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21-11-04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王荣亮许凤桐王艳彩仓龙仓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王荣亮 许凤桐 王艳彩 仓龙仓
高职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一环,是各个专业一门必修课,为各专业后续学习的基础。虽然高职数学教育不断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学生学习和数学教学。本文着重分析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经济繁荣发展、多行业智能化提高,要求高职院校输出的学生能熟练运用专业技能,还能掌握专业知识、触类旁通、进修及自我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性,也要体现专业方向,为专业服务。高职数学一直是在高职教育整个课程规划中重要的一环,高职数学不仅是学院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为将来的后续教学做铺垫,并且还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职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1 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较薄弱,衔接不到位
数学基础对数学学习是极其重要的,每一阶段的数学知识都会出现重叠,初高中学过的相关知识,在高职数学也会有适当的涉及,如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导数的相关知识等。学生对于初高中知识掌握越牢固,后续数学的学习会相对容易。由于客观因素,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对初高中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清,造成知识衔接不到位,面对高等数学,尤其是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等会理不清思路,产生懈怠心理。同时,高职院校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数学教学疏于形式,得不到重视。
1.2 课程同质化,专业不突出
开设课程单一,一般高职数学仅仅开设必修课“高等数学”,内容相对本科院校也会删减压缩,在一个学年完成,主要关注演绎和推理,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内容没有显著差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一般只是对内容做简单的删减,淡化难的知识点、删除难题,不能很好的与学生的专业相关联。高等数学理论抽象、计算复杂,与专业脱节,没有实践支撑,学生会认为数学枯燥,偏离实际,产生“数学无用论”。
1.3 教学传统化,课堂不活跃
高职数学教学基本采用“教师、教材、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PPT为主要工具,适当的板书为辅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同时,教师讲解过程中强调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过分追求数学的严谨性、系统性,使得内容枯燥、课堂沉闷。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不能合理有效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形成师生互动,造成学生参与度低,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1.4 习题理论化,考核不全面
高职数学课后作业一般是每个章节后面的习题,这些课后习题作业都是偏理科习题,是纯粹的数学题,强调数学知识的求解,还需要相对较高推导能力,和实际生活有所脱节,与专业知识也没有必要的关联。同时,传统的数学考核模式主要考核学生的解题能力,造成学生只会解题,对概念理解等方面的弱化。
2 高职数学教学实践优化策略
2.1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好学习”、“学好习”、“学习好”。数学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潜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学生易接触的生动形象的案例,体现某个知识点的应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教学更接近学生,知识点应用更加直观呈现出来,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例如,导数是高等数学中第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讲解导数相关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计算机中的数学》(浙江大学)中关于极品飞车的视频,讲解导数在这款游戏开发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学生经常玩的一款游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的同时,也将导数的概念引导出来,阐述它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当学生有了学习导数的兴趣,就会自主去复习高中所学的函数知识,温故而知新。
2.2 分类重点突出,培植专业数学
专业不同,公共课数学的广度和深度也不相同。厘清各专业培养方案对公共课数学的要求,培养目标,实行各专业差异化教学。例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对公共课数学要求不高的专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主要以一元函数微积分学为主,培养学生必须的高等数学思维即可。
目标不同,公共课数学的要求掌握程度也不同。部分高职学生需要专升本或专转本,这对学生数学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要将这部分学生的数学需求凸显出来,可适当根据人数设置新班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参考专升本或专转本数学考核目标,设置新的教学目标,考核方式。
同时,要合理划分高职数学教学模块,建立专业数学模块和拓展模块,加强专业数学队伍建设。为了应对各个专业对数学方向的不同需求,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对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有较高的需求,电子电工专业则对三角函数、复数等有较高要求,设置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复变函数等专业数学课,促进数学教学多元化。
2.3 教师触类旁通,师生和谐互动
建议数学教师多关注高等数学知识在各专业中的应用,在讲解高等数学时,可以穿插高等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强化所学的数学是有价值的,打破“数学无用论”思想。比如讲解数学极限,可以涉及经济学中的边际、弹性、消费者剩余等相关知识。数学教师也可以适当接触数学软件,促进数学可视化教学。比如在讲解高等数学中的一元函数积分学,MATLAB提供的函数rsums展示积分中“大化小,常代变,近似和,取极限”的思想,如图1所示。
图1 “大化小,常代变,近似和,取极限”思想
2.4 习题关联专业,改革考核方式
鼓励高职数学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能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客观题以基础为主,这样能适度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而主观题则让学生寻找自己专业中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并做适度了解,能在课堂做相关报告或总结。
随着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及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越来越暴露出与形式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诸多弊端:为了获得好成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刷题,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例如,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形成必要的逻辑性,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需要适度推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设置月考,通过思维导图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点之间联系与区别的把握情况。期中考试设置习题讲解考核方式,制定相应的打分表。期中考试设置10到15个习题,学生随机抽取一个,然后准备2到5分钟,然后再进行讲解(要求:板书、知识点、推导过程等)。通过学生讲解习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强化知识理解,正确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3 结语
为实现高等数学能更好的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不断分析当下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高职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要关注专业数学需求,吸收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可视化,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