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剃头大师》一文中的对比
2021-11-03高小霞
高小霞
《剃头大师》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秦文君《调皮的日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了“我”给表弟小沙理发的事。全文充满童真童趣,文中的“我”自称“剃头大师”,却把小沙的头理得惨不忍睹,坑坑洼洼,害得表弟剪了个电灯泡一样的发型,姑父被带“刺”的睡衣困扰,实则是个“害人精”。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就是采用对比手法,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文中关键语句,在比较中孩子一下子就能明辨是非,明白好坏。抓住文中的对比,既能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立体,又可以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将“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两个对立的形象在对文章曲折情节的分析中巧妙翻转,充满了喜剧色彩,让人读后捧腹大笑。下面笔者将教学中的对比整理如下。
一、对比能突出人物本质,形象鲜明深刻
1.称呼的对比。老剃头师傅被表弟小沙称作“害人精”,“我”自称是“剃头大师”。
2.老剃头师傅和“我”使用的工具进行对比。“我”使用的是随意找出的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老剃头师傅用的是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加一把老掉牙的推剪,“锃亮”“老掉牙”透露出老剃头师傅将剃头看作是严肃的事情,以及他认真的态度。
3.小沙对“我们”态度的对比。去理发店理发需要姑父手拿木尺监视着,小沙会瞪着对方,骂他是“害人精”,而小沙对“我”的态度则不然。主动央求,态度极其诚恳,害怕“我”不答应给他理发,承诺理完后给“我”五块钱作为报酬。一个调皮、可爱、怕理发的小沙跃然纸上。
4.“我”给小沙理发前后的心情进行对比,理发之初“我”自我感觉很好,到后来把小沙的头发理得很糟糕时的紧张、担心,写出了“我”淘气、天真、幼稚的特點。
二、对比让读者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1.将理发过程中小沙的感受进行对比。老剃头师傅的推剪夹着头发,使小沙很痛;眼神不好,头发掉进衣服,使小沙很痒,一痛一痒,小沙跟受刑一样,百般难受。“我”给小沙理发过程中,小沙却很高兴。通过小沙的感受从侧面写出了“我”的随意和老剃头师傅的认真。
2.理发结果的对比。理发店理完头发,姑父会主动付双倍的钱,“我”给小沙理的头发长长短短,糟糕透顶,小沙见了像见了鬼一样,结果被迫去理发店剃了灯泡样的光头,姑父的睡衣上像长满跳蚤。通过对比,读者一下子就能辨别出真正的剃头大师是谁。
三、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使文章充满喜剧色彩
对比手法是写作中惯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剃头大师》一文在对比中“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两个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翻转。自认很有剃头天分,剃头架势十足,动作随意潇洒,宛若大师的“我”,实际是个真正的“害人精”,而耳朵不好,遭小沙百般嫌弃的老剃头师傅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对比手法使文章充满喜剧色彩,让人读后不禁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