使得“彭博评估”以极不光彩的方式不断“反向出圈”,即便在美国社交媒体上,普遍的看法也都是“荒谬”。

他们为什么对自己如此不靠谱甚至公然撒谎的所谓“评估”“民调”如此自信?这背后隐藏了一套美西方国家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扭曲信息,来试图在全球进行舆论、议程与资源分配操弄的复杂机制。多年来,美西方是如何利用“权威”的媒体、智库、科研机构以至于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其价值观和私利穿上科学研究和新闻报道的外衣,在科学、专业、中立、客观的面纱下推行其全球议程,影响、干预、左右、引导甚至塑造全球舆论和认知,并进而主导全球话语权的,才是更加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应对的问题。

国际议程的设置与操弄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基础,治理是解决各国问题的关键。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追求民族独立和繁荣稳定,蔚为浩荡潮流。冷战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态势显著,国家之间在经济社会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竞争更趋火热。而凭借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全球掠夺资源和倾销商品、服务的同时,逐渐构建并不断巩固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实现对后发国家的掠夺甚至宰制。在此过程中,由于全球化将各国拉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比较,就为发达国家基于自身在技术创新、产业制造、金融服务、管理经验上的优势,以“实力地位”证明“体制优势”,以“理论话语”包装野蛮掠夺提供了良机。第三世界国家在遭受发达国家政治压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遭受着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指标评估而进行的“话语剥夺”。

美西方国家主导和制作的种种“先进理论”“指数评估”“民意调查”“研究报告”,就这样纷纷应运而生,而且特色鲜明。一是主体广泛多元,政府、大学、智库、媒体、科研机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甚至公司企业,都善于营造形势、把握机会、抓住热点、敏捷出手,而且善于相互配合,制造声势;二是产品样态多样,包括学术理论、研究报告、国际评估、民意调查等,操弄舆论、掌控话语,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面,配合美西方国家战略议程;三是善于互动协作,政府与学界、国内与国外、政府与社会、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围绕共同的战略安排相互配合、密切互动,形成貌似嘈杂但意图高度一致的战略协作。

植根于热衷传教的一神教历史传统,以及选举和政党政治的动员机制,利用媒体、智库、非政府组织、专业公司甚至科研院所,通过民意调查、研究报告、统计分析、第三方评估甚至媒体操纵等方式来影响社会舆论,推动自身议程,以进行社会动员,塑造公众认知,从而主导相关议题话语权,实现一己意志与利益,已经成为西方政府和社会极其擅长的操作,娴熟地利用这套操作模式输出价值与立场,争夺国际治理话语权和主导权。

这套操纵术的作用不仅仅是所谓“外宣”,而是一套总体性国际治理体系和大外交体系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社会部门、企业等市场部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结成了或明或暗的联盟。利用“民意调查”,对内可以影响不同阵营选民的投票意愿,对外则可以遮蔽、涂抹、歪曲甚至重塑他国的国家形象。调查的方案设计、样本选择都是大有学问的,挟民意而行私货更是其惯用伎俩。

利用第三方社会评估,能够实现以美西方标准评判全球各国,顺我者分高,逆我者分低。霍普金斯大学主导的所谓“全球卫生安全指数”评估,彭博社主导的所谓“全球抗疫排名”,非政府组织“世界正义工程”所进行的“世界法治指数”评估,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炮制的所谓“清廉指数排名”,以及其他种种所谓“人类自由指数”“世界民主指数”等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但无一不是为西方国家脸上贴金、头上加冕,并竭力呈现第三世界国家“落后”“专制”甚至“独裁”的。

猜你喜欢

全球治理话语权
网络圈群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破圈困境与路径选择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对全球化下全球治理的批判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