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技术及管理措施思路分析
2021-11-03张丹丹仇岩岩
张丹丹 仇岩岩
摘 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现在人们对环境问题加以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前相比获得显著改善与提高,由此逐渐增加了对于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促使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逐渐成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不仅能够满足驾驶人员的安全保障功能需求,且生态保护功能日渐凸显。作为一项系统工作,主要涉及四个环节,即建设、涉及、施工与养护,建设期需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质效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然后从建设投入、设计理念、施工质量严格把控这项工作。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技术;管理措施
引言
作为一种大型基础设施,公路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这会给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并产生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对路域生态的保护与恢复显得刻不容缓。公路生态恢复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学科多、技术难度大,是全球公路行业研究的热点。相关单位要通过科学的恢复措施,在受干扰破坏的生态系统上重新建立一个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态系统,这不仅仅是地表植被恢复,还包括边坡的立体生态防护、动植物及水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文章以公路绿化在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对此提出一些措施,希望给公路生态恢复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高速公路绿化特点
公路主要提供交通运输功能,其沿线各区域的绿化和城市景观、风景旅游区等绿化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构成要素复杂性。公路路线较长,沿线可能存在自然和人工、有机与无机等各种绿化元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组成复杂的公路绿化体系。
(2)时空多维性等特点。公路工程是一种三维带状结构物,从空间上看,公路路线走向不定、起伏转折,使得各区域绿化也随之变化。
(3)绿化评价多主体。公路绿化评价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评价主体(各参建单位、沿线居民等)、评价原则、利益出发点不同,得到的评价结果也会有较大差异必有显著的差别。如建设单位评价公路绿化更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设计人员考虑的主要是公路技术指标和方案可行性,沿线居民则更在乎出行便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4)区域差异性。如果公路路线较长,可能跨越多各区域,各区域的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等不同,则沿线绿化在建设时要因地制宜,不仅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要能体现出当地的历时文化、民俗等。
2高速公路绿化生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不能合理的搭配植物层次,配置缺乏科学性
一些路段护坡道在配置植物时不能严格按照实际条件,补植的树种不能结合常绿、乔灌、立体层次,单一的树种、单调的景观,再加上专业知识的缺少,导致后期很难提升绿化效果。如混种刺槐、紫穗槐,刺槐是一种外侵物种,极易造成群落杂乱且还会干扰紫穗槐的正常生长。另外,一些低矮的路堤段护坡道依然喜欢补植高大的杨树,而实践证明杨树根系不深,再加上木质比较疏松、存在较多落叶,在大风天气发生倾倒的可能性较大,从而会直接威胁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
2.2高速公路生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工作人员往往只注重公路的技术指标,强调公路运输的服务能力和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效益。公路规划设计主要以满足交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节省交通时间和运行费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为目标;施工期间只注重工期和质量问题,对施工过程中造成地表动植物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视而不见。虽然近年来对公路生态保护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工程项目中也有相应的生态论证及设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停留于纸面上,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公路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
2.3绿化养护资金紧张
绿化施工过程结束后,还需定期进行养护与修复,但由于全国高速公路数量较庞大,且仍有大量高速公路在铺设中,养护高速公路两旁绿植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相关部门在绿化养护方面的拨款非常有限,分到各个高速公路的养护资金较少,使维护工作不能持续推进,造成公路绿化生态不完善,而绿化养护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绿植养护技术的人员进行持久的维护。
3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养护的综合措施
3.1生态原则为指导,合理配置植物
现代高速公路绿化生态设计需要以当地自然环境为基础,从内容和形式上融入植被搭配技巧,不能一味的追求视觉冲击,必须考虑到城市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绿化生态建设当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植被搭配,尽量使用同类色系。所谓的同类色系指的是深浅不同的颜色,但是有属于同一种色系的颜色,一般被运用到同一种主题风格的高速公路绿化生态设计当中。不同的植被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价值,注重植被搭配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说充分发挥植被应用的作用和效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应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3.2建立公路生态保护理念
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的理念,贯彻“保护为主、恢复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生态保护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规定。在施工阶段要严格监督施工单位按照生态保护方案开展工程建设,因工程建设需要而遭受破坏的,也应及时跟进公路绿化生态的恢复工作,将生态破坏的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3.3植物的选取需经济合理化
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绿化时,需选用经济合理的植物品种。如果仅选用一种物种进行种植,会增加日后的维护成本和维护难度。如果只种植单草坪,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且草坪的存活时间较短,约五到六年就需要重新种植。同时种植的过程较复杂,价格相对较高。与之相比,种植树木具有经济优势,维护难度较小,更新的速度也较慢。因此,应经济合理地选择植被物种,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果条件不允许,可选择当地的植物品种,方便运输的同时突出当地的特色。
3.4路堤边坡绿色生态防护
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因回填或开挖而形成的裸露边坡是公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填边坡土石混杂、质地松散,而开挖边坡往往是“硬、高、陡”,导致边坡植被难以自然恢复且人工建植困难。目前的边坡防护多以各种现浇(或预制)框架防护、片石混凝土挡墙、挂网喷混凝土等硬性工程防护为主,这些办法多强调功能性,无法完全达到生态防护的目的,应根据不同的边坡类型采用人工撒播、湿式喷播、三维网植草、厚层基材等更加生态环保的柔性防护手段。
结语
如今,人们愈加重视高速公路的绿化生态恢复与养护,环境友好觀念也逐渐融入高速公路的建设当中。高速公路建设中可能会对周边的植物或建筑物造成损坏,因此高速公路的绿化工程必不可少。为长久保持高速公路两侧的整体美观性,应长期养护植被。对高速公路两侧进行绿化时,应合理设计其造型和结构,并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和文化特色,提高高速公路视觉美观程度。
参考文献
[1]涂鸣英.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现代园艺,2013(10):126.
[2]薛凤梅.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居舍,2018(29):116.
[3]莲花.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2):136-137.
[4]顾晓楠.高速公路的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7(22):203.
[5]苟永兵.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8):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