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困境与出路
2021-11-04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胡凤鑫王晓芳
◇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胡凤鑫 王晓芳
体育社会组织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运行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遇到活动项目缺乏当地特色、政府对其宣传少、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等困境,针对此提出加强赛事活动与民族特色的融合、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宣传、提高自身造血能力等建议。
体育社会组织,是指从事各种体育运动、健身活动的具有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1],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宜宾市,四川省辖地级市,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称号,其经济发展排在四川省前列。在体育事业发展方面,宜宾市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但关于体育社会组织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为此以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期为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1.1 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和项目
据宜宾市民政局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8年,宜宾市共有322个社会组织在册,其中体育社会组织有39个[2],占总数的12.1%(见表1),主要有体育社团和民办非企业两类。其中,体育社团主要有足球、武术、网球等30个项目;民办非企业主要有宜宾市天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宜宾市骁龙游泳俱乐部、宜宾市长江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6个民办非企业。
表1 2018年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名称、数量及性质
1.2 体育社会组织开展赛事活动情况
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赛事活动,包括篮球、游泳、武术等项目,其中游泳项目赛事开展情况较好。游泳是宜宾市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宜宾市地处三江交汇处,水质优良,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游泳环境,所以游泳爱好者众多。以每年元旦横渡三江的冬泳活动为例,从1974年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四十多年,吸引了大量省内外的游泳爱好者前来参加。
1.3 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资金来源
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体育行政部门支持、会费或企业和社会人士赞助等方式。其中,宜宾市政府对体育社会组织的资金投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投入。以2018年为例,据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宜宾市安排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群众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达到了10万元;二是通过政府购买形式,2014年市政府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全面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系。为此,宜宾市为提高体育赛事活动水平和数量,增加城市的影响力,通过以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相关政府部门为体育社会组织投入一定的资金,使体育社会组织承办更多的体育赛事活动。
1.4 宜宾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根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文件,通过积极参加全国及省、市组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大力培育和拓展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工作专兼职人才队伍规模,为建立高素质、有特长、稳定的社体指导员队伍,为科学指导体育社会组织活动奠定基础。“十二五规划”以来宜宾市共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12000名,仅2016年,宜宾市就已经培养了各类裁判员550名以及124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3],为体育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人员。
1.5 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的监督与鼓励
体育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督和鼓励。在监督方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宜宾市政府部门每年都要对全市社会组织进行年检。以2015年为例,宜宾市对市级社会组织年检率达到98%以上,对违法非法社会组织查处率达100%。此外,宜宾市民政局为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还出台了以下三方面举措:一是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成立市行业协会学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印发相关工作通知,要求各业务主管单位自查自纠和规范整治;三是会同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组成9个检查组,对市级行业协会进行了全面检查;在鼓励方面,宜宾市民政局为优化对社会组织的行政审批,出台试点推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宜宾市各级民政部门将为后新成立登记的社会组织,直接核发新版登记证书[4]。此外,还对社会组织管理进行了改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始行业协会和行政部门进行脱钩试点工作;二是对社会组织积极进行第三方评估;三是引导社会组织以志愿服务、专业人才支持等方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5]。
2 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组织运营资金匮乏
宜宾市作为我国四线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并不高,导致政府部门对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资金支持屈指可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组织只能依靠组织各类交流活动来筹措资金,但由于其知名度有限,导致在寻求赞助过程中时常碰壁。组织经费的问题也成为了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阻碍之一。
2.2 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匮乏
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内部领导人员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大多数在社会上还有其他工作,例如公司职员、教师等,内部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年龄老化现象严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还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此外,多数协会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这种兼职多于专职的组织模式限制了其规模的发展。
2.3 组织对外宣传匮乏
通过查阅相关政府部门官方网站,仅关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提到了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缺乏其他有关体育社会组织介绍与宣传方面的公告与文件,说明宜宾市相关政府网站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宣传较少,导致大众对体育社会组织并不了解,不利于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对体育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宜宾市的体育社会组织也没有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导致宣传渠道十分有限,影响力不够。
3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出路
3.1 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宜宾市体育社会组织想要寻求更大规模的发展,应当首先从资金开始。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呼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其次,可以适当提高会费的收费标准,通过增加会费的方式来提高组织的收入水平;最后,各个组织协会要积极开展各类交流活动,让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争取社会企业的赞助。
3.2 吸纳高素质管理人员
体育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人员。首次,宜宾市要加强体育社会组织人才的队伍建设将组织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宜宾市现有的高校教育资源,建立一个由政府引导与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培养模式。其次,努力提高社会组织对社会的就业吸引力,健全内部机构工作制度,提高组织工作人员的相关待遇,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3.3 加强社会组织的宣传
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对组织的发展壮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宜宾市相关政府应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舆论作用,大力宣传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成就,特别是关注体育社会组织的成长,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体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良好氛围,争取做到每个体育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网站,如开设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方便与社会群众进行互动交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社会组织中。对于体育社会组织一些重要的统计数据,应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整理、搜集和保存,避免数据缺失,以便总结工作与利用数据开展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