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效益高

2021-11-04

科学养鱼 2021年9期
关键词:溶氧虾苗盐度

徐 东

(临朐县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临朐 262600)

量子水循环养殖原理为:用无污染的地下或地表水蓄满养殖池,把投放的虾苗或鱼苗按标准放入。当水流出池外,直排的水源到返回点经多层级过滤设施和除菌机器杀菌消毒,再从流出的地方返回池中,池水周而复始循环。通过空气泵向养殖池不断补充氧气,使池水氧气保持不变,不仅能使养殖水产品无药残,而且能减少地下水的消耗、提高水利用率,避免流水悬浮物直排入河道造成河水生物繁衍,从而保证水产品品质和人体健康。

前段时间,笔者对流水渔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展开了调查,认为现有流水养殖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亟须有针对性地改进传统养殖方式、提出科学养殖模式。现将改进模式归纳整理,供渔业管理者和养殖户参考借鉴。

一、流水养殖模式现状

临朐流水养殖场建造模式,第一排分为左右并联,在左、右、上、下池分别为串联,一般串联池为2~3 组以上,这种并串组合的鱼池相对节水,水的利用率相对提高,但仍存在用水量大的问题。笔者按照传统流水养殖方法,对养殖水面大小及使用的潜水泵上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临朐当地传统养殖企业进行了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临朐县流水养殖企业共约200 户,笔者随机调查了4 户,年消耗水量分别为173、56、35、26吨。用水量随着养殖水面和水产品产量增大而增大,不符合建设节约用水型产业的要求。为此,笔者结合当地渔业发展研究了改进方案。

二、量子水循环养殖试验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水排放,必须对现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这是推动渔业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节约型渔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当前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合理利用资源,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改变“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不循环、不协调、低效能”的现状,对高物耗、高能耗的渔业生产产业如流水渔业等进行淘汰,尽快建成节能、节材的资源节约型水产养殖产业,彻底解决耗水量大、悬浮物排放量大、水质检测不达标等问题。

1.循环水养殖试验设施 2020 年9 月上旬,在城关街道刘家田村,利用房前空闲地建立了简易棚,在棚内用金属方管和结实塑料布等材料接合成2 口长2 米×宽2 米×高1.2 米的养虾池,分别采用粗、细过滤器和除菌机器等设施进行循环养虾试验。

2.虾苗引进时间 虾苗为南美白对虾,于2020 年9 月10 日由厦门育苗场空运至青岛。外装泡沫保温箱,箱内用尼龙袋盛5 万尾虾苗、2/3 水和氧气,盛虾苗袋外放一些碎冰,以降低水温、减少虾苗活动和蜕皮现象。

3.虾的养成技术试验 临朐县于2020 年8 月开始循环水养殖试验,一个月内完成建棚、建池、安装除菌循环系统等工作,9月中旬从南方引入虾苗,当时南方水温30℃以上,虾苗非常活跃,蜕皮很快。运输途中在保温箱内放置一些碎冰和冰瓶,用于降低保温箱袋内的水温,防止虾苗蜕皮。在运输过程中未蜕皮和蜕皮的虾苗极易相互攻击刺伤,影响运输成活率。

养虾苗调水是关键,放虾苗前2~3 天,先控制养虾用水盐度,因南美白对虾属于海水繁育逐渐淡化生长,放苗前把握好虾苗池水盐度,用海盐调节到适合虾苗场养殖的盐度,保持养虾池水透明度在30 厘米,通过肥水添加生物菌群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肥水效率,使水体保持较长时间的肥度,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养殖过程中,虾的排泄物、残饵、尸体、蜕皮等,有的漂在水面捞出,有的在通过池底排水口时被粗、细过滤器挡在池外,凡是经过过滤的水均由除菌机器杀菌后又回到养虾池中再通过增氧机增氧,使水恢复到高溶氧状态,留下单细胞藻类再繁殖、生长,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单细胞藻类通过大棚透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最终循环往复使虾池的菌相和藻相达到良好生态平衡,稳定水色和透明度,营造良好水质环境。

粗过滤器过滤的废弃物每3~6 天清理1 次,使池水保持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基本上用一池水养一茬虾。这种养虾模式既保持水体生态平衡,又保持水环境的稳定、虾池的生态平衡和生态防病的效果。

刚运到虾池边的虾苗,用手或水温表测试盛虾苗袋的外部水温,因虾苗体长3~5 毫米时对水温较敏感,温差应小于0.5℃,温差越小、虾苗受伤害越小。虾苗放池前,先备好一个1 米3(长1米×宽1米×高1米)小虾苗池,将幼苗与袋子一同放入小池中一段时间,待袋内水温和池内水温基本相同再解开虾袋口;虾苗慢慢游入虾池后,先让虾苗在池内活动2小时以适应环境,当活动正常时即可投喂专用虾料。初始投喂时间为6:00、10:00、15:00、18:00,投喂量6.6 克/次。1 周至半个月投喂量13.2 克/次。半个月至1 个月投喂量为19.8 克/次,投喂时间为6:00、8:00、10:00、14:00、16:00、18:00。1个月后逐渐每天改喂3~4次,日投喂量按体重增加至3%~5%。投喂饲料前先检测水体溶氧、pH、亚硝酸盐、盐度、水温等指标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先查明原因,再投喂饲料。

使用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最适水温在26~32℃,最佳水温30℃。虾苗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其盐度适应范围为5~45,最适盐度10~25。盐度越低,生长越快。虾池内的盐度经逐渐淡化最终降至0~2。养半个月左右虾苗就长到2厘米,此时小虾池内逐渐拥挤,密度增加,开始向大虾池转移。

投喂商品饲料时,一定要查明饲料是否含有磷酸二氢钙,如无要及时补充钙和磷。

移入大虾池后,随着虾摄食量和排泄量的不断增加,虾池中循环水的溶氧、pH、氨氮、亚硝酸盐等极易出现变化。亚硝酸盐必须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一旦发现指标变化,必须采取措施。尤其亚硝酸盐对幼虾影响很大,池水中不能存在超量亚硝酸盐,这是由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一旦硝化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内积累超标,虾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被其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导致虾代谢器官功能失常、体力衰退和患病死亡。

4.效益分析 用循环水养一茬虾,60 天即可达到上市规格。用时2 个月就可长至10~12 厘米,初次产虾300千克,单产75千克/米3,4米3虾池收入2.4 万元。第一池第一茬养虾利润0.72 万元,一年可养5~6 茬,一年纯收入3.6 万~4.32 万元;另一池水作为养虾备用水源,用于调节水质。此养殖方法不投喂任何药物,投喂饲料少,两个月用水量在4 米3左右,用水量少,直排量更少,每两个月排放1 次水,可用于浇花、浇菜,虾粪可制作成沤肥用于浇菜。

三、讨论小结

2020年9月,循环水养虾进行初次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水质变化(如水温、pH、氨氮、亚硝酸盐、溶氧等)缺少自动化配套设备,须用自动传感器方式显示数字到屏幕上。下一步要继续做好虾或鱼试验工作,掌握好现代化技术手段,编写成技术手册,向群众总结推广易学、易懂、易处理问题的循环水养虾、养鱼方式,让老百姓多引进虾、鱼新品种,一边发展循环水养鱼技术,一边努力提高单位面积虾的产量和效益,提高收入,实现增收。

猜你喜欢

溶氧虾苗盐度
盐度对吉富罗非鱼受精卵孵化及稚鱼生存的影响
3年!从虾苗场主到好润区域负责人,二次创业,他如何实现突破?
盐度对隐秘小环藻生长、沉降及藻壳物理性质的影响❋
2022虾苗采购指南全新出炉!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影响海水盐度的三个因素
市场全面升温!虾苗/成虾两开花!2021小龙虾如何能一招制胜?这个模式可以帮到你
工厂化繁育虾苗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分析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