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乐县界口村烟后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分析

2021-11-04杨羽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肥料利用率

杨羽

杨 羽.将乐县界口村烟后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4):-238.

摘 要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分析2020年烟后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福建省将乐县光明镇烟后稻平衡施肥肥料贡献率21.0%,氮肥、磷肥、钾肥贡献率分别为17.7%、6.0%和2.6%,利用率分别为40.52%、19.99%、50.73%。本研究结果可为烟后稻化肥减量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 烟后稻;氮磷钾肥;肥料利用率;福建省将乐县

中图分类号:S511;S14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109

肥料利用率与肥料贡献率是反映作物、土壤、肥料之间关系的动态参数,也是衡量肥料施用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1],受到土壤肥力、施肥技术、作物品种、土壤水分、气候因子、栽培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福建省将乐县光明镇烟后稻常年种植面积230 hm2,占水田耕地的20.7%。通过开展田间试验,探讨氮磷钾平衡施肥对烟后稻经济性状、产量及化肥利用率、肥料贡献率的影响,为烟后稻减量施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将乐县光明镇界口村,前茬作物为烟叶,土壤类型为灰砂田,成土母质为坡积物,土壤质地为壤土。试验前取耕层土壤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pH值为5.7,有机质23.1 g·kg-1,堿解氮95.5 mg·kg-1,有效磷22.5 mg·kg-1,速效钾171 mg·kg-1。

1.2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为水稻(昌两优8号),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0 d。

试验肥料有尿素(N 46%)、过磷酸钙(P2O5 12%)和氯化钾(K2O 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平衡施肥区(N2P2K2)、缺氮区(N0P2K2)、缺磷区(N2P0K2)、缺钾区(N2P2K0)和无肥区(N0P0K0)共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平衡施肥区N、P2O5、K2O的比例为1∶0.43∶0.63,各处理的设置和施肥量详见表1。

1.4 小区设置

小区设置长4 m、宽5 m,小区面积20 m2。试验区四周保留宽1.5 m以上的保护行。小区间田埂用塑料薄膜覆盖,隔离防渗,每个小区均设有单独进出水口,各小区用水实行单排单灌[2]。

1.5 栽培管理

2020年6月9日播种,7月3日插秧。氮肥分3次施用,其中底肥50%、分蘖期30%、穗肥20%;磷肥100%作底肥;钾肥分2次施用,其中底肥50%、分蘖期50%。7月2日施底肥;7月8日施分蘖肥并喷施丁草胺;7月23日,喷施阿维·毒死蜱、唏蝊·吡蚜酮、甲维·虫螨腈;8月16日施穗肥;10月12日按小区实割测产,并采集稻株测量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等。

1.6 指标表征

肥料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3]:

式(1)中:A0和A1分别表示施肥区和缺素区农作物产量,kg。

肥料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为[4]:

式(2)中:Z1和J1分别表示平衡施肥区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kg;Z2和J2分别表示缺素区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kg;a和b分别表示对应区域籽粒和秸秆的养分吸收量,kg;S表示相应元素的施用量,kg。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物学性状

如表2所示,平衡施肥处理的株高、结实率、千粒质量最高,分别达到1.21 m、88.4%、24.5 g。综合得出,缺氮、缺磷、缺钾、无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实率、千粒质量、有效穗等产量构成因素,从而影响产量。

2.2 水稻产量

如表3所示,各处理产量高低顺序为平衡施肥>缺钾>缺磷>缺氮>无肥。利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平衡施肥、缺磷、缺钾与缺氮、无肥各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每667 m2施氮可增产102.3 kg,施磷可增产34.9 kg,施钾可增产14.8 kg,施肥增产121.2 kg。由此可见,施肥及氮肥、磷肥、钾肥平衡施用的重要作用,任一元素缺乏均会导致水稻单产降低,且该试验结果表明肥效是化肥>氮肥>钾肥>磷肥。

2.3 水稻效益

如表4所示,按市场价格稻谷为3元/kg、尿素为2元/kg、过磷酸钙为1元/kg、氯化钾为4元/kg计算,与平衡施肥相比,每667 m2缺氮区收益减少了273元,缺磷区收益减少了77元,缺钾区收益减少了12元,无肥区收益减少了269元。

2.4 肥料贡献率

经计算,平衡施肥肥料贡献率达21.0%,氮肥、磷肥、钾肥贡献率分别达到17.7%、6.0%、2.6%。说明氮磷钾平衡施肥肥料贡献率最高,氮、磷、钾肥贡献率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即氮肥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磷肥,钾肥贡献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与烟后土壤钾含量较高有关。

2.5 肥料利用率

2.5.1 氮肥利用率

根据水稻籽粒产量、茎叶产量及氮化验结果数据和100 kg产量养分吸收量,通过式(2)计算得氮肥利用率为40.37%,如表5所示。

2.5.2 磷肥利用率

根据水稻籽粒产量、茎叶产量及磷化验结果数据和100 kg产量养分吸收量,通过式(2)计算得磷肥利用率为19.99%,如表6所示。

2.5.3 钾肥利用率

根据水稻籽粒产量、茎叶产量以及钾化验结果数据和100 kg产量养分吸收量,通过式(2)计算得钾肥利用率为50.73%,如表7所示。

3 结论与讨论

平衡施肥区与缺氮、缺磷、缺钾区相比,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结实率、千粒质量、晒干重及有效穗等产量构成因素,每667 m2施氮可增产102.3 kg,施磷可增产34.9 kg,施钾可增产14.8 kg,施肥增产121.2 kg。

平衡施肥肥料贡献率21.0%,氮肥、磷肥、钾肥贡献率分别为17.7%、6.0%和2.6%,以氮肥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磷肥。氮肥利用率为40.52%,磷肥利用率19.99%,钾肥利用率50.73%,说明肥料利用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仍然需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并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烟后稻氮、磷、钾肥的施肥结构和方式,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5]。

参考文献:

[1]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等.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1095-1103.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田间试验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14-15.

[3] 李亚超,张洁,马坤伟.咸宁市水稻肥料利用率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8(5):28-30.

[4]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

[5] 钱卫飞,徐巡军,钱卫东,等.不同土壤类型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83-8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肥料利用率
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农户经济效益的关系协调研究
基于不同运筹模式的皖南山区单季水稻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
缓控释氮肥调控对花生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略阳县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遵义市红花岗区秋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研究
控释氮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养分高效利用研究
控释氮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养分高效利用研究
一种长效增效缓释肥料的田间示范研究
黑山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