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西等地金鲳链球菌病发病原因及防控建议

2021-11-04韦振娜王卓铎

科学养鱼 2021年9期
关键词:亲本网箱苗种

袁 圣,韦振娜,王卓铎,蒋 蓉,胥 辉

(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524018;3.无锡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21)

2021 年7 月23-26 日,笔者实地走访、查看了湛江东海岛、徐闻、北海铁山港等海区的深水网箱金鲳(卵形鲳鲹)的养殖及病害情况。目前几个地区的养殖金鲳普遍开始发病,主要是链球菌病,已经引起了一定的损失,部分地区如钦州港开始发生海水小瓜虫病(刺激隐核虫病)。总体来看,病害已经逐渐成为金鲳养殖的重要障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引起病害高发的主要原因

1.没有持续的亲本选育,苗种退化已经凸显

走访中发现部分养殖大户通过自繁自养的方式获得苗种,从自己养殖的成鱼中挑选部分健硕的个体作为后备亲本,养至第4年达性成熟后用于繁殖,5 年后淘汰,再从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亲本。该过程中缺乏不同群体或区域间的亲本交换,存在近亲繁殖的情况。部分育苗企业购买海捕金鲳作为亲本,繁育时没有对亲本进行强化,投喂的饵料主要是冰鲜海杂鱼,链球菌及诺卡氏菌等极可能通过该途径进入亲本池,并在产卵孵化后传给子代。金鲳苗种繁殖跟成鱼养成不同,苗期未对鱼苗体质进行强化,部分苗种购进时体质较弱,易发病害。

2.对病死鱼处理不当

网箱养殖金鲳发病后,部分养殖者直接将濒死鱼及死鱼捞出后丢弃于网箱周边,部分病死鱼附着在网衣上直至腐烂(图1),大量高致病性病原菌存在于网箱周边,形成了区域性暴发及反复发作的病原条件。

图1 网箱边腐烂的病死鱼及海区内的病死鱼

3.抢食能力极强

在投喂饲料后约1分钟捕捞金鲳进行解剖,规格约100 克/尾的金鲳胃中已经容纳了20~30 粒饲料。打开腹腔可见胃近透明、极度膨大,可直接看到胃中的饲料(图2)。如此高强度的摄食方式会在短时间内对胃璧、前肠造成很大的负担。通过对不同网箱中鱼的解剖,胃溃疡、肠道病变较为普遍,形成了病原入侵的重要途径。

图2 解剖可见胃壁薄如纸片

4.现场服务不成系统

金鲳养殖集中区基层服务力量现场服务开展较少,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鱼药店、饲料厂服务人员实地查看鱼排的频率较低,对养殖的真实情况了解不深,无法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疾病,也就无法提前预防疾病。

5.服务的深度不够

养殖区技术服务人员基础技能不强,常规的服务工作如鱼体检查、鳃丝镜检、内脏检查等几乎没有开展,不能对鱼的状况做出客观评判,对鱼病发生的病原、病因及防控等缺乏科学的认识。

6.缺乏基本的药物使用常识

走访中发现养殖户、技术人员对于抗生素等药物的药理、药性认识不清,曲解抗生素对于体质的影响并在此认知下缩短抗生素的投喂时间。投喂抗生素时只敢投喂3天,可能刚好控制了死鱼数量,但是并没有完全控制疾病。停药后有害细菌大量繁殖,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不能正确把握药物的剂量。鱼发病后会减少投喂饲料至正常量的一半左右,而饲料中的药物添加量却没有相应地提高,就会导致药物摄入量偏低,治疗效果变差。在低投饵率时,应按照鱼体重量计算药物剂量。

二、金鲳养殖中存在的风险点

1.致病菌耐药的问题

对金鲳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有链球菌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及神经坏死病毒病等,其中链球菌发病广泛,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在链球菌病防控中有长期、超量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某些海区的链球菌已经出现对特定抗生素耐药的现象,如果不能形成体系化的预防工作,发病率会进一步提高,细菌耐药性进一步增强,未来由链球菌引发的损失也会进一步增多。

2.苗种进一步退化的风险

由于缺乏良种意识、苗种选育周期长、成本高等因素,金鲳的育苗企业中还没有市级以上的良种场。而不通过标准化的亲本选育、保种工作、长期自繁自养等,会进一步造成苗种质量下降,发病率进一步提高,养殖难度会更大。

3.养殖户缺乏饲料及病害防控的基本知识

一些养殖户对水产养殖的基本常识不甚了解,认为发病跟饲料配方高度相关,发病后即开始联系饲料配方师,甚至更换饲料;对常规饲料及功能性饲料的认识不清,将功能性饲料定义为可以治疗疾病的药物,期望通过投喂功能性饲料控制疾病。

三、防控建议

1.构建专业的服务体系

建议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渔药店、饲料企业等分层次构建服务体系,设计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将服务落实到养殖一线;提高对养殖鱼的认知及了解,通过标准化的鱼体检查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更大问题的出现。

2.注重链球菌病的治疗

针对高发的链球菌等问题,投喂敏感抗生素5 天以上,在投喂的第3 天开始添加抗菌中草药或者针对消化道的功能性饲料,停喂抗生素后继续投喂抗菌中草药或者功能性饲料5~7 天,恢复肠道健康。需要注意的是,计算药物剂量时还应考虑投饵率等因素,最好根据体重计算药量,以保证有足够的药物摄入。

3.高度关注消化道

细菌入侵的途径有体表的创伤、鳃部的创伤及消化道的创伤。鉴于金鲳养殖中消化道创伤较为普遍,在鱼病的预防方案设计时应重点关注消化道的健康,通过优化投喂方案、投喂功能性饲料等方法降低消化道发生问题的概率。

4.对亲本、苗种进行强化

提高良种意识,做好优质亲本的储备,对亲本进行强化投喂,给予足够的营养,促进性腺的发育,提高鱼卵及鱼苗的质量,做好鱼苗培育工作,确保苗种体质优良。

5.建立疾病防控实验室或服务站

在条件允许时建立鱼病防控实验室,主要设立病原检测、显微镜镜检、水质检测、药敏实验等几个功能区。通过开展常规的鱼体检查、病原检测等服务筛选优质苗种,提前发现鱼存在的小问题,避免出现大问题。

6.病死鱼无害化处理

将病死鱼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随意丢弃,切断由病死鱼传播病原的途径。

水产养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涉及的因素很多,鱼病防控时应从养殖品种本身出发,既要了解病原,也要了解病因,建立标准化的鱼病防控流程,才可以更好地防止疾病的暴发。

猜你喜欢

亲本网箱苗种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多亲本群体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020.7.6 莱肯生物)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1982—2011年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影响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产量的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