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园区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探讨
2021-11-04马先慧靳建超吉新磊崔仲义王刚
马先慧,靳建超,吉新磊,崔仲义,王刚
(山东安和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
由于危险废物带来长期的环境污染和潜在的环境影响,社会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关注。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固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回应了社会公众的关切,对危险废物监管制度进行了完善。目前基层企业对危废管理认识不足,且不清楚如何更规范地管理,加上基层固废专职管理人员有限,这样不仅造成危险废物处置不当,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1]。本文结合某园区乡镇企业危险废物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基层工业企业危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为基层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提供参考。
1 某乡镇园区企业危废管理现状
1.1 大危险废物分布的相关行业及产生的主要类别
为加强危险废物的监管力度,区环保局于2020年5月委托环保第三方对某乡镇园区31家涉及危险废物管理的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某乡镇园区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主要涉及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造纸和纸质品业等各个领域,具体情况详见图1(a)。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某乡镇园区其危险废物数量上主要集中在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如废机油、废润滑油、废火花油和废液压油、清洗废液)、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如废乳化液、废切削液)、HW12染料、涂料废物(如油漆渣、废水处理污泥)、HW35废碱(喷淋废液)、HW49其他废物(废包装桶、废活性炭、废滤棉)等5大类危险废物。具体情况详见图1(b)。
图1 (a)园区涉及危废企业的行业分布图
图1 (b)园区企业涉及的危废类别分布图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乡镇企业的角度来看,其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能力不足是基层危险废物管理的主要障碍。这种能力不足的情况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缺乏专职的危废管理人才。危险废物每年需要进行网上申报管理计划、建立台账记录、公示信息责任制度等,这些工作讲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需要相关的人员储备一定的危险废物相关知识,然而大部分分乡镇企业通常是总经理一人身兼数职,缺乏此类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样势必造成的后果是,前面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危废知识的宣讲,后面企业管理人员因力不从心执行力弱,最终导致危险废物因存贮不规范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是履禁不止[2]。二是企业虽配备了相关管理人员,但缺乏相关管理业务能力。由于乡镇企业管理人员知识储备有限,危废管理能力缺乏,想规范管理危废却不清楚如何进行更规范地管理。
从监管力度的角度来看,基层危险废物管理、处理机制不到位的情况较明显,基层环保部门最多只有2−3名专职的环保管理人员,这部分专职管理人员不仅要监管危险废物,还要负责企业异味的检查、企业环保手续的核查、信访核查等其它的业务,而且面对的是辖区内上百家的工业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较为明显。
1.3 经验与做法
某乡镇环保办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管理水平[3]。为提高基层产废企业的危险废物的管理水平,针对园区内危险废物的产生类别,对企业进行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并修编了图文并茂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引》,指导并督促企业落实危废规范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危废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较往年显著提升。同时,依据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制定分级日常监管措施,并聘请“环保管家”加大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力度,加强对环境安全隐患、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有效降低了危险废物环境安全事故隐患。
2 对策建议
针对企业自身环保管理专职人员的缺乏,可以采取基层环保部门聘请环保管家的模式,聘用企业环保管家,定期“上门问诊”,不仅可提高危废管理的水平,也可节省全职人员费用的支出。针对想规范却不知如何规范的企业,建议从危废源头产生、中间贮存和末端转移三个环节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
2.1 规范源头产生环节
一是产废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于每年第一季度上报产废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申报事项或者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也应当及时申报[4]。二是产废单位须将产生的危险废物及时称重入库,并做好出入库记录。同时认真做好危险废物管理台账的记录工作。
2.2 规范中间贮存过程
一是安全规范包装。按危险特性分类包装,严禁性质不相容的废物混合包装;包装容器材质、型式、规格等应与危险废物相适应,严禁用与废物性质不相容的包装来包装废物;包装容器必须完好无损,封口密闭。二是分类收集贮存。禁止混合收集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要有明显间隔。三是规范贮存设施。贮存设施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三同时”验收;地面硬化处理,设有雨棚、围堰或围墙,设置废水导排渠道、泄露液体收集装置和危险废物警告标志等。根据“两高”司法解释,危险废物(尤其是液态废物)尽量避免使用地埋式储槽、储罐等进行贮存,贮存设施须设置在地面上。四是设置标志标签。危险废物容器和包装物上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贮存(收集、运输、处置)设施设立危险废物警告标志。五是设置“应知卡”。“应知卡”是指用于载明企业危险废物种类、产生环节和处置去向等信息的特定警示标识,包括危险废物管理应知卡。
2.3 规范末端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环节
危险废物的处置分两种,一是自行利用处置,乡镇企业中产废单位一般不会选择这种方式;二是委托有经营资质的单位处置,是基层产废单位普遍采用的危险废物的处置方式。具体流程是:委托具有经营资质的单位并签订处置协议→危险废物转移计划报批/报告→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特别是转移联单备案一项,根据《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产废单位应及时向两地环保部门备案[5]。
3 总结
危险废物由于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或感染性等特性[6],若管理或处置不当,则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从源头产生、中间贮存以及末端转移三个环节加强对基层环保管理机构固体废弃物管理的能力建设,借助第三方环保服务的新模式,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在基层企业危废管理的过程中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完善相关管理和政策措施,共同促进危险废物管理的规范化和安全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