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的有效融合

2021-11-03戚雅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0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戚雅仙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家和社会对当代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不仅要求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要务,还要顺应新课改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初中语文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文章在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简要阐述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有效融合

初中语文作为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上,同时也体现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上。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也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设计的基石

所谓“核心素养”,一般是指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艺术、才干、品德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这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适应终身学习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基础。对语文学科而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的绝佳平台。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

二、多角度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计划应是多角度、多因素的。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合理规划,确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目标。由于核心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因此我们应从语言的构建和使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欣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划。下面以朱自清《春》一文为例,就如何在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设计。

1.语言的建构和使用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言建构和运用的核心之一。文字的语感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大声朗读和多读中产生的。在教学《春》一文时,应根据文中优美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句式、强烈的节奏等特点,引导学生朗读进课文情境中。通过先初步感知朗读,后融入情感朗读,再在理解基础上朗读这样先思后悟的朗读步骤,引导学生有感而发,读出美感,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律韵味,从而体会文字的优美与情趣。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基础和心理标志。《春》是一篇层次井然、結构严谨的作品。为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可借用“提纲”(即思维导图)来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厘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脉络,了解名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

3.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春》一文构思缜密精巧,语言质朴凝练,情感绵密真挚,读来诗意满满、令人动情,那我们教学此文时就可以通过课堂设计带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美的鉴赏。如,文章极具画面的美感,试找出一些语句或段落,细加品味,说说作者是如何展现这种画面美的。

总之,将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深度融合,可以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沉浸在语文美的享受中,从而爱上语文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我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