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乐亭记》教学设计

2021-11-03卜小东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0期
关键词:滁州欧阳修主旨

卜小东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解析:在《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材中,本文被选编在“杂记”这一专题。本单元所表达的主题多元,手法多样。

1.人文主题:本单元属于“杂记”单元,任务一是自由诵读,任务二是尝试理解作者情感。

2.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要把握杂记类散文的感情基调,揣摩作者情感的发展脉络,能够在诵读时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解析:《丰乐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的作品,此文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深刻的主旨: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

1.人文主题:欧阳修三次遭贬,使他对当时冷酷的社会现实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他几乎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作者这时的人生观是比较旷达的,《丰乐亭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2.语文要素:诵读本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体会用有形的物表达无形的情感的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讲解是要落实基本的文言字词句,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对文章思想情感及主旨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

1.借助资料,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

2.自主誦读本文,结合相关资料,体会本文蕴含的深刻情感。

四、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本文蕴含的深刻情感。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诵读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阳修纵情于青山碧水,“与民同乐”,其不凡的胸怀着实令人敬佩。今天我们学习他写于同一时期的《丰乐亭记》,感受他崇高而丰沛的精神世界。

(二)通过投影提问,解决文中字词

(三)思考讨论:

1.第二段从远处落笔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在这一节中作者介绍了几个历史事件?他的目的是什么?介绍历史事件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为了与北宋初年天下太平的局面作对比,衬托如今生活平静富足。结合下文来看,这是一个伏笔,为下文的议论作好准备。着力叙写与之相反的“五代干戈”,正是为了衬托“丰乐太平”,同时为结尾点明“宣上恩德”的主旨伏笔。

2.第三段“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唤起读者思考,如今的安逸日子是怎样获得的。作者将功劳归于最高统治者的“功德”,显得很冠冕,实际在言语之问隐约透出一种忧患意识。

七、作业布置

将《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作比较阅读,说说两篇文章的手法和情感有何不同,小组内交流讨论。

猜你喜欢

滁州欧阳修主旨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陆黛灵书法作品
快乐的“长工”
班门弄斧 唇亡齿寒
勤奋的欧阳修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欧阳修拜师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