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优化措施

2021-11-03顾雪飞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8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项目管理建筑工程

顾雪飞

摘 要: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工程建设的技术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面对当前的艰巨挑战。项目管理者应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提升施工技术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优化工艺技术操作流程,及时处理解决工程中的问题,最终实现既定的项目设计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的解决举措,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1.1提高项目质量

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日益增多,难免存在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建筑,进而对企业的形象和经济收益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借助管理措施能有效转变项目管理局面,增强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办公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1.2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落實管理措施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部分企业和人员忽视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因此,经常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的情况。工程管理措施落实不彻底或作用效果不明显造成安全事故,则需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积极落实管理措施和方案,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并制定相应的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1.3优化配置资源的途径

建筑工程管理可增强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使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作用,进而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建筑工程管理能够起到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的设计、决策、施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经济利益,获得良好的发展条件。

1.4降低项目成本

不同国家根据地理位置和相关标准要求,建筑的平均寿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要低一些。为了将建筑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企业应按照成本管理来确定相应的预算标准,并制定科学的方案。通过掌握建筑工程实际的建设情况展开成本管理和评估工作。借助成本管理能够实现对预算的准确判断和评价,保证资金利用的合理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2.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原则

项目现场的施工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严谨科学。科学严谨是建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在施工现场,管理措施应具有科学严谨性,以确保实现企业预定的建设目标。建筑企业获取必要的经营利润,就必须做到科学管理、科学施工。

(2)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在多数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会发现材料乱摆乱放的现象,由于项目管理者对材料摆放的不重视,使得砂石、钢筋、木料、水泥、小型混凝土构件等摆放无序。材料在堆放过程中,会因缺乏管理而丢失或损坏,同时,堆放无序也会影响正常施工,造成严重的成本浪费现象。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应采取的有效管控措施

3.1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做好项目设计图的审查工作。项目设计图是施工作业的重要依据,图纸的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在项目正式施工前,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要积极配合,相互合作,依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审查设计图,确定无误后再开始施工;第二,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设计项目的实施策略。做好项目实施的规划设计,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节省大量的资源成本,提高项目施工的效率和效果。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制定适合项目需求的实施策略,可以提高施工管理的科学性,保障工程顺利完工。

3.2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计划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开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对工程进度、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掌握和规划。项目工程的每个环节的资金支出、技术使用和质量检测都需要相关项目管理人员制定符合项目实际的计划书,明确指定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要求和施工计划。并将这些精细到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中,以保证在出现其他情况的事后可以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来进行应急处理。这就需要在质量管理计划中将相关措施和条例明确体现出来,如项目承包企业或者单位内部可以有效明确并落实项目质量目标,以完成项目质量目标为中心充分准备好工程所需的各种资源,制定相应的措施以监督建筑工程承包单位完成其所承诺的工程质量目标,根据工程施工进展而进行的项目质量不断改进措施,相关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及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措施。随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目标和具体施工方案的确定,项目管理人员就要对每一项工序以及每一天的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把关,形成有效的书面材料,通过真实的数据来保证项目顺利开展。

3.3进行图纸会审纠察

项目管理的责任分配主要集中在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二者身上,所以在施工人员正式开始施工作业之前,要由工程设计相关人员、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进行联合图纸审查,这些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要进行有效的技术交底和具体的工程施工信息交流,进而实现各个单位之间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形成技术共识,并且要严格审查工程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资质及技术能力,然后整合成系统的书面审查资料进行留存。而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参与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后,要召集内部施工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再次进行施工图纸会审,明确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效结合施工场地的环境和条件,强化对设计图纸的纠察力度,为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打好基础。

3.4成本控制方面

(1)建立材料管控制度和流程,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材料费用,做到账目清晰和责任人明确,对于施工现场消耗较大的辅助材料则实行和定量和包干制度,减少材料损耗。(2)控制施工人员的费用支出,按照工程量的大小和技术标准、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标准做法,计算出施工人员的总数制订出劳动定额。通过对施工人员数量的控制,达到控制人工费用的目的。根据项目工作条件和工艺程序,安排流水施工,减少人员窝工和降低用工消耗。(3)做好施工过程控制,项目管理人员应严守质量关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方协调;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要求施工、按规范标准施工,达到质量合格减少返工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工程的成本。

3.5进度控制方面

(1)建立合理的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项目参建方、项目特点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建立一个全过程的工程管理组织机构,负责各方协调和工作安排,信息互通和共享,减少因组织部协调和信息不通顺导致的施工进度影响,并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进度纠偏和调整;(2)施工组织设计和规划。工程项目存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多样性、工期紧、涉及参建方多等现象,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根据项目的施工条件和特点,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明确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组织措施、施工进度及资源需用量与供应计划,明确临时设施、材料和机具的具体位置,有效地使用施工场地,提高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在新形势和国家政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高标准、高起点和严要求是对工程项目管理者的不断考验,要适应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展理念和形式,就需要项目管理者有工匠精神和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进步,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能、具备履约精神、具备成本管控能力、具有项目进度规划和协调能力、具备质量意识和管控能力;提高项目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管理素养和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太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47-148.

[2]王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融合与应用[J].砖瓦,2020(08):82+84.

[3]梁小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智能城市,2020,6(01):100-101.

[4]齐亚军.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141-142.

[5]周晓飞.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02):126-127.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项目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项目管理指南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