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孰优孰劣:河蟹后期育肥方法一线调研

2021-11-04刘乐丹赵永锋

科学养鱼 2021年9期
关键词:鲜鱼河蟹养殖户

刘乐丹,赵永锋,余 开,陈 倩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1)

对于苏北地区河蟹育肥情况,天邦公司苏北虾蟹技术服务专家魏继海表示:苏北地区主要有3 种模式,冰鲜鱼+玉米+配合饲料占比85%、配合饲料+玉米占比7.5%、冰鲜鱼+玉米占比7.5%。其中,冰鲜鱼+玉米+配合饲料模式和冰鲜鱼+玉米模式均有育肥速度快、抢中秋节高价的优势,但存在掉膏速度快、成本高、残次率高、不易囤货抢后期市场、营养不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加大病菌感染风险等问题;配合饲料+玉米的模式虽然育肥速度较慢、中秋节高价期上市少,但具有营养全面、针对性强、规格整齐、成活率高、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可根据行情囤货等待高价销售的优势。即将进入2021 年河蟹育肥阶段,受疫情因素影响,部分地区运输受阻,养殖户对后期行情不看好(对比2020 年年初),多数养殖户冲着节约成本、拉长河蟹销售时间考虑,加之近几年来行业对配合饲料的宣传,政府对冰鲜鱼的把控,预估2021 年投喂冰鲜鱼的比例将下降。

对于苏南地区河蟹后期育肥情况,江苏好润集团技术专家许长青表示:苏南5壳前后还是以冰鲜鱼+玉米为主,颗粒料占比很少,苏州地区有投喂带鱼+玉米的情况,模式相差不大。常州地区这两年平均亩产约150 千克(50~200 千克),规格以母蟹125 克/只、公蟹175 克/只为主;苏州地区亩产75~100 千克,规格以母蟹175 克/只、公蟹225 克/只以上为主。这些年喂冰鲜鱼多的塘口,对应出现的问题也很明显,投喂冰鲜鱼饵料系数比颗粒料高,会加重底质污染。目前,已出现很多塘口底泥环境缺氧的情况。河蟹是底栖生物,底泥、溶氧和其他环境指标对底栖水生生物影响较大,同时对水草影响也较大。水草需要“根呼吸”,塘底残饵、粪便多,分解耗氧也多,溶氧不足时根呼吸受阻,进而由轻到重出现短根、黄根、黑根、烂根等一系列症状。水草腐烂又加剧了池底环境恶化,从而进一步增加氨氮、硫化氢等的产生。这些年硫化氢的危害比较突出,硫化氢毒性比氨氮高,中毒虾蟹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到神经系统各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目前,苏南地区因投喂冰鲜鱼和管理工作跟不上导致的烂草、烂苔、倒藻现象较常见,河蟹因硫化氢中毒出现红爪尖、吃料差(夜间浅水、草头吃料多,吃得多、吸收少、排得多,导致营养积累跟不上,肝胰腺颜色出现异常)、活力低下、硬壳慢伤亡等多种情况。

另外,今年受台风天气影响,三伏天整体温度不算太高,三伏结束、入秋之后可能“秋老虎”会来,“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是有一定道理的。气体正常会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跑”,会从高压区域往低压区域“跑”,底热的水体环境正好符合这两点,结果就是底层氧气从下往上跑得多,底层缺氧加剧,有可能对5壳及之后的河蟹造成致命伤害,一年管理下来水草没有烂的、底质环境好的塘口可能影响会较小一些。所以建议非绝对高温的晴天白天,必须尽量降低水位,通过灵活控制水位来控制底层溶氧环境和氧化还原电位。另外,也建议养殖户减少冰鲜鱼的使用,冰鲜鱼对于池底的污染确实比颗粒料要大(低档、劣质、“假蛋白”加得多的饲料除外)。

天邦股份西太湖大区负责人周晓宁总经理也表示:目前来说养殖户后期育肥大部分还是偏向于使用冰鲜鱼,不同地区养殖户的要求不同,选择的育肥方式也不同,用冰鲜鱼育肥速度快,可适当提前上市,但是成本高,水体环境难以控制。用优质饲料也可以达到提前上市的要求,况且对于河蟹出售比较晚的地区用饲料育肥可以达到延长销售时间、减缓河蟹掉膏、适时出售的目的。目前来看今年河蟹养殖情况整体不错。

对于安徽地区,天邦股份安徽地区河蟹服务专家吴继松表示:安徽河蟹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当涂、宣城地区及周边区域和长江以北的无为及周边区域。两地区的养殖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南边“低密度、大规格、早上市”,北边“高密度、中小规格、追求产量”,但近几年由于养殖效益的影响,南北养殖模式有逐渐同化的现象(如养殖密度方面,皖南养殖密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在河蟹养殖育肥阶段饵料的选择方面,冰鲜鱼和配合饲料都有。从养殖户选择比例来说,冰鲜鱼还是占主导地位。对于冰鲜鱼的选择,南边以冰鲜海水鱼为主、北边以冰鲜淡水鱼为主,但由于长江禁渔,现在冰鲜鱼都以冰鲜海水鱼为主。配合饲料方面,以前以普通的育肥料(粗蛋白质水平在40%~42%)为主,但近两年为了提高育肥效果,部分注重品质的养殖户追求粗蛋白质水平45%及以上的育肥料。

持有老观念的养殖户由于从接触河蟹养殖起就使用冰鲜鱼,而且以前的这种方式也确实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冰鲜鱼育肥效果好的观念在养殖户中根深蒂固。但也有一些人想改变,对比冰鲜鱼的一些缺点(如投喂量大极易污染水质,特别是在高温天气影响下,多数蟹塘水草活力差、净化水质能力下降,投喂冰鲜鱼会加重池塘水环境的负担,增加蟹塘管理风险),饲料不仅对水环境友好,而且储存、使用方便、成本低。其次,冰鲜鱼质量参差不齐,可能滋生、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河蟹摄入该类冰鲜鱼,易发生各种病害。养殖户主要是考虑饲料育肥能否达到冰鲜鱼育肥的效果,在中秋、国庆节能否上市、赶上好行情,即使达到育肥效果,河蟹的品质到底行不行。这些问题的核心点就是饲料的品质。从理论上讲,只要对河蟹育肥营养需求过程了解清楚,通过优质原料筛选组合,加上先进工艺制造出品,再通过合理投喂,就能超越冰鲜鱼的育肥水平。

对于湖北地区,天邦股份湖北地区河蟹专家陈波表示:湖北作为华中河蟹主产区,当地养殖河蟹已有多年,使用配合饲料也有十多年。进入8月随着4壳的结束,气温慢慢下降,河蟹育肥会在8月下旬慢慢开始。当地主养区域主要集中在汉川、仙桃排湖、洪湖、监利。在当地绝大部分养殖户习惯使用冰鲜鱼进行育肥。他们认为,使用冰鲜鱼育肥,河蟹成熟得早,口感鲜甜,黄满膏肥。湖北河蟹出售时间在江苏之后,一般要比江苏晚1 个月以上,以汉川出售最早,监利最晚(主要为豆蟹养殖,元旦前后至春节出售)。大多数养殖户从8 月底开始投喂冰鲜鱼,至10 月中旬结束,后期完全投喂杂粮的较多,少数养殖户会持续投喂配合饲料至出售(以蛋白质水平30%~32%饲料居多)。近些年有很多饲料厂家在湖北当地也试着推行使用配合饲料代替冰鲜鱼育肥,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使用饲料育肥的养殖户不到两成。

通过与养殖户接触沟通,笔者发现养殖户目前主流的思想是:多年尝试使用配合饲料育肥,效果不如冰鲜鱼(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有些饲料厂家为抢占市场,迎合养殖户贪图便宜的思想,在配方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使得配合饲料塘口养殖效果不佳)。养殖户认为饲料公司的育肥料只是高价低质产品,饲料就是鱼粉加上杂粮制成,自己投喂冰鱼配以杂粮(黄豆、小麦、蚕豆等),效果要比配合饲料好。

由于资源缺少的现状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发布,冰鲜鱼的投喂会慢慢被配合饲料取代。冰鲜鱼投喂相比配合饲料投喂缺点较明显,如营养不全、饵料系数高、成本高、水质管理难和河蟹易得病。湖北当地投喂冰鲜鱼的优点:在市场河蟹料产品繁多、良莠不齐的情况下,选择投喂优质冰鲜鱼,相较投喂廉价、劣质的配合饲料,对于河蟹后期营养的提供要“靠谱”得多。总的来说,采用冰鲜鱼养殖模式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一时间想要让所有的养殖户改变养殖模式、投喂配合饲料难以实现。但是河蟹养殖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用高品质的配合饲料取代冰鲜鱼养殖。

澳华集团蟹料产品经理宋芳杰也表示:湖北地区主要采用冰鲜鱼+原粮(玉米+黄豆)的模式进行育肥,也有少量采用配合饲料育肥。由于所在地区不同,河蟹养殖户选择的原粮也有所区别。目前,河蟹育肥模式主要取决于养殖户的选择。通过统计,较多养殖户倾向选用冰鲜鱼进行育肥。采用冰鲜鱼育肥感官上催肥快,但是也造成了河蟹饱满度不一、掉膘快、体质降低、易损伤、易胀膏、易趴塘等问题。但是从口感上来说,使用冰鲜鱼育肥的河蟹鲜味更足,吃完后手上残留的味道不易被清洗掉,而在饲料催肥的河蟹上就不会出现。

兰德研究人员对军队护理人员进行了一项同类研究中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非正式护理人员(包括家人和朋友)可提供不可或缺的服务,并为国家节省数百万美元的健康和长期护理费用。

通过对江苏、安徽、湖北等地河蟹后期育肥的了解,笔者发现采用冰鲜鱼的育肥模式具有育肥速度快、可抢中秋节高价的优势,但是这些年喂冰鲜鱼所暴露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存在成本高、营养不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另外还存在掉膏速度快、残次率高、不易囤货以待后期市场等问题,同时还加大了病菌感染的风险。

对比冰鲜鱼育肥,采用配合饲料(可加一些玉米)的育肥模式虽然存在育肥速度较慢、中秋节高价上市少等问题,但其优势也非常明显。

一是节省成本。育肥料具有全熟化、诱食性好、易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等特点,从而导致塘口残饵少、粪便少、水质好、易管理,进而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二是水质好。对比冰鲜鱼,好的育肥料不会有过多剩余,从而大大减轻了水质管理的负担,也规避了因水质不好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三是抗病力强。配合饲料是根据河蟹育肥所需营养配方全熟化工艺制作而成,营养均衡,避免了冰鲜鱼营养不均衡问题,前期长肉,后期长膏,河蟹抗病力强,成活率可高达95%。使用配合饲料对比冰鲜鱼,还大大降低了病菌感染的风险。同时,投喂育肥料的河蟹体质较好,具有较强的抗应激能力,不掉爪,残次率低,越冬成活率高,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适时等待高价销售。

四是不掉膏。好的育肥料具有全熟化、河蟹食后易吸收、不掉膏等特点,红膏率可达90%以上。

总而言之,好的育肥料不仅具有营养全面、针对性强、蟹规格整齐、成活率高、节约成本、减少浪费等优势,还可根据行情囤货以待高价销售,带来更高的效益,这也是产业发展的方向。

科学养鱼:目前还有不少养殖户在养殖后期采用冰鲜鱼上膏育肥,为什么他们不全程用配合饲料?是配合饲料不能达到生产要求,是养殖观念问题,还是由于杂鱼育肥的蟹口感更好、品质更高?

蒋广震: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全国年产量75 万~80 万吨,江苏河蟹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5%~50%,可以说河蟹是水产品中的明星。但河蟹养殖中,全程配合饲料的使用率却不高。目前,配合饲料使用率不高主要体现在河蟹养殖后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膏育肥期。养殖后期不全程使用配合饲料,而是投喂冰冻杂鱼、玉米,或者将配合饲料与冻鱼、玉米简单混合饲喂,这可能占到河蟹养殖的80%左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养殖观念问题。养殖者认为饲料是“素食”,而冻鱼等是“荤食”,认为投喂冻鱼是给河蟹补充营养。其实,配合饲料由鱼粉等多种原料按照比例配制而成,其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元素,从营养角度来说,配合饲料营养更加全面。这和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是一个道理。另外,养殖者对饲料厂的不信任也是重要原因,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看不见,对养殖者来说,缺乏透明和质量保证。

二是品质、风味问题。河蟹市场大,或者说消费者对河蟹的追捧,主要是由于河蟹特殊的风味和口感,所以如何养出口感、品质好的河蟹,是产业的关键。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品质,一个是风味。

人们关注的河蟹品质,主要是膏是否充实饱满、颜色是否纯正,也就是所谓的“红膏蟹”。人们所说的河蟹的“膏”其实是两个部分:肝胰腺和性腺。肝胰腺是河蟹代谢的重要器官,所有的营养物质都要经过肝胰腺的代谢,再到全身利用、储存。肝胰腺的累积可以用肝体比来描述,一般认为,摄食饲料的河蟹,肝体比并不小,在特定阶段还要超过摄食冻鱼的河蟹。而性腺就是“上膏”的关键了,性腺的发育需要激素的刺激和营养物质的累积,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肝胰腺。可以这么说,肝胰腺中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在激素刺激下,由运输载体运到性腺,性腺就可以很好地发育和储存营养物质了。反之,性腺就会发育不好。

关于河蟹的风味,对比使用饲料和冻鱼,风味差异主要集中在腥味、甜香味和鲜味。本课题组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基本厘清了饲料中的哪些成分分别控制着河蟹的哪种风味。所以,可以自信地说,河蟹的风味是可控的。通过人工饲料的配制技术,完全可以保证河蟹的风味。

三是河蟹饲料质量的问题。毋庸讳言,目前市场上的河蟹饲料良莠不齐。河蟹饲料要有标准,行业要订立规则,建议饲料企业可与高校、科研院所一起,制定适合目前河蟹主养模式的配合饲料标准,为河蟹养殖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科学养鱼:今年江苏省出台了尾水排放标准,这对河蟹养殖有什么影响?特别是针对投喂杂鱼,以后会不会禁用?

蒋广震:河蟹养殖是绿色健康养殖,每亩产量相比养鱼不算高,再加上种草养蟹等理念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养殖尾水处理压力不大。江苏省尾水排放标准的出台,目前看对河蟹养殖产业影响不大,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对于冰冻杂鱼,可以说禁用仅仅是时间问题。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试点,例如2020 年苏州市农村农业局发布的公告显示,在阳澄湖围网养殖的河蟹上已经禁用冻鱼。

冻鱼在河蟹养殖中应用,主要存在3 个问题:一是资源浪费问题。冰冻杂鱼来源于海洋捕捞,而随着海洋捕捞压力持续增加,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状况日益严重,海洋渔业资源受到环境与时间等条件限制,再生能力受到制约,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捕捞总产量不断减少,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是发展趋势。如果将冻鱼加工成鱼粉、生产为饲料,则可以节省约一半的渔业资源。二是冻鱼本身的问题。冻鱼的粗蛋白质水平不足20%,如果算上冻鱼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水分,蛋白质水平更低。再加上维生素、矿物元素的不足,其营养是不能满足河蟹生长发育需要的。而且,冻鱼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等容易蓄积的物质,也给河蟹养殖带来了健康隐患。三是冻鱼使用中的问题。冻鱼是成板运输,在投喂前需要切碎,一方面浪费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投喂不及时,也会产生腐败、滋生病原菌,对河蟹健康不利。另外,冻鱼在投喂前需要切成小块,河蟹摄食时,螯的撕扯也不可避免地导致碎屑、汁液散失在水体中,这都会污染养殖水体。

科学养鱼:今年河蟹养殖情况如何?

蒋广震:去年,河蟹总体价格较高,但由于“水瘪子”等病害的影响,导致产量不高。根据前期调研,今年虽然偶有“水瘪子”出现,但前期气候相对平稳,梅雨季节不长,大多水草保持尚佳,今年到目前为止,受天气影响较小,除了七八月的台风带来的低压、多雨、大风,导致水环境溶氧低(底热缺氧为主),台风期间蟹的大量伤亡一般少见,多的是后续问题,总体养殖情况较好。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河蟹养殖也到了关键期。高温期的保草、调水、改底、控藻等养殖管理非常关键,另外要注意观察蟹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猜你喜欢

鲜鱼河蟹养殖户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小猫咪
第一次炒鲜鱼的收获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